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我国"三农"财政投入的不断加大,完善"三农"财政法律制度日益迫切。在财政体制方面,应当完善"三农"财政支出责任划分法律制度,健全财权划分法律制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保障地方政府支持"三农"的财权和财力。同时,还应当完善"三农"财政投入管理法律制度,具体包括:建立"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的"三农"财政投入宏观决策法律制度,建立职能分离、分工制约的"三农"财政投入管理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2.
公共选择原理的三大基本视角包括:选举机制失灵视角、政府失灵视角和财政正义视角.我国财政制度应由"威权型财政体制"转向"公共财政体制"进而向"民主财政体制"的制度演进.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财政改革发展新阶段中包含三个依次递进、相互联系的问题: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内涵的把握,二是对现代预算制度的理解,三是对全口径政府预算体系的审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五个重要特征相对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应该是国家财政、公共财政、发展财政、改革财政与涉外财政的统一。现代预算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的重要方面。建立现代预算制度应从坚持"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总体要求,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逐步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清理规范现行重点支出挂钩机制,深化改革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建立政府性债务管理体系以及逐步实施全面规范的预算公开制度等七个方面开展。作为现代预算制度的主要载体,现阶段的政府预算体现为"全口径政府预算",即由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共同构成的"四位一体"的复式预算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阐释学界对中国土地制度探讨的基础上,指出其中的焦点问题是土地"涨价归公"的制度和理念是否合理,而对"土地财政"的构成和规模展开充分的经验分析,是论证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的基础性工作.研究发现:土地财政主要由土地出让金、土地税收和土地规费构成,具有以土地出让收入为主、以土地税收收入为辅的特点,是一种混合性质的公共收入.自1990年代后期以来,一方面,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急速增加,成了地方财政的主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财政;另一方面,土地财政兼有地租、税收和金融性质,给地方政府带来了严峻的金融风险和政府性债务问题.土地财政是中国实现土地"涨价归公"的独特方式,但是土地"涨价归公"的理念是一个世界通则,与土地所有制的关系很弱;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主要区别在于"涨价归公"的具体制度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5.
财政风险可分为由直接显性负债以及隐性和或有负债所引致的风险,养老保险"隐性负债"属于中央政府的社会养老隐性担保。中国养老保险的财政风险主要由制度转轨形成的历史隐性债务、"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缺口以及制度本身运行所形成的收支缺口构成。建议通过采取建立养老保险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资金、提高债务的透明度、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等措施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是当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我国不合理的财政制度和地方政府不当的财政管理制度是农民负担过重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只有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财政制度,并改革地方政府的收支管理和监督制度,才能解决"三农"问题,为农村社会发展以至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作为我国基层财政体制的一项重要变革,"乡财县管"的制度设计与体制悖论,凸显了其理论预设与制度实践之间的张力,使县乡财政关系的重构成为一个永恒的议题。本文从财政社会学、制度经济学和财政政治学等理论视角,梳理"乡财县管"的研究现状,开展跨学科的探索性研究,这对于反思"乡财县管"的理论进路和实践历程,总结"乡财县管"试点地区的经验教训,科学预测其未来走向,从而更好地为该项政策向全国推广提供理论准备与参照样本,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经济学角度对"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必要性、补助金的种类与区别进行探讨,通过规范化分析与实证分析,指出中国现行以"专项补助"为主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理论偏离实际的可能.由此认为,在"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中,应增强透明性和公开性,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形成多层次的社会监督网络体系,以杜绝资金分配过程中的"遗失",使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论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中国存在着横亘在城乡之间的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农地制度、财政支农制度、农村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六大制度障碍,这严重阻碍了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消除这些障碍,即逐步统一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城乡就业制度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同时立足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探索土地流转制度,并加大财政支农力度、进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以加快解决中国"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城乡差别和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遇到的重大难题。目前,中国财政制度政策的安排,导致相对较穷的农村部门的广义税收负担大于其财政收益,这种"劫贫济富"的"逆向财政机制"是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持续存在的重要原因。通过构造逆向财政指数,测算结果表明1998—2015年中国财政始终存在逆向财政机制问题。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逆向财政机制会显著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又会反过来加深逆向财政机制的程度,二者之间存在正向的相互影响关系。为消除逆向财政机制,应当建立"四进一扶"的涉农财政新机制,将农村居民缴纳的税款"整体"还给农村居民;加快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不仅实现地理意义上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还要着力实现身份意义上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消除对农村居民财产权法律制度上的歧视性安排,使城乡居民享有同样的财产权利。通过这些措施,形成顺向财政机制,从根源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1.
