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和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对大学生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对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必须把握非正式组织的发展方向,做好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的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减小非正式组织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大学校园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其核心人物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对其成员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做好了核心人物的思想工作,就可以利用其影响力带动一批成员转变,使非正式群体走到有利于班级建设的道路上来。因此,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及其教育引导进行系统的研究,对于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转化非正式群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国“台湾联线”是参众两院议员针对台湾问题成立的非正式组织。它的成立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美国国会内部一直存在着一些亲台反华的议员群体,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但在内涵上有着继承性。美国国会“中国帮”、“台湾帮”、“台湾联线”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所区别。我国应该加强对美国国会议员的公关工作。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一般都在18岁到25岁之间,他们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是知识面广、思想敏捷、求知欲强的群体。每个大学生都处于有规范的组织结构中,如学生会组织、学生班级等。此外,还客观存在着没有规范的组织结构、没有严格的群体准则,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并有明显的情感色彩为基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一种在大学生中广泛存在的群体,特别是近些年来,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有了蓬勃的发展。这对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发展个性,无疑将产生积极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个人主体意识的确立…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中的非正式组织及教育管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当中存在非正式组织。大学生的非正式组织有其存在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大学生之间通过相互接触、相互影响形成了各种类型的非正式组织,各种非正式组织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学生工作者了解和掌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情况,才能在工作中善于利用其积极作用,限制和克服其消极作用,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高校迅速发展,被多数学生接受和认可,并积极参与其中。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并带有自发性、情感性、流动性的特点。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同时具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利用有效的途径、方法强化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影响,并对产生的消极影响进行教育引导,对大学生自身发展和高校的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选取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客观数据,首先论证了高科技企业管理会计存在非正式控制,相对于其他企业,非正式控制对绩效是正面影响程度更大;其次研究了高科技企业管理会计非正式与正式控制匹配关系规律;最后实证检验不同企业管理会计控制匹配类型对企业绩效存在异质影响,对不同产权类型的高科技企业也有着不同的表现。研究结论丰富了管理会计非正式控制与正式控制匹配关系研究,指导我国高科技企业在管理会计运用中要重视非正式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以个人感情相投,观点相近,信念合拍为基础自发形成的非官方的无形组织,是一种非正式的联合体,如各种形式的社团、老乡会、校友会、小团伙、“哥们”等。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很多。首先是社会历史原因。当今大学生生在“文革”时代,长在拨乱反正时期,学在改革开放时期,复杂的社会现象,使他们对现实感到不可理解。当他们的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他们并未认真分析其根源,而认为是社会与  相似文献   

9.
摘目前,大学生中普遍活跃着一个客观存在的群体,即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它广泛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加强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对改进大学生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特点和作用,提出了一些管理和引导策略,以期帮助大学生沿着正确的培养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非正式组织在我国呈增函数变化趋势 ,因而加强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对非正式组织评估提出了“安全度”和“紧密性”两个向量 ,并由此建构了非正式组织评价的“管理方格” ,最后提出了对非正式组织进行“非正式管理”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1.
正确引导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健康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作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决策,这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目前,高校中自发形成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大学中显得较为普遍,它对在校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影响很大。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做出正确的评价并加强引导,是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引导与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中存在着非正式群体.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有其存在的主、客观原因.大学生之间通过相互交往、相互影响形成了各种类型的非正式群体,呈现出其自身的特点.学生管理工作者了解和掌握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情况,才能在工作中善于发挥其积极作用,消除其消极影响,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社团活动是高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活跃校园文化、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学术类、理论类、兴趣类及公益类等社团又因其活动内容的不同,在高校育人中有不同的侧重。学术类社团则在高校学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直接推动了专业教育、创新教育与自主就业、同伴教育与榜样教育。针对学术类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高校要进一步重视社团外部环境建设、指导社团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在社团的健康、稳步发展中充分发挥其育人优势。  相似文献   

14.
从课程论的角度审视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认为有意识地对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进行开发,将有利于整合学生社团的育人资源,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是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坚持法治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制度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权力影响力与非权力影响力、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等"六个结合",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方法,从以教育、管理为主向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规范、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等快速变化,教职工中非正式群体在高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影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显。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职工中的非正式群体,加强对教职工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教育和引导,是进一步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的新方法、新手段,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德育工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群体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群体组织的一种特定形式,广泛的存在于正式组织之中.大学生的高校生活作为群体组织的一种,非正式群体的产生具有必然性.作为相对于正式组织的另一种组织形式,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对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消极双重影响,我们要加强研究,正确管理非正式群体及其成员.  相似文献   

18.
学分制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分制的实施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战。从教育观念、价值观念、班级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了适应学分制的特点 ,从转变教育观念、拓宽德育工作空间、重视校园文化、发挥德育主渠道、发挥网络和报刊的德育功能、实施“全员育人”、指导和管理社团活动七个方面论述了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浅论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社团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社团是活跃在大学校园的学生自发性兴趣组织,对于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针对新时期学生社团呈现的特点,只有进一步加强引导、不断完善各种制度、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才能使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场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通过调研11所国内高校,分析我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现状,结果显示:在被调研高校中,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总体认知效果较好,但是仍有近五分之一的学生尚未实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四分之一的学生无法自觉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为此,高校需要坚持中国特色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基本原则,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阵地,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沿着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人才队伍、网络技术人才队伍和学生社团政治引领人队伍三个维度,构建起“一体两翼三维度”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