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缅甸境内多数的山脉与河流是中国山系和水系向南的延伸,对于两国人民与文化交流互动极为便利,从汉代一直到清代汉民族移民不断迁入缅甸。在这个背景下,桂家(Gwe Chia)人出现于17世纪明末清初之际,形成发展于18世纪。作为中缅混血儿的桂家人,经过与缅甸人的长期互动、磨合和融合,逐渐成为缅甸民族的组成部分,而被缅甸人称为"果敢"。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佛教传入缅甸的时间大约为公元前三世纪。当佛教传入缅甸后,由于受到当时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而广为流传,致使缅甸社会的各个方面几乎都充满较浓厚的佛教色彩。其中影响较大,面比较广,至今还含有较多佛教内容的是文化领域。缅甸文化受佛教影响较深,而佛教渗透到缅甸文化领域之后,由于它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相结合以及具有滋生、蔓延的土壤气候,所以引起深而广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缅甸属于英语扩展圈国家,缅甸英语是世界英语变体的一种,与标准英语差异较大,是缅甸人对外表达本土文化的必要工具,其历史追溯至英国对缅甸的殖民统治。随着民主化进程的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加强,英语教育受到缅甸国内高度重视,各类英语教育齐头并进。这对于我国的英语教育有重要启示,在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利用英语弘扬中国文化的同时,还应尽量避免英语语言帝国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考古与文献的新发现,随着研究佛学的不断深入。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并不一定是始于两汉,也许要推前至殷商时代;其传入中国之途径远非从西域来,而是有多个途径:例如经西藏传往蒙古、东北;经东南亚,从缅甸传人西江、长江流域;经海路,从交趾、徐闻、合浦、广州传人东南沿海等。佛教传人我国后,即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相融而创造出各具特色的佛教文化。例如:印度佛教传  相似文献   

5.
蒙古佛教历史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或原蒙古人时代虽然从蒙古人来讲接受佛教比较晚 ,但从蒙古地区来讲佛教有着较为久远的传统。佛教在蒙古地区的肇兴由于是在真正的蒙古人出现在历史舞台之前 ,或是产生于自古生活在蒙古地区的原蒙古人部落时期 ,因而该时期可称为前蒙古时期或是原蒙古部落时期。佛教最初产生于印度 ,后经过中亚、西域 (突厥斯坦 )和中原及西藏等不同方向传入蒙古地区古代游牧部落 ,特别是突厥、蒙古民族中 ,并与他们的生存环境、文化、信仰相适应与融合 ,形成了自身的特点 ,因而可以将其专门称之为北方蒙古草原佛教。虽然它同属于流传于西亚(Хоман)…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缅之间的缓冲地带,历史上西双版纳受到来自中国和印度两重文明的影响。这些影响以土司制度和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佛寺组织为制度渠道,形塑了当地社会。为了在这种文明的碰撞中生存,西双版纳社会发展出自身的特点:在政治上倾向于中国,在宗教上倾向于缅甸;而作为本土王权代表的土司,成为两者之间的桥梁。出于这种整合的压力,在面对佛教这种外来宗教的时候,土司和贵族也有自己所要依靠的宗教宇宙观——后者通过勐神祭祀的仪式确保了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土地和丰产不是由佛教掌握,而是形成了与之对立的另一套宗教观念,在这一套宗教观念里,表达了对社会整体丰产的追求,它和佛教对个人救赎的追求相配合,构成了西双版纳社会的自我。  相似文献   

7.
自佛教梵呗音乐传入中国后,凭借它异域的曲调和宗教的涵义征服了中国人。经过了语言、文化、地域、等诸多的变通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色彩"的梵呗艺术表现形式。本文从佛教梵呗的历史传承来探究其发展,进而从有千年历史的佛教梵呗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来理解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及其文化影响。从音乐美学角度和社会文化的层面来探讨梵呗音乐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普世伦理要以宗教伦理为其哲学基础,宗教伦理的核心理念是终极关怀,即超越各种差别,实现人与人、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大融合。而在当下阶级对立、民族族矛盾、制度差异、文化多元的背景下,要建立一种哪怕是 最低限度的普世伦理,这在世俗伦理学来讲,也是勉为其难。而佛教伦理,以它特有的终极关怀,能实现人与人、人 与万物的沟通与融合,成为拯救文明的现代选择。  相似文献   

9.
缅甸雍籍牙王朝前期的土地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缅甸学者八莫丁昂曾经这样写道:“在缅甸史籍中对缅甸皇帝往往用华丽的词藻形容为:‘金矿、银矿、琥珀矿、宝石矿、珍珠、珊瑚、青玉、钻石等无价之宝的主人,宇宙乾坤的主宰者,六彩牙巨象之王(这是缅王的尊称。缅甸人认为象之王全身为白色,它的牙有六色。而拥有这种白象者才是最有权势的皇帝。——引者)’。所谓土地河川之主,意即:皇帝一人对水上、水下、地上、地下,一切的一切都享有绝对的所有权。所谓生命之主,意即:皇帝对所有属下臣民百姓的生命财产都享有绝对主宰权。所以缅甸封建主义制度下,国内的一切财物都为皇帝一人所有,国内所有的人都是他的奴仆。”这就是说,缅王不仅垄断着全国的土地,而且垄断着全国的一切。  相似文献   

