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次贷危机的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凸显了研究一国系统性风险传染效应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了从全局的视角对银行系统的潜在损失进行衡量,文章借鉴投入产出分析中列昂惕夫逆矩阵求解的思路对传统矩阵法进行改进,求解风险传染逆矩阵,构建银行风险传染测度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危机传染具有明显的乘数放大效应,核心资本和损失率的大小是银行能否承受风险的关键。为了确保银行能更好地抵御系统性风险,监管当局应实施宏、微观审慎监管并重,同时加强监管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2.
针对金融危机暴露出的传染性银行风险对金融稳定危害增大的现象,通过分析宏观审慎工具对于不同风险传染渠道的控制作用,以Rochet模型为基础建立宏观审慎模型,从理论和模型的角度论证了宏观审慎监管对传染性银行风险的控制作用并分析了作用机制,同时选取中国商业银行合并数据,对不同政策工具组合的作用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现阶段监管工具中存款准备金率的控制效果最显著,应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建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组合对传染性银行风险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3.
美国次贷危机后,宏观审慎监管成为全球共同的金融监管理念,引起各国金融监管框架和监管制度重大变化。本文研究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结合市场危机发生的案例,分析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机理。基于宏观审慎监管要求,分别从宏观经济、股票市场和证券机构三个维度选取客观性指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测度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研究显示,自2000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指数跌宕起伏,2006年以前系统性风险逐渐下降;2008年至今系统性风险呈增加趋势。实证分析表明,每次危机发生前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都会大幅增加。在测度系统性风险的基础上,本研究确定系统性风险指数预警值,运用Logit模型进行预警因素分析,检验预警值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预警是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环节和逆周期监管的实施依据,系统性风险达到或超过预警值,意味着应运用审慎监管工具进行逆周期调节,这对保持证券市场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美国次贷危机等近些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充分揭示了单个金融机构运营存在一定的外部性,即系统性风险溢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稳定理事会、巴塞尔委员会及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等国内外金融监管组织相继提出了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强化监管的宏观审慎政策思路。这些政策思路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之一是评估单个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溢出程度。鉴于此,以十二家上市银行作为样本,基于条件风险价值法对这些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溢出程度进行了测量,研究发现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兴业银行等机构是我国系统性风险溢出程度较高的银行。为此,监管机构要深化前瞻性监管工具的应用,强化对这些银行的日常监管,形成风险事前预防机制,严格控制其债务资本工具,提升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完善这些银行的退出机制和自救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5.
基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传染网络,本研究分析流动性风险在经济繁荣和经济衰退下的网络传染机制和网络特征。实证表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传染机制具有层次性和反传染性;传染网络在经济繁荣(高阈值网络)时符合无标度特性,在经济衰退(低阈值网络)时符合小世界特性;高阈值网络中多数国有银行易受攻击,低阈值网络中股份制银行易受攻击;股份制银行具有传染性和易感性,并充当传染中介角色。在宏微观审慎监管下,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指标的监测,并同时关注银行外部业务联系,及时监测流动性风险,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6.
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子银行"泛指游离于传统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影子银行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也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系统性风险。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影子银行的风险及其监管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针对危机中暴露出的监管问题,美国和欧盟相继出台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或相关指令将影子银行纳入其监管框架,并加大监管力度;FSB则强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强化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并提出分类监管措施。借鉴国际经验并立足我国的实际,我国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应当注重实现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之间的有效平衡。  相似文献   

7.
金融体系的系统性危机及目前治理的困境已经成为次贷危机检讨的重要内容之一。经历近30多年发展,宏观审慎逐渐成为系统性风险治理的新框架,并构成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宏观审慎监管体制需要确立中央银行在系统性风险治理方面的主导地位,并进一步加强对微观审慎监管的整合。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法律改革应引入宏观审慎监管以代替金融稳定,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中的地位,建立宏观审慎监管的决策机构,健全信息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银行监管自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但在当前银行改革过程中,我国的银行监管又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如监管方式单一、监管手段软约束、多头监管、混业经营的趋势与分业监管的现状之间的矛盾等。伴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我国银行业从大一统的单一银行向多元化银行体系转变,国有银行则正在进行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股改上市,相应的我国银行业的监管也与银行业的改革亦步亦趋,这也为中国银行监管当局提出了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宏观审慎监管其实起源于上世纪末,但一直未得到相应的关注,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宏观审慎监管开始得到各国的重视,随之我国对宏观审慎监管的研究也开始进行。在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将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作为十大课题之一,并将宏观审慎监管作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的子课题进行部署,足以见得我国对宏观审慎监管的高度重视。我国的宏观审慎监管还存在许多问题,但这并不妨碍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将成为金融监管发展的未来方向和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人们认识到缺乏从宏观的和逆周期的视角采取有效措施,忽视了金融风险的跨市场传播,导致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剧烈波动,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宏观审慎监管得以受到高度的关注。由于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并非完全相互独立,政策制定者需要掌握在宏观审慎监管和货币政策下金融风险的传递机制,才能有效地进行制度安排。本文根据中国金融市场的特点设置合理的假设,构建包括家庭、企业、银行、广义政府四大部门的模型,根据已有的文献和实际数据估算校准参数,分析比较在不同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下,金融风险传递的运行机制。结果发现,宏观审慎监管存在明显的宏观经济效应;逆周期货币政策与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契合度较高;不同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之间有不同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