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宛春 《南都学坛》2002,22(5):117-117
<正> 树是中国古代诗赋中重要的审美对象。在文人骚客的笔下,树或是一种客观环境里的存在物,一个风景;或是一种寄托情志的载体,一种比兴。树的形象大都是意象化了的,蕴含着多层的历史沉淀和象征意味。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中国古典作品中松、竹、梅形象的主观化运用。这类树木只要出现在诗文里,就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君子气节之类的美好情操。庾信也很重视树的意象,他曾有《咏树》诗和《枯树赋》。在他的作品中,树这一意象的人格化特征尤为明显。庾信前后期的重大变迁、精神的高扬与萎顿多是通过树的意象昭示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朝鲜名士徐敬德之《花潭集》享誉海内外,其诗歌艺术卓然一家。《花潭集》里的诗歌主要有闲适诗、赠答诗、咏物诗和说理诗四类。徐敬德之《花潭集》里的诗歌艺术特色包含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兼收老庄自然之姿,融合释家寂然之境,凝采王维诗艺之妙,实有“自然”、“寂然”、“凝然”之“三然”特色,譬如《花潭集》里的闲适诗。二是含晋风唐貌,又携景入情,此以花潭之赠答诗为代表。三是多奇言秀句,又对仗精工,尤在咏物及说理诗上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3.
诗词对话本小说生发故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一是可以诗为核生发故事,此方式可称为因诗生事式。在这类话本小说里,诗是故事的中心和情节的关键,诗又是故事、情节转换的关捩与契机,也是捏合故事的逻辑与道具,包括因诗得偶、因诗得荐遇、因诗得团圆等类型。其二是可以诗谜设置悬念,此方式可称为诗谶型。带有谶语性质的诗词会推动情节发展,可预言故事人物命运结局,往往与梦境、异形、占卜等相结合。随着情节模式化、基调宿命化、悬念僵化,以诗词为媒介设置情节的手段最终遭到淘汰。  相似文献   

4.
奇诗妙趣     
湖北来凤县仙佛寺的山门前,曾有一块高约2米的青岩石碑,碑上刻有一首诗: 花开菊白桂争妍, 好景留人宜晚天。霞落潭中波漾影, 纱笼树色月笼烟。相传,这是一位诗人从四川峨嵋山云游到此,一时兴起,在山门前挥笔书就的。这首诗奇妙之处在于减字或倒读都可以成诗。  相似文献   

5.
总理英名垂宇宙,诗卷长留天地间。 在以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举旗抓纲治神州,扫除“四害”春意浓。在纪念周总理诞辰八十周年的日子里,仰望树树报春的红梅,放眼万紫千红的满园春色,捧读敬爱的周总理的光辉诗篇,不禁心潮澎湃,更加深深怀念人民的好总理。 现在我们见到的周总理的诗,大部分是他青年时代的作品。这些珍贵的诗篇,生动地反  相似文献   

6.
红豆树吟     
肃立山崖畔,独自度时光。山谷寂无声,心事向谁讲?花开又花落,年年负春光。几多相思豆,情寄向何方?今幸逢盛世,“红豆”竞辉煌。风流添雅兴,顾盼扮新妆。“红豆峡”是太行大峡谷景点之一,因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相思》,凡来此的游人都要登山攀援,争看这里的红豆树。红豆树吟@张启明~~  相似文献   

7.
七月广玉兰     
吴忌 《社区》2014,(20):45-45
一朵盛开的广玉兰花,她耀眼的白色,在烈日下深浓的树荫里十分突兀。这些盛大的广玉兰树已经高及三楼,林荫道因为悠长而显得甚是深邃,深浓而翠绿。暑假里没有人来人往的热闹,唯此一朵白玉兰花,被广玉兰树本身掩映,突兀了强烈的孤单。  相似文献   

8.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面对年逾八十的好友张先娶十八岁美貌少女为妾,苏轼遂作此诗。这首千年之前北宋大诗人一首调侃之诗,不曾想被后人用来注解了电影。但这注解倒是既具有中国特色,同时又和剧情十二分贴切。《一树梨花俏海棠》中国版洛丽塔横空出世洛莉塔,我生命的光,欲望的火,我的罪孽,我的灵魂,洛莉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著名小说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用精彩的文笔叙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未成年少女  相似文献   

9.
《诗经·小雅》中的言情诗较之《诗经·国风》数量甚少,常为人们所忽视,然亦各有特色。今试就其写作艺术,作一些粗浅的探索。《杕杜》:以物纪时,忧思层进《杕杜》是一首妇女思念久役未归的丈夫的诗。《盐铁论·徭役》说:“古者无过年之徭,无逾时之役。今近者数千里,远者过万里,历二期不还,父母忧愁,妻子咏叹,愤懑之恨,发动于心,慕积之思,痛于骨髓。此《杕杜》、《采薮》之诗所作为也。”此说颇切合诗的主旨。全诗四章,每章七句,前二章采用叠咏的章法,通篇用女子的口吻抒写。  相似文献   

10.
1935年1月,“现代”诗人卞之琳在一种特殊的心境下写过一首极富戏剧意味的诗作《距离的组织》。朱自清先生评论此诗的特点是将时间和空间的远距离用联想组织在短短的午梦和小小的篇幅里。其实这不仅限于对这首诗的评论,也颇能在比喻的意义上说明卞之琳诗歌的诗体创造乃至30年代现代派诗的诗体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