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一条重要途径。经营中市场是实现产业化的纽带和"龙头",只有通过市场,才能把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把产品优势变成竞争优势,把竞争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农业产业化的利益关系由利益制衡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利益调节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四方面内容构成。发展农业产业化应遵循利益带动性原则,市场导向性原则,利益共同体原则,产业链管理原则,多种方式并存、渐进式发展原则,逐步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元化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是我国民族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加速器。要加快民族地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增强农产品入世后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必须进一步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 ,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各类中介组织和千家万户的农牧民都获得合理的平均利润。为此 ,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 ,不断使农牧民增收 ,才能促进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利益分配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分配问题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问题。目前,我国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主要出现了买断型、保护型、服务型、返利型、合作型等五种利益分配模式,多数地方的分配模式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根本要求不相适应。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让农民合理得利、壮大龙头企业等利益分配原则,健全利益分配所需要的保证体系,即组织保证、制度保证、非市场安排、利益分配机制保证和营运约束机制保证等要素。  相似文献   

4.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目前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福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很多不足。本文针对目前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在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理顺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扎实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带动效应等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发生、发展的整个运行过程有着内在的规律,靠一定的机制来维系.其中,运转约束机制是前提,规模经济机制是基础,利益分配机制是核心,宏观调控机制是保证.正确认识支配农业产业化经营运行的机制,将有助于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实施正确的指导和引导.  相似文献   

6.
以江西省为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欠发达地区江西农业产业化运营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认为,近年来江西农业产业化经营效率不断提高,要素投入效果显著。但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体效率仍然偏低,区域产业化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弱小。其原因主要在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技术效率偏低、区域差距较大以及产业化利益连接和分配机制的不合理等因素。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业结构调整中的耕地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各地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对一个农业产业化由兴到衰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反思,认为要确保农业产业化得到积极地、持续地发展,必须建立和建全利益机制,真正使龙头企业和农户形成一个“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并就健全机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涉农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是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核心问题。本文在介绍各国有关利益分配具体做法的基础上 ,对三种利益分配形态的特点和适用条件进行阐述 ,并分析其利益分配机制。同时提出对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启示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团的建设存在忽视市场规律、利益机制不健全、企业制度不完善等行为失范问题。这种状况导致农业产业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内在带动机制与和谐的运作氛围。只有遵循市场原则,克服制度缺陷,加强政府引导,形成合理的农业经济增长格局,才能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团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生产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和依托,建设好生产基地,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至关重要。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将生产基地划分为松散型、半松散半紧密型、紧密型和农场型等多种类型,我国农村应大力发展以产权为纽带的紧密型生产基地。在生产基地发展构想上应注意建立宏观调控机制、市场调节机制和合理利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1.
新疆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护农户利益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出发点,其核心问题是利益机制,即经济利益的创造与分配问题。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利益联结机制是决定产业化经营能否长期坚持下去的“瓶颈”因素。该文认为,建立有效确保农户经济权益的利益联结机制能促进当前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江苏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实现了农业资源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十一五"江苏农业产业化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为动力,聚集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加快发展优势农产品产业,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构建农产品现代营销体系,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逐步建立完善的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3.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增加农业竞争力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的迫切需要 ,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枢纽工程。农产品加工是农业产业化的先导和中心环节 ;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延伸增值的关键 ,将引导农业结构趋向合理 ;是农业产业运行、发展的重要组织栽体和依托。西部地区应该紧紧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和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 ,通过思路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市场创新 ,加大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力度 ,带动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我国过去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发展观的表现及其危害,根据发展经济学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发达国家工业反哺农业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提出了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小城镇建设及提供就业培训等城市利益吸引的“拉力”机制和实行农业产业化、深入开展农村税费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农村发展的“推力”机制探索。  相似文献   

15.
由佩鲁提出并由他与其追随者发展完善的发展极理论,旨在分析与处理处于经济发展不均衡状态下各经济部门之间的关系.它强调资源配置应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产业部门,并由此带动其他经济部门的成长.发展极理论对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指导和战略形成具有有益的借鉴意义.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中的发展极,需要三方面形成条件并且有三方面作用,同时在在建设过程中呈现出三大效应.基于发展极理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的政策建议是,突出发展极龙头企业建设,遵循发展极龙头企业市场选立原则,政府为市场选择创造外部条件,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共担风险的利益共同体,注重资本运营,加强技术创新与扩散以及注重农业企业家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虽然近年来云南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在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下,如何抓住机遇、乘势发展,有赖于对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做出深入、客观的分析。加快发展云南现代农业必须明确"一个思路"——坚持走产业化的路子,围绕"两个目标"——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和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突出"三个重点"——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施"四大行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农业特色产业提升和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落实"五项措施"——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大量农业用地转为城市用地和建设用地,失地农民增多在所难免,但这与实践中存在的侵害失地农民利益现象并无直接因果关系。导致侵害失地农民权益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现行土地征收法律制度存在重大缺陷。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全面改革征地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已成为农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联结生产与市场、保障农民利益、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力发展晋中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工业化、产业化的发展,提高农民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根据一定的原则,构建新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9.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空间布局和集聚程度是表征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指标。利用核密度和局部热点分析法探究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农业龙头企业空间集聚的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国东部的发达城市并在东部地区形成热点区,且有以这些城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形成区域集聚的趋势,而西部地区相对是冷点区;影响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主要因素有农业机械总动力、公路里程、铁路营运里程、司法文明指数和市场化指数;农作物播种面积及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和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生长呈负相关。 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以及国家政策层面上造成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区域差异化发展的原因,为完善农业产业政策体系及推进中国农业产业化进程和空间布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空间布局和集聚程度是表征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指标。利用核密度和局部热点分析法探究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农业龙头企业空间集聚的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国东部的发达城市并在东部地区形成热点区,且有以这些城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形成区域集聚的趋势,而西部地区相对是冷点区;影响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主要因素有农业机械总动力、公路里程、铁路营运里程、司法文明指数和市场化指数;农作物播种面积及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和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生长呈负相关。 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以及国家政策层面上造成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区域差异化发展的原因,为完善农业产业政策体系及推进中国农业产业化进程和空间布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