对"一事一议"制度的几点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税费改革必然带来原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解体,而现阶段在广大农村实行的"一事一议",由于流动人口、宗族势力、农民贫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实践中达不到理论上的最优解,甚至可能得到一些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找出在实践中影响"一事一议"达到最优均衡的各项因素,并从制度的角度加以分析,是有益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2.
论文首先提出了农户消费的“居民化”趋势这一新的金融需求分析视角,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户消费性融资的“民间性”、“无息性”和“互助性”等特征,揭示了农户消费性金融的发展路径和取向。接着通过农户消费性融资需求与农户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性,证明了收入差距是造成农户尤其是低收入农户陷于融资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了各类农户的消费融资需求特征并将其分为四种类型,指出农户的消费性“融资”需求并非完全是金融性需求,它还包括了救济性的、财政性的需求等多个层面。得出的基本发展思路是:农户消费性金融问题的最终解决,依靠的是高度专业化的金融形式、规模化的运作方式和城乡消费金融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根据现阶段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广大农户的金融需求,农村经济发展资金大多依赖非正规金融的客观现实,文章认为,农村非正规金融对正规金融的替代,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村非正规金融与世代相传的文化传统和非正式制度可以相互融合。所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必须充分重视和利用非正式制度与传统,妥善处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促进正式金融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有效衔接,实现人为秩序与自发秩序之间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育资源闲置是教育资源完全或部分没有发挥教育功能的状态,具有绝对闲置和相对闲置两种含义。文章以百色农村教育资源为例,分析了广西边远地区农村教育资源闲置在小学和初中两个层面的表现,并分析了造成广西边远地区农村教育资源闲置的原因;文章认为,提高广西边远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拓宽融资渠道、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灵活撤并教学点、改变闲置校舍的用途以及合理解决代课教师问题是解决广西边远地区农村教育资源闲置问题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5.
农村供给型金融抑制问题及其求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经济的壮大和发展对农村金融提出了多元化的需求,但农村供给型金融抑制已成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化解农村金融抑制的路径在于构建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营造竞争性的农村金融秩序。  相似文献   

16.
以改善基础设施、加大社会投入、促进增收增效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金融发展的配合。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完善金融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强化金融服务、切实解决金融支农不足的问题已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客观要求和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7.
农村资金互助社信用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村资金互助社在政策支持和市场作用下得到了较快发展,为农村金融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解决。农村资金互助社有别于其他金融机构,是农民的资金合作组织,在现阶段仍然有着存在的现实基础,信用风险的成因与类型也与其他金融机构不尽相同,应根据实际情况妥善解决发展中的信用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在农村金融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质量不高,存在农村金融资金大量外流的背景下,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农村金融生态是将金融学和生态学有机结合,以生态学的方法和成果研究农村金融问题,为研究农村金融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把具有代表性的中部农业大省安徽省的农村金融生态作为个案进行研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我国的农村金融生态质量,进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我国有些地方农村财务管理混乱,侵害集体和农民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财务问题亟待解决.文章从健全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入手,认为推行农村会计核算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随着青岛市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对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要求。但目前的农村金融服务受金融机构创新动力不足、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民金融意识不高等因素制约,严重落后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为此,应从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资金信贷模式、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方式和提高农民金融意识等方面采取措施,确保农村金融服务工作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