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文章通过对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问题的分析,探讨了产生这些问题的经济、社会、政策等方面的因素,认为医学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和政策机制,是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了改善我国卫生人力资源质量、配置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代西学东输,西方卫生学传布到中国,传播近代卫生学理论知识,转变国人的卫生观念,对近代公共卫生政策制订与机制的建立,开展卫生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文章论述清末民国时期医学家丁福保关于卫生学方面的主要译述著作,分析其特点与作用,探讨近代卫生学传播对社会变迁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促使党中央决定实施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的提出,对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卫生健康发展规划的制定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何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以需要为导向配置卫生资源、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等,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促使各地制定出符合新时代特征的卫生健康事业规划,助力我国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胡定安是民国时期江苏卫生和教育界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的公共卫生实践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担任南京特别市卫生局局长期间推动卫生行政建设,开展公众卫生运动;二是筹建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并任教育长、院长以及国立江苏医学院院长期间,培养卫生教育与卫生行政人才,大力倡导卫生教育,与陈果夫等发起成立中国卫生教育社、中国预防医学研究所,为民国时期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胡定安的公共卫生思想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务实、深受陈果夫影响。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的社会事业给予了高度关注,阐明了国家在科学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就业分配等问题上的基本政策,从而推动了具有中国特色和符合时代特点的社会事业发展道路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作为社会工作实务的一个重要领域,精神卫生社会工作在实务探索和理论研究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逐步形成了本土经验与中国特色。我国精神卫生社会工作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于理论视角、方法技术、发展模式、实务领域、政策经验以及地方实践等方面。与民众美好生活需求以及高质量学科发展趋势相比,已有研究依然面临着提升研究质量、拓展研究范式、丰富研究框架以及发展中国特色等方面的挑战。未来精神卫生社会工作的研究要不断深化研究内容,拓展研究领域,积累学术经验,扩大学术影响积极借鉴国外经验,挖掘本土资源和特色,构建有中国特色精神卫生社会工作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7.
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加快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卫生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推进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12月16日,由南京医科大学健康江苏研究院和江苏省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主办,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和南京医科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六届健康江苏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暨江苏省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第二次学术年会在南京医科大学召开。会议紧扣医学教育与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数字化转型赋能医学发展、高等医学教育发展、医保制度高质量发展等内容发表主题演讲。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老年人群的需要和老年保健医学事业的发展,经国家卫生部和民政部批准,于1994年成立了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研究会是卫生部主管的国家一级学会。第一届理事会聘请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卢嘉锡、吴阶平,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副部长顾英奇为顾问,选举中央保健委员会副主任、卫生部保健局局长耿德章为会长。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是由从事老年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和老年保健管理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全国学术性社会团体。会员由老年保健医学研究、医疗、卫生、保健、行政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9.
正专家简介:杨泽,医学博士,教授。专业方向:老年医学、遗传学。现任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老年医学研究所教授、研究员,北京大学和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老龄健康和医养结合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基础与转化医学分会会长、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龄健康服务与标准化分会会长、《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社社长兼执行主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老年保健中心副主任。  相似文献   

10.
11月16至18日,由南京医科大学卫生政策研究中心和医政学院共同主办的2012南京"卫生改革与发展政策"高层论坛顺利召开。论坛以"顶层设计科学发展"为主线,围绕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与措施,研讨了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设计和执行情况。国务院医改办副主任徐善长、卫生部项目资金监管服务中心主任张朝阳、卫生部政策与法  相似文献   

11.
从中医学发展史的角度 ,讨论了经验对中医学的形成、理论体系的建构以及中医发展趋向等方面的影响 ,认为经验是中医学形成的渊薮 ;经验的继承是中医学得以延续的保证 ;随着时代的发展 ,对固有经验的质疑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并对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提出经验的继承和创新是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医学研究纲领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直接构建了中医学研究纲领的硬核,另一方面又为其保护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生长点。以中国古代哲学为中医学研究纲领的硬核对于我们理解中医学科学性、中医学特色以及中医学发展模式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清代中医界对西洋医学的认知与回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疑虑到认可、接纳,基本构成了清代中医界对西洋医学的认知轨迹。到了近代,中医界以平和的心态应对西医的冲击,通过研究和比照,取开放的姿态认可与接纳西医,并试图通过“汇通”中西医精华,寻求中国医学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七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西医外科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七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西医外科教学模式现状的分析 ,认为当前首先必须更新思想观念 ,以全新的概念 ,逐步创建中西医结合外科教材。结合西医外科教学优势注重人才的发现 ,改进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加快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生命分子层次的规律上 ,主流医学 ,包括中医药学在内的非主流医学出现了空前的统一可能性 ,也是中医药学现代化的最佳切入点。论述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整合医学的任务 ,中医药学在这种新形势下习故纳新的必要性 ,在大生物学背景下整体观的再发展 ,进行源头创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的方剂、偏方和古代的药文学,是传统中医文化的三个特有现象,其中蕴含着因人而异、因时而变的个性化治疗思想,“悬壶济世救苍生”的公众精神以及儒医不分、文医联姻的人文精神,这表明古代中医属人文型人才。传统中医药学的个性化、公众性和人文性,对当前我国医药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科学社会学视野下,医学和人类学具有同源性,只是缘于自然环境、宗教和图腾等的差异,分化出了中医和西医两大不同医疗模式的医学流派.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东、西方在医学方面一直有交流,特别是在近代西医东进的过程中,西医逐渐成为了中国主流社会认可的治疗方式,而中医有赖于其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在中国继续存在.然而中、西医在理论、技术、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差异却很难在短时间内弥合.在当今世界医学西医化的大趋势下,中医、中药学的传统魅力依然闪耀,它所保留和传达出的远古人类社会对于天(大自然)人关系的理解,仍然会成为人类医学的财富.  相似文献   

18.
论循证中医学实施之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循证医学引入中医学领域形成循证中医学,是历史的必然,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要步骤,能为中医临床、中医政策决策、中医教育等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帮助。循证中医学实施之关键是最佳文献评价方法的确定。  相似文献   

19.
焦易堂先生早年即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活动,同时亦深爱岐黄之术。由于他的努力,南京国民政府撤消了废止旧区提案、设立中央国医馆、制定《国医条例》。同时他还兴办中医教育、医院、药厂等,为祖国医学的生存与发展作出过贡献。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中医药学界的两次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民国时期的有关历史档案和其它史料的分析研究,认为在民国一二十年代,中医药学界的两次抗争的目标其实是十分明确而坚定的,那就是争取中医药的生存发展权。而这一总权利具体表现为非常实在的两大权利:一是中医合法的教育权;二是中医合法的行医权。这构成了一二十年代中医药学界两次抗争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