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城镇化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目前全省城镇化发展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区域之间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狭窄,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重大问题。新形势下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近年来,福建省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当前,全省各地正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从福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剖析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着力研究和探索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维护群众利益、切实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体现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重要措施和任务。纪检监察机关工作必须以维护好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坚持立纪为公、执政为民,在落实维护群众利益的各项工作中锤炼作风.加强监督,履行好职责。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推进城镇化进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目前正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研究和探索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有些地方政府一味地注重城镇化的速度与规模,忽视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使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加剧、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等问题。要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必须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政府能切实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本文在探讨城镇化环境问题具体表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政府环境责任缺失的主要表现以及提升政府履行环境责任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战略为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我国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使命,一方面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民族团结提供现实基础;另一方面成为维护边疆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民族地区城镇化推进路径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现价值。文章首先探讨了在推进民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困境;接着以新疆喀什地区为例,对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下,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应当走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为了应对传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多种问题,本文站在新型城镇化视野下,通过客观分析江苏城镇化发展现状,辨析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乡互动融合发展的概念及关系,提出江苏统筹城乡区域互动融合发展应该解决好大中小城市建设所涉及到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被城镇化的人口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小城镇体系发展,从而推动江苏城乡区域互动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城镇有质量、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如何提升农村转移人口的就业能力,规避就业风险,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从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入手,深度挖掘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和特点,分析其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总结农民工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就业风险,从制度、经济和农民工自身等层面探究就业风险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对策,以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剖析了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城镇化与现代化、城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城镇化过程中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江西省农村城镇化综合指标(人口、经济和社会环境)的评估,分析了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有利农民收入的提高。提出了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城镇化建设应合理地确定其功能和发展方向,选择集体和个人投资为主、政府扶助及吸引外资为辅的方式,加强科技教育,提高城镇居民的综合素质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等。  相似文献   

10.
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途径。在实践过程中,如何正确理解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进程的关系,如何开展城镇化农民和留守土地农民的安居乐业问题,如何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城镇化道路问题,如何对待和处理由城镇化产生的中小企业的问题,均值得关注和思考。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对我国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在回顾以往有关环境维权意识和农民环境维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安徽两村的田野调查,认为在转型期的安徽两村,农民环境维权意识对他们的环境维权行为呈现出逐渐脆弱的影响力,对自身健康权益和经济利益的追求是农民环境维权的重要原因,内心不满情绪的积聚催生了农民的环境维权行动,一些农民已经基于村庄脉络延续的考虑而进行环境维权。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亚在中国国际战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在中亚的主要利益为地缘政治安全,其次是反对"三股势力"、维护边境地区安全和获取稳定的能源供应。然而,中国在中亚的利益却面临着诸多问题的困扰,例如区域外大国的竞争、非传统安全问题等。中国应该从观念、制度、经济等层面,多管齐下,以便更好地维护中国在这一地区的重大利益。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十分重视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提出了就业是民生之本、扶贫是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过程的历史任务、残疾人事业是崇高的事业等基本观点;把以人民群众为本、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以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指导方针;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对改善民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思想。这些思想对解决我国弱势群体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农村的物质条件,也改变了农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使我国农村进入了一个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在历史的节点上,中国的乡土文学创作在追踪社会变迁、书写乡土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敏锐地感应城市化背景下的现代转型律动,将叙事领域扩展到"农民进城"及传统农民形象的嬗变,关注"三农问题"以及人们在利益追逐中所造成的生态危机,从而突破了中国乡土文学原有的叙事格局,实现了自身的转型与新变。  相似文献   

15.
9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经历了生存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幸福民生的演进。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奋斗史,就是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的社会发展史。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所有这些民生关注,铸就了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璀璨千秋的光辉。  相似文献   

16.
经济法律规范中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表达方式各有不同,内涵模糊不清,公共利益的归属主体与代表主体混为一谈。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与法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经济法不可能对公共利益给出一个定式的界定。经济法的功能在于维护权利和控制权力滥用。因此,不论社会如何变迁,经济法只要秉承经济宪政的理念,明确经济法维权与控权的目的,将公民的基本权利看作公共利益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并维护和促进其发展与实现,这本身就是公共利益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井冈山时期的民主建设对推进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从实际出发、勇于探索民主建设新路,领导干部模范带头践行民主、切实维护群众利益,领导干部敢于接受和切实落实民主监督。它有助于消除人们对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思想认识误区,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新形势下青少年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普遍存在,社会对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青少年维权部门权责不清、法制建设滞后,青少年自觉维权的意识和能力薄弱.要调整、完善青少年维权工作的基本格局,培养、增强青少年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丰富、创新维护青少年合...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诸多国家均将战略重点转移至海洋,对于海上利益争夺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面对日益复杂的海洋国际局势,海岛权益维护也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和平与发展的视闯下,作为海洋硬实力的有效补充,合理运用海洋软实力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具有其特殊优势。通过完善海岛史料研究与相关海岛立法,提高全民族海洋国土意识,以及充分调动民间海岛维权资源等海洋软实力资源内容来维护我国海岛权益,在战略选择中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语境中,美好生活与文化权益之间有着清晰的内在逻辑联系。美好生活内蕴文化权益实现,文化权益作为身内自然人化的必要手段,是走向美好生活的现实路径。基于经典文本能够看到,马克思恩格斯以科学文化知识获得权益、精神文化成果享有权益、精神文化产品创造权益为基本内容,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践踏工人文化权益,进而剥夺工人美好生活的社会现实。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美好生活建设的文化权益逻辑为内在理据,着力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保障人民科学文化知识获得权益、供给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精神文化成果享有权益、构建高质量文化产业格局保障人民精神文化产品创造权益,对于当今中国以保障和维护人民文化权益为基本路向推进美好生活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引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