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对中国古典现实主义名著《水浒》作过深刻评论,有着独特见解。他关于《水浒》的一些科学论断,至今对《水浒》研究有着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正确地阐扬和继承鲁迅的科学论断,对促进《水浒》研究的深入发展,无疑具有深远意义。欧阳健、萧相恺同志的《水浒新议》一书(以下简称《新议》,凡引自该书的原文,只注页码。),挖掘出鲁迅关于《水浒》的一个“基本观点”:《水浒》的精神在于“为市井细民写心”(以下简称“写心说”)。书中有三篇文章集中论证了鲁迅有这个观点,并以它作为全书的立论根据,当作一个重要发现加以阐扬和发挥。“写心说”到底是不是鲁迅关于《水浒》的观点呢?这关系到正确地继承鲁迅的思想和文化遗产的问题,也关系到《水浒》研究的深入发展,不可以不讨论清楚。  相似文献   

2.
鲁迅评《水浒》评的好。他说;“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这段评语好在那里?好就好在鲁迅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对《水浒》进行了深刻的阶级分析。 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里,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作为某一阶级的成员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本质并不  相似文献   

3.
毛主席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但是,长期以来,对《水浒》的大量评论,几乎都是美化甚至歌颂《水浒》所宣扬的投降主义路线,影响很坏。这些错误观点的一个理论基础,就是阶级调和论。对于古典文学的研究,是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的观点,剔除糟粕,取其精华;还是用修正主义阶级调和论的观点,把糟粕当做精华来宣扬?这是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必须彻底弄清楚。批判《水浒》研究中的阶级调和论,这不但对于用马克思主义进行文艺评论,而且对于反修防修,都有着重大的、深远的意义。一把宋江受招安说成是“农民的局限性”,这是为宋江投降主义路线辩护的一个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国家正处在一个反修防修极为重大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展对于修正主义的批判”,是当前政治思想战线上的“重要任务”。正确评论《水浒》问题,正是适应当前这个重大任务而提出的。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水浒》这部书进行了正确的分析和评价,指出了《水浒》宣扬“替天行道”的奴才哲学的反动本质:是宣扬投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一生中,曾经多次从不同角度评论过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水浒》.他不仅对《水浒》的思想和艺术成就予以高度评价,而且对《水浒》中人物形象的缺点,也有过尖锐的批评.他对《水浒》批评的完整思想至今对我们分析评价《水浒》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开展对《小浒》的讨论和批判,本刊这期发表了鲁迅对《水浒》的一段评语,希望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重视。鲁迅评《水浒》评得好。他指出:“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这个评语,完全正确。它指出了《水浒》的要害是“受招安”,即投降。原因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写了投降的全过程,歌颂了投降主义路线,使它可以用来作为一部有意义的反面教材。毛主席指出:“无产阶级对于过去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必须首先检查它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而分别采取不同态度。”《水浒》是怎样对待梁山农民起义命革事业的奠基人晁盖和农民起义的叛徒宋江的呢?它极力歌颂宋江,  相似文献   

7.
“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卷头语) 《水浒争鸣》编委会《水浒》的真人真事 王利器修绠山房梓《宣和遗事》跋 周绍良《水浒传》与《宣和遗事》 高明阁鲁迅的“施耐庵”为繁本《水浒》作者之托乞说无可置疑——兼忻关于施耐庵的墓志、家谱、诗文、传说之俱准征信 张国光宋江形象的分裂性、统一性及其他 唐富龄从《水浒》成书的过程谈对《水许》的评价 黄瑞云《水浒》四论 常林炎 常河《水浒传》是描写农民起义的作品吗? 王齐洲谈《水浒》的“忠义” 葛楚英从“水浒戏”到《水浒传》看李逵形象的发展 熊文钦 石麟宋江性格结构试探 陈周昌《水浒传》词语汇释选例 李法白 刘镜芙谈谈《水浒》的语言艺术 何士龙《水浒》的情节安排 林文山  相似文献   

8.
《水浒》写的梁山农民起义军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是不是两条路线性质的斗争?如果是路线性质的斗争,那么路线正确与否又用什么标准去检验?这些本来是可以讨论的问题。只是,我们决不能把封建时代农民起义队伍内部的斗争和今天无产阶级政党内的两条路线斗争混同起来。无产阶级政党在战争时期的路线正确与否,在革命的客观条件成  相似文献   

9.
《水浒》典型环境的创造,历来备受称赞。但对典型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环境的描写,不少文章认为:《水浒》缺乏景物描写,且大都是“三言二语”的勾勒。有的甚至说:“在《水浒》里几乎找不到一段完整的对于风景、风俗的详细描写。”有人虽然不同意这种观点,但在论述中,只据若干事例去作“质”的阐述,而没有对作品实际情况作具体分析,亦即没有一个“量”的基本概念。这实际上,仍然默认这样的论断:《水浒》缺乏景物描写。然而,这种看法并不确切。如果我们不从印象出发,而且对作品实际进行一番研讨和“统计”就可以看到:《水浒》的景物描写,不仅质量高,富有特色,而且“量”也是比较大的。天文地理,仙境人间,各色风物都有生动描述,有比较“完整”的“详细描写”,也有“三言二语”的  相似文献   

