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金夷 《山西老年》2014,(11):22-22
1973年,我初中毕业。经历了"文革"洗礼,我们在学校实际并没有正儿八经上过几天课,只是因为后来的上山下乡,才有幸成为一代"知识青年"。那时,我常为自己辨认不清什么是"韭菜",什么是"麦苗"而感到羞愧,国家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便想着到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社会大学增长点见识。  相似文献   

2.
从1953年到1981年,举国上下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广泛而持久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这场运动曾经涉及全国大部分家庭,且产生过极大影响。四川是人口大省,当时隶属四川省的重庆市曾有数十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国家政策性移民的组成部分,重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当代重庆移民研究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就重庆知青的移民运动、移民前后的生存状态、知青的返城与困惑、知青的移民文化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知识青年曾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我们共和国的历史写下过充满悲怆与困惑的一页。描写动荡岁月知青们蒙受的苦难与创伤,讴歌一代青年曾经奉献出的青春与热血,叙说他们重返都市后的追寻与搏击,无疑是新时期知青小说的共同主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一段历史早已过去,而知青的人生轨迹仍在继续延伸  相似文献   

4.
少年壮志     
1968年8月,在全国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之前的4个月,我自行选择了插队。我的目的地原本是山西榆次黄彩公社的贫穷山村杜家山。当时北京长辛店铁路中学的女红卫兵蔡立坚已在那里竖起了一杆插队的大旗,吸引了四个热血沸腾的校友“啸聚山林”。蔡立坚的事迹打动了我和几个“老初三”的红卫兵朋友,也促使我们把杜家山当作了插队目的地。当时我不到16岁,母亲反对我出走。  相似文献   

5.
《新天地》2007,(6)
那是1969年,毛泽东同志发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号召的年月。当时,我作为首批上山下乡的带队老师,奉命带50多位学生前往顺昌县插队。50多位学生分别落户在相距50多里的两个大队。这些从未离开过家庭的初中生,刚刚接触农村生活,处处感到陌生。为了照顾他们,我经常从这个队赶到那个队。公社还比较支持,  相似文献   

6.
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恶毒攻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赤脚医生等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恨不得一口把它们吞掉.我们知识青年就是要坚决同邓小平的修正主义路线对着干!下乡一年多来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毛主席为我们指引的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是一条金光大道,农村的确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里我总觉得有干不完的工作,使不完的劲.回顾一年多来在农村锻炼成长的过程,使我更加坚定了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的决心.1974年夏天,我高中毕业了.恰巧从这一年开始,我的身体一直不好,经常跑医院.根  相似文献   

7.
刘安 《山西老年》2014,(3):18-18
1973年11月26日,我们26名初高中生高举红旗,唱着"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语录歌,手提肩扛着行李,来到了山西省石楼县君庄村。当时的老支书把我们安排在君庄村正中的一个叫"前院"的四合院中。当时正是小雪季节,雪花飘飘,给大地披上了银装。在那个寒冷的冬季,我们大家围坐在火炉旁,聆听老书记的讲话,七嘴八舌谈论着。炉火的温暖,给我们带来了欢快的气氛,每个人的脸上都荡漾着微笑,大家期盼着新生活的开始,每个知青的心中都升腾起一份期盼,期盼着  相似文献   

8.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面积展开并形成一种运动,是在1968年.毛泽东同志点明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目的,是接受很有必要的“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贫下中农是否教育了知识青年,以及教育和接受教育的程度如何,我们不在这里进行探讨.本文旨在从文化的角度研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对农村的影响.笔者认为:在文化上,是知识青年改造了农村.这种改造是知识青年对农村的非主观改造,是无意识的对农村的改造.这种改造的实质,是代表进步文化的都市文化,对相对落后的乡村文化的改造.知识青年从城市来到乡村,大数量地集中地且长期地作为一个文化群体生活在农村,这在我国历史上不曾有过.人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知识青年以其自身的知识、存在和行为方式表现着都市文化,影响和改造着农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十几年间,社会的传播媒介还仅局限于有线广播和报刊书籍.农村人对都市文化的了解和接触,仅限于个别人偶尔走马观花后的描绘和传媒的间接介绍.这些,远不及都市里来的文化群体更能直接表现都市文化.在农村,接受都市文化较早的是生长在乡村的青年人,尤其是乡村中的文化青年.一方面是青年人少保守,愿意并易于接受来自于“城市”的东西;另一方面,青年人与青年人的较多的接触机遇,也造成了他们首先接纳进步文化的良好  相似文献   

9.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与农民大众相结合,建设新农村"是我国近代以来知识分子的一贯思想。百年来,知识分子到农村去经历了"五四"先驱者、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建设派、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新时代的大学生"村官"5个时期。不同的历史时期寄予青年知识分子各不相同的历史使命,而新时期的青年知识分子扛起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从“知青”下乡到大学生“村官”的历史考察和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期开始的中国城镇"知青"上山下乡,从一项解决城镇就业困难的措施演变成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前后历经"文革"前和"文革"中两个阶段。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到现在的大学生当"村官",也从初期的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从"文革"前"知青"循序渐进的上山下乡到"文革"中上山下乡成为运动,再到新时期大学生当"村官",对此进行分段的历史考察和相互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当前的大学生"村官"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王泉根 《社区》2014,(29):12-12
人生在少年时代总会做很多梦。少年我心,同样也有很多梦:长大以后要当工程师、园艺师……但我从来不会说要当教授,连做梦也不敢这样想,原因很简单,我只读到初中毕业,十六岁,就被“上山下乡”了,和十一位同命相怜的同学一起,去全县最贫困、最闭塞的覆卮山大山深处一座小山村当知青。  相似文献   

