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文为诗”作为明显的创作倾向始于韩愈.首先认识到韩愈“以文为诗”艺术手法的是欧阳修.陈师道则第一次提出这一术语.它作为对总体的宋诗的创作特点的概括,是后人逐渐总结归纳出来的.其内涵大体上就是严羽所说的“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文为诗”有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论语》中直言"性"字仅二处,学者多以子贡以"性"与"天道"对举,解此"性"为"体性";孔子以"性"与"习"对举,解彼"性"为"习性"."体"表本体,"习"表行用,虽皆为言"性",然"体""用"有异,因此解析孔子"性"论者,自古见解各异,难得统一.若从孔子的时代背景及文化目的性切入,可知其依"体以发用"之"文",践"用以显体"之"习",归"体用一如"之"心",孔子将"性"寓于"文""习""心"之"用"中以诠释,不仅奠定了其诠释文本的基本范式,精传了文本意涵,还成功地把时哲对"天文"的关注转向了对"人文"的重视.究其文化目的性,无非为救时之弊、以下学而上达.  相似文献   

3.
刘蓓 《东方论坛》2003,(2):39-41
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数字化时代为文学艺术的繁荣和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艺术的审美思维、文学创作、语言形象、文学批评等一系列文学课题在新的社会语境中都发生相应的变化.本组笔谈从不同侧面为数字化时代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和理解,希望能引起读者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 "以德治国"思想是对我国古代"德治"思想的批判继承,其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以德治国"思想是对我国古代"德治"思想的创新,是新型的社会主义德治.以德治国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严治党,从严治政,把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幸福观即人们对幸福的认识和看法.从甲骨卜辞和相关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商代人的幸福观主要包含三个维度:一是政治治理层面的修德勤政、宽民爱民,以实现协和万邦、百姓安宁为幸福追求,即以“德”为福;二是经济层面的崇富恶贫,积极发展经济,以期实现牛羊成群、五谷丰登、交易获利,即以“富”为福;三是在精神信仰层面的事神致福,期望通过殷勤地敬神、崇神活动,获得超自然力的神佑及心灵上的安宁,即以获得神佑为“福”.分析商代幸福观念的内容,可以发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形成的早期原因,对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斯密以利己心为核心的经济观和以同情心为核心的伦理观,被称为斯密悖论.通过对斯密悖论的伦理解读可以发现企业家精神的伦理层面,既有助于人们认识伦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也有助于中国企业家素质的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二战后,再次兴起于西方的社会学分支--历史社会学理论的介绍和分析,研讨了西方学术界,把思想探索和学理研究,现实和书本相结合的治学传统和努力.同时,也由此启发,展开了对当今中国理论学术界在学术研究上,"问题与主义"这两种取向的检讨.通过对以顾准、吴敬琏为代表的中国(改革)经济学的历史实践的考察,和对以费孝通<乡土中国>为代表的中国社会学经典的重新解读,提出了今日中国社会的历史现实已要求我们的理论学术界做更多的思想突破与创新,做更多"主义"取向的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8.
唐代的女裙工艺精美、色彩艳丽,形成了独特的"裙文化".反映在唐诗中,出现了大量的以"裙"为词根的复词,极富时代特征.文章以<全唐诗>为主要语料库,对唐诗中的"裙"和以"裙"组成的复词进行了考察,并以不同形式的"裙"为分类依据,将之分为八大类,对裙复词及裙文化做了相应介绍.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通称的"无罪推定原则"名不副实,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和实践中的困惑.为消除混乱和困惑,应尽快彻底摘除其假面具,还之以"无罪假定原则"的真面目,以更好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它批判地继承了古今中外德治的思想和治国经验,是中国共产党人新时期治国方略的理论探索和重大理论创新.提倡以德治国,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对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台湾地区使用的普通话与现代汉语①不完全相同,比较明显的区别在于“有 动词”的特殊用法。现代汉语中“有”的宾语一般应为名词,只有少数双音节动词可以做“有”的宾语,而且有诸多限制。可在台湾普通话中,却几乎所有的动词结构都可以用在“有”后面。此时的“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是“完成体”的标记。我们将这种句式的结构和表达的语法意义进行分析,并尝试分析这种句式产生的原因,预测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当今汉语中极为活跃的"极端词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讨论了当代汉语中表示"极"最"意思的"极端词语"的使用情况,分为描述性、指称性和二者兼而有之等三种类型,分别进行考察,分析了这类词语流行的原因,并与"文革"期间同类词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3.
“不A不B”“没A没B”“无A无B”和“非A非B”四类格式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四字语格式。四类格式在构成机制和内部语义关系上都很类似,但“不A不B”格式的凝固性和使用率都远高于另外三类,同时四类格式在主观性上呈现一个排列关系:“不A不B”>“没A没B”>“无A无B”>“非A非B”。从原型理论出发,将“不A不B”格式看作“FAFB”式的典型格式,并对“FAFB”式的主观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网络中常用的否定标记"毛"为研究对象,根据否定对象的不同,将"毛"的否定用法分为命题真值否定和言语行为否定两类.结合微博语料,考察了"毛"表示否定义时的具体话语形式、话语条件以及情感倾向,探究了"毛"成为否定标记的原因和过程.认为"毛"成为否定标记与网络谐音造词密切相关,其否定义源于它的疑问用法.  相似文献   