10.
前言《水浒》这部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长篇古典小说,从明代成书至今,在我国流传几百年,对其评价,众说纷纭。解放以后,这部书仍被有些人捧为“农民革命的史诗”,把宋江的投降说成是“农民的局限性”,并把这种观点称为“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水浒》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好作品,还是一部宣扬投降主  相似文献   

11.
为了开展对《水浒》的讨论和批判,本刊这期发表了鲁迅对《水浒》的一段评语,希望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重视。鲁迅评《水浒》评得好。他指出:“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这个评语,完全正确。它指出了《水浒》的要害是“受招安”,即投降。原因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写了投降的全过程,歌颂了投降主义路线,使它可以用来作为一部有意义的反面教材。毛主席指出:“无产阶级对于过去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必须首先检查它们  相似文献   

12.
读了王得后同志的《〈我们今日所需要的是什么?〉为鲁迅佚文质疑》(载《西北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以下简称《质疑》)一文后,我们费了不小的劲也没有弄清楚作者的观点,好在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认为不是鲁迅佚文。既然不是鲁迅佚文,那么是谁写的呢?在他排除了鲁迅之后,大概只剩下了两种可能性:1.是周建人同志写的;2.是鲁迅和周建人以外的第三者写的。那么王同志认为是这两种可能性的哪一种呢?我们反复读了他的文章,最后仍然没有找到一句直截了当的回答。  相似文献   

13.
李庆西同志的《<水浒>主题思维方法辨略——兼说“起义说”与“市民说”》(《文学评论》1986年第三期,以下简称《辨略》)一文,提出了对《水浒》主题认识的问题。由于这个问题关系到对一部古典名著认识价值的评价,今天继续进行探讨确实显得很有必要。不过,《辨略》一文在具体论证某些观点的过程中,对与已相悖的意见予以全盘否定,笔者实在难以苟同。现仅就其中涉及的“起义说”问题,略陈已见,以就教于李君及方家、读者。一、难道《水浒》不是“反映农民革命的教科书”吗? 《辨略》的作者认为“‘起义说’如今大势不妙”。理由之一便是:“梁山好汉中间,真正农民出身者甚少”,由于这种人物布局,证明“《水浒》一书并未意识到农民问题”,所以不能说《水浒》是“反映农民革命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 ,以“反抗政府”、“仇视外寇”为主要内容的“水浒精神” ,是鲁迅在对古典文学名著《水浒》的研究中提出的独到见解 ,鲁迅以此为契入点考证了《水浒》的故事流变、版本演化等问题 ;对“水浒精神”的审视 ,是鲁迅“从小说来看民族性”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水浒》里的诗词骈文是《水浒》宣扬投降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倾注了作者反动的思想感情,在不少关键的地方起着画点睛的作用。为了深入评论《水浒》,我们选批了《水浒》中的部分诗词骈文。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开展对《水浒》的讨论和批判,本刊这期发表了鲁迅对《水浒》的一段评语,希望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重视。鲁迅评《水浒》评得好。他指出:“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这个评语,完全正确。它指出了《水浒》的要害是“受招安”,即投降。  相似文献   

17.
《水浒》是在宋元《水浒》故事的基础上成书的。《水浒》的忠君思想,有着作者施耐庵概括现实生活的一面,也有着来源于宋元《水浒》故事的忠君思想的一面。“四人帮”抓住《水浒》的忠君思想,全面否定《水浒》,说《水浒》是“一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坏书”,同时,对宋元《水浒》故事的忠君思想也展开了大讨伐。我们有些同志的文章,在肯定《水浒》之余,对《水浒》连带宋元《水  相似文献   

18.
六十余年来我国的《水浒》研究者大都认为这部长篇白话小说,是由简本扩充为繁本的。例如胡适在《水浒传考证》中就设想明初人做的《水浒》,“是很浅陋幼稚的”,只有到“明朝中叶的文人”把它“重新改做一番”,方“造成一部永不会磨灭的奇书”。这就是最早的“由简到繁”论。1923年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进一步认为“一百一十五回本《忠义水浒传》……文词蹇拙,体制纷纭,中间诗歌亦多鄙俗,甚似草创初就,未加润色者,虽非原本,盖近之矣。”他还认为这种简本,“其成就殆先于繁本”。由于1929年郑振铎先生在《水浒传的演化》中,肯定了“鲁迅这句话不错”,这就影响了不少的《水浒》研究者。聂绀弩先生在五十年代初发表的《水浒》论文,就发展了这种“由简到繁论”。如说:  相似文献   

19.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又说:“《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晃盖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毛主席的指示,深刻地揭露了《水浒》歪曲农民起义、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本质,揭穿了打着革命造反旗号的宋江这类投降派的真面目,不仅是我们评论《水浒》的指南,也是我们识别投降派和投降主义路线的思想武器。但是在过去一些评论《水浒》的文章和著述中,一部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水浒》却成了“农民革命的史诗”,叛徒宋江成了“农民革命的英雄”。他们的一个基本论点,就是把宋江的投降主义算作了“农民的局限性”,并把这种观点称为“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为了开展对《水浒》的讨论和批判,本刊这期发表了鲁迅对《水浒》的一段评语,希望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重视。鲁迅评《水浒》评得好。他指出:“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