12.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造就了中国社会文化的重大迁徙。作为文化观念形态之一的知青小说深受文化迁徙的影响,上层的审视和下层的归化在知青小说叙事中得到了统一和升华。  相似文献   

13.
曾著有《中国知青史》的刘小萌博士新近又推出了《中国知青口述史》(以下简称《知青口述》) [1 ] 。该书 5 0多万字 ,是从他采访过的数十位对象中择取了 1 3位知青的口述编纂而成。从类型上看 ,作者尽量想使它具有比较广泛的涵盖面 ,所以挑选出来的有三类 :当年的知青典型、知青中的“民间领袖”和默默无闻的平常人。在“序言”里作者介绍了本书的写作缘起、内容和特点 ,并对“口述的价值与局限”进行了扼要的探讨。此外又以“导读”的形式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作了概述 ;在每篇口述之前都有一个“采访前记”交代背景资料访谈感受 ,一…  相似文献   

14.
有机可乘,就别傻傻地等车。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家乡黑龙江,在省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因为经历过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我的文化底子薄,于是报考了母校的研究生,可连续两次都名落孙山。当时我已经29岁了,  相似文献   

15.
1 新时期的知青小说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是因为出现了象粱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叶辛的《蹉跎岁月》、孔捷生的《南方的岸》、王安忆的《本次列车终点》等一批知青题材的小说,它们真实地反映了那场历史不会再演的上山下乡运动,从一个侧面总结了“文化革命”的历史教训;而且是因为它们和它们的作者的崛起,形成了一个思想敏锐、富于创造精神的文学群体。当年的知识青年中间,不少人已成为今天的青年作家,成为新时期  相似文献   

16.
吃了一条蛇     
汪汶 《山西老年》2014,(9):16-17
1969年,我作为一个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乡下的日子很苦,劳作一年有时竟填不饱肚子,对肉食油水更是渴望。村里的百姓还能养口猪,交售之后返一部分供自己食用,而我们知青不会也没有泔水喂猪,自然一年四季无肉可吃。队里每年每人分不到一斤菜籽油,平时我们轻易舍不得吃.  相似文献   

17.
父母总爱在亲朋好友,甚至是陌生人面前提起我,在他们心里,上了名牌大学,有一份稳定工作的我是他们一生最大的骄傲。与此相反的是,我却很少在同事们面前说到他们。在这个流行"拼爹"的时代,他们那么平凡,甚至只是这个繁华都市里最卑微的底层劳动者,当我遇到挫折的时候,甚至免不了会在心底暗暗埋怨他们。直到有一天,办公室来了一位新同事。他频频说起自己的母亲,言语之间充满了骄傲。他说母亲很漂亮,母亲很能干。我们都知道他来自农村,从他的描述中,我们对老太太的印象渐渐变了,幻化着老太太成为李双双似的美丽妇女。有一天,同事请我们去他家吃饭,因为他的母亲来了。等见到他母亲,我不禁在心里笑骂,这小子,真会吹牛。他的母亲,是一个又黑又瘦的老太太,像一粒风干了的枣子。见我们去了,老太太讷讷地连招呼也不打就往厨房里躲。同事把母亲拉出来,挨个儿给她介绍,这是小李,这是王姐。他的母亲很局促地笑着,同事却一直亲热地搂着她,亲切地叫着妈,并且问我们:“我妈是不是很漂亮?”“我妈炒的菜是不是很好吃?”我们味同嚼蜡,嗯嗯地应着。同事看出了我们的不以为然,在母亲洗碗的时候,他告诉我们,他母亲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农村的日子对一个单身女人来说有多苦呀,可她不靠别人施舍,硬是凭着自己的一双手供他念完了大学。  相似文献   

18.
徐学惠大姐姐1969年10月26日,我们来到了四季如春的春城昆明。还未下车,车站上口号声已是此起彼伏:“热烈欢迎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热烈欢迎北京来的客人!”一看  相似文献   

19.
故乡心曲     
每当我翻开自己精心装填的两本《西双版纳影集》,看到幅幅当年我和我的“知青”朋友们在西双版纳的山林中“斩场”、“躬耕”、“科研”、“除草”、“割源”、“小憩”、“嬉戏”……各种影像时,都会引发我对第二故乡——西双版纳的无限眷恋之情。1968年11月.在“上同下乡”社会大潮的冲击下,我们一批年仅15岁至20岁出头的青年带着强烈的走向社会、投身边疆建设、参加社会实践的希冀和轨意在逆境中摔打锤炼的强烈愿望,来到了祖国的西南边陲。在千年沉睡的原始密林中,一次又一次以出了北京知识青年的只城声。我们头顶蓝天,依偎群山;…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岁尾,无锡知青文化研究会、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在无锡康辉旅游广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图河岁月——一位上山下乡知青的回忆》读者分享会及第一届长三角知青文化出版工作联席会议。《图河岁月——一位上山下乡知青的回忆》读者分享会上,作者陈国钧、无锡市知青文化研究会会长叶建军、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徐蕾就这本书的写作、出版作了简要介绍。无锡乐龄人艺术团的老知青们载歌载舞,大家仿佛又回到了年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