15.
古诺尔是当代专用爱尔兰语创作并专注本土文化的重要的爱尔兰诗人.她在诗歌创作中深入挖掘并扬弃爱尔兰的口语传统,融入现代意识,创造了一个内容丰富的"灵异世界".本文旨在简介诗人努拉·尼·古诺尔,分析她对凯尔特传统的认识,并展现她的"灵异世界".  相似文献   

16.
语素"吧"的三种分布形式:语素"吧"有这样几种分布:一个出现在半音译半意译的外来词中,如"酒吧"、"网吧",是一个半自由语素,在这里,我们称之为"吧1";一个出现在句首,如"吧"的一声、"咔吧"等,是拟声词;我们称之为"吧2";一个通常出现在句末,如"你去吧"、"好吧"是句末语气词,我们称之为"吧"."吧1"和"吧2"是同音词,而"吧1"、"吧2"和"吧"之间,属于同形词.  相似文献   

17.
“有X没X”是现代汉语框式结构的一种较为典型的语法构式。当前,学界的研究大多是探究“有X没Y”的句法及语用表现,而对于变项“X”属同一形式的现象尚未涉及。通过外层的形式描写和深层的语义分析,鉴别“有X没X”常规和非常规的用法,指出客观叙述性和主观评价性是区别“有X没X”常规和非常规用法的主要方法。同时,利用句法功能的差异,描绘出现代汉语中“有X没X”所有类型的特点,即“有NP没NP”“有VP没VP”“有一Q没一Q”和“有的没的”4类情况的共性及个性。另外,深入诠释转指性和描述性语义特征的不同是“有X没X”常规和非常规用法区别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由第二人称代词"你"和实义动词"说"组成的"你说"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具有特殊的用法。"你说"由表示行为的意义演变出表示认知和篇章的语义,作为话语标记的"你说"具有强调和突出所述命题、确认前述命题、表明发话者的主观态度和引发新话题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试释"约定俗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荀子关于语言的"约定俗成"之说已被语言学界普遍接受,但对语言"约定俗成"的过程却少有论及。可以从前后语言状态下讨论语言"约定俗成"的过程。在前语言状态下,由共同场景下共同意识焦点的牵引,语言在某一社团经过无形的"约定俗成";在后语言状态下,通过语言"传递之链",语言最终被整个社会接受。  相似文献   

20.
论题试图从“NP+在+处所词+VP”结构的语法分析、“在”的历史演变和“在”的方言用法三个方面论证副词“在”是从介词“在”衍生而来的.演变的轨迹似乎是:从唐代开始,人们用“在这(那)里+ VP”表达在这(那)里某种动作正在进行,由于其在口语当中被大量经常地使用,出于表达简洁的需要,在长期使用当中“这(那)里”逐渐脱落,至近现代形成“在+ VP”的表达正在进行的副词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