10.
普世伦理要以宗教伦理为其哲学基础,宗教伦理的核心理念是终极关怀,即超越各种差别,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大融合。而在当下阶级对立、民族矛盾、制度差异、文化多元的背景下,要建立一种哪怕是最低限度的普世伦理,这在世俗伦理学来讲,有些勉为其难。而佛教伦理,以它特有的终极关怀,能实现人与人、人与万物的沟通与融合,成为拯救文明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世界各大宗教和伦理传统中都有为现代伦理可资利用的精神资源,就中国文化传统而言,佛教伦理的思想资源不可忽视。佛教的基本义理及平等原则、慈悲救济观念、戒杀护生理念、明心见性的关怀等佛教伦理观念,丰富了中国传统伦理的内容。强化了中土道德教化的信仰力量,增强了世俗伦理的约束力。作为宗教伦理,中国佛教以其普遍性、超越性特征在中土传统社会中成为一种有效的劝善化俗之道,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缓解现代危机、增进义务责任等普世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佛教伦理本质上是“和”的伦理,和谐在佛教生命伦理思想中处于重要地位,佛教伦理以缘起论为其道德哲学基础,以心灵的道德和谐为根本,由心的外在呈现和人的社会关系及与自然界关系的存在方式的不同,表现为人与人的道德和谐、人与自然的道德和谐,其内在的生命伦理思想内容非常丰富,构成当代中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一种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世俗社会中,宗教以神圣的方式维系世界,实现其社会控制功能.佛教一贯秉持"出世不离入世"的原则,其社会控制表现出强烈的人本精神、内化理念和包容意识.在当代中国,人间佛教通过有效的社会控制,在社会伦理、群体整合、个人心理等层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佛教伦理渗透到信众的日常生活中,在社会道德建设和人际关系和谐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民国初年,汉藏佛教界在佛教文化内涵的理解与认识上不断切近,汉地僧人开始集体或单独前往西藏求法,藏传佛教僧人亦躬身达至内地阐发藏传佛教的教义及修行次第。亲至内地初传佛法的藏传佛教著名僧人白普仁喇嘛与多杰觉拔格西,作为扣连汉藏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人物,跨越汉藏过往的沟坎与现实局势的困境,凭依宗教领域内的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诠释,阐明佛教与社会、佛教与人生等佛教现世价值观,与汉地佛教界人士共同弘传佛教文化,赋予佛教新的解释现代社会的阐发理论和切入模式,力行书写了民国时期汉藏文化交流的现代进程。  相似文献   

15.
佛教从生命的过程性、关系性、一致性解读生命,形成了万物缘起、众生平等、因果报应、清规戒律等丰富的生命伦理内涵。因此,探寻佛教生命伦理在公民道德教育、和谐社会构建、全球伦理形成、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当代价值,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6.
程颢、程颐对佛教的认知、理解和评价涉及存有论、道体观、伦理观和生死观等领域。二程对佛教的认知、理解和评价,从儒家的立场看,有其合理性;从佛教的立场看,则表现为相当程度上的对佛教的误读。二程对佛教的认知、理解和评价,含有极具启示价值的信息:第一,佛儒关系讨论旨.趣的转向;第二,偏颇的文化选择态度;第三,对佛教的自觉性误读;第四,对宋明理学中佛儒关系的初步预制。  相似文献   

17.
在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正统思想的中国封建社会,外来宗教文化的本土化(中国化)主要表现为儒学化或儒学伦理化.佛教和基督教在本土化的过程中都曾采取文化适应的策略,但却取得不同的结果.这充分说明在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中通过和平而又有选择有制约的交流、对话所产生的创造性的融合更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8.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是日本僧人圆仁入唐求取佛法的旅行日记。此书涉及到唐代农村社会的许多方面,其中包括乡村交通与旅行生活、社会组织、饮食、宗教信仰、道德风尚、种植养殖、交往礼节、节日、绿化等。通过对《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乡村社会史料全面系统的整理研究可以大大丰富我们对唐代乡村社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佛教与基督教的儒学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上,佛教与基督宗教先后入华传教,试图出响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在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正统思想的中国封建社会,外来宗教和文化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走本土化(中国化)的道路。而在这种本土化的进程中,佛教与基督宗教却取得不同的结果,这说明在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中通过和平而又有选择、制约的交流、对话所产生的创造性的融合更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20.
夏桂霞 《南都学坛》2004,24(5):46-50
贾宝玉向往婚姻自主 ,但又屈服于封建婚姻礼教 ;痛斥仕途“禄鬼” ,但不否定传统文化 ;景仰女子才情 ,但不反对“一夫多妻”制度 ;最终沉溺佛教仙道 ,归依“空门” ,复本如初。由此可见 ,贾宝玉不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 ,而是一个逃避现实社会的遁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