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美国基督教基要派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其"好战性"。无论是20世纪初期的反进化论运动、反外来移民运动,还是20世纪后半期引人注目的反对公立学校禁止学生祈祷和反堕胎运动,都体现了基要派在文化战线对其敌人——世俗人本主义的战争姿态和现实文化批判主义的存在形式。这种姿态与存在形式来源于基要派对于《圣经》的虔诚与崇拜,来源于他们将世界视为善恶力量之间永恒斗争的战场和不能容忍一丝一毫妥协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2.
晚清时期 ,宗教和强权因素使基督教与佛教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基督教会因得到列强的保护 ,冲突的结果是惩罚反对基督教的僧民 ,僧民对基督教会赔款 ,转让庙产。这使许多人背离佛教 ,加入基督教 ,佛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大大降低了。基督教与佛教的冲突虽然夹杂着一些文化因素 ,但本质却是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  相似文献   

3.
科学与宗教的冲突在历史上一度非常强烈,甚至在今天,这种冲突仍时有发生。但这种冲突并非是贯串科学历史和宗教历史的始终,在远古时代,科学、哲学与宗教甚至巫术杂然相间,我们难以在他们之间作出断然的划分。那么科学与宗教为何会发生冲突呢?我们所理解的科学与宗教的冲突,通常是指基督教对科学的压制和对科学家的迫害,但在基督教的早期历史上,却难以看到两者有明显冲突的迹象。尚处于萌芽状态的科学与当时还不太完备的基督教之间有一种和平共处的趋势。早期基督教最杰出的教父圣·奥  相似文献   

4.
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反映了犹太教与基督教之间的冲突。安东尼奥与夏洛克之间的矛盾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矛盾,他们各自代表一种文化和宗教。在这部喜剧中,宗教冲突异常明显。夏洛克代表的是犹太教,安东尼奥所代表的是基督教,取得胜利的当然是主流文化所代表的宗教,即基督教。  相似文献   

5.
亨廷顿于1993年发表"文明的冲突",声称冷战结束标志着世界政治从以意识形态冲突为特征的两大阵营的对抗转变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时隔近三十年后重新审视亨廷顿的理论,应该说这一理论作为分析性框架仍具有启迪意义,但不同文明的内在变化与力量消长已经超越了他所展示的文明冲突格局.与三十年前相比,世界范围内伊斯兰教强劲复兴,伊斯兰主义兴起并产生广泛影响;"新欧亚主义"为俄罗斯提供了认同的基础,使其逐渐摆脱了亨廷顿所谓"无所适从国家"的状态,重新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远大抱负的国家;西方在经济、军事、科技领域仍居于世界主导地位,但由于认同政治的深刻影响,内部社会矛盾激化,对外政策呈现出内敛化态势.中美之间的矛盾比亨廷顿时期更加激化,但冲突的本质并非文明的冲突,而是利益或意识形态冲突.文明冲突的框架不可能解释世界政治的所有现象.不同国家或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意识形态冲突都会影响世界政治的走向,但从长时段来看,文明之间的冲突或融合会对国际秩序产生持续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 ,戴高乐组织了反对纳粹占领的自由法国运动。一年后 ,美国参战 ,成为反法西斯国家一员 ,随后 ,国际反法西斯阵营形成。然而 ,在这个阵营中 ,美国与自由法国之间多次发生激烈冲突 ,美国阻止自由法国在《联合国家宣言》上签字 ,阻挠自由法国武装夺取维希政权控制的西半球岛屿 ,在法属北非扶植亲美势力 ,拒不承认戴高乐的抵抗运动领袖地位 ,拒不承认戴高乐为首的法国临时政府为法国唯一合法政府。这一切表明 ,美国在推行反法西斯的对外政策的同时 ,仍坚持它对中小国家的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7.
后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基督教世界与伊斯兰世界冲突中的文化因素体现在三大方面:其一,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宗教文化观的对立;其二,西方语境下基督教世界对伊斯兰世界的文化偏见;其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霸权体系下伊斯兰世界以政治伊斯兰为主要形式的反美主义。由于以宗教为核心的文化无法消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与伊斯兰世界的文化冲突必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8.
代孕可分为不同的情况,目前学界有许多支持和反对代孕的理由。文章从进化论和基因伦理以及整体性与个体性的关系三个方面分析了代孕的伦理争论,提出在合理的限度内应当满足人的生育需求,实现人的生育权,但是当代孕过程耗费了大量的社会医疗资源的时候,当个人的生育权与人类社会的整体优化发生严重矛盾冲突的时候,个人的生育权应当受到限制,并提出了若干我国防范代孕的社会规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当前,由于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亚太,以遏制中国的崛起,使我国面临巨大的地缘压力,因此,各种结盟说纷至沓来,似乎成了唯一的选项。然而,笔者通过对新中国对苏"一边倒"外交方针和"独立自主"外交之间的纠结与冲突的历史考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结盟并非灵丹妙药,而独立自主的外交仍是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天演论》介绍的进化思想,以及其后的各种学说,在晚清士子中的接受程度颇为不同。透过对吴汝纶和孙宝瑄的研究,发现《天演论》并非使他们产生一个崭新的进化世界观,而在他们身上形成一种与传统自然知识相当奇妙的融合,他们似乎皆有以传统自然知识,尤其是理气论、气化论和易学思想为基础理解《天演论》的倾向。《天演论》所介绍的进化思想、原子机械论思想和对种种事物变化的叙述,则基本上被两人视为对宇宙秩序及其现象的更深刻描述。然而,《天演论》不能完全使晚清士人认同进化论;相反地,它所介绍的进化论同时遭到部分晚清士人的强烈质疑。之所以会造成这种两极化的理解,原因之一是《天演论》中已然蕴藏了大量的传统自然知识,在这个基础上导致了吴汝纶与孙宝瑄对进化论的误解。  相似文献   

11.
少数教民依恃洋教仗势为恶,为非作歹,激起教案,严重损害了教民的整体形象。然而,就多数教民而言,其来源或为精神失据,需要寻找精神安慰,或生活无着,为贫病饥寒所迫的社会弱势团体;其入教动机或是虔诚的信教者,或是“吃教”、“恃教”者。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发展,与少数痞匪教民恃教欺人,教士和官府对此加以袒护有一定关系。但在义和团运动中,多数教民是爱国的、善良的,他们被误杀是值得同情的。义和团“打杀”教民,有失于盲目仇杀,与小生产者的狭隘性有关,不过主要因素为封建顽固势力排外仇教政策的带头“示范”作用与受外国侵略势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道德并不是和一切利益对立 ,相反 ,利益是道德的基础 ,义与利二者既有相互冲突的一面 ,也有和谐一致的一面。义与利的冲突是义与不义之利的冲突 ,义与利的协调是义对正当利益的促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要本着实然与应然相统一的原则 ,协调义利关系 ,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相似文献   

13.
哈弗罗斯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基督教伦理学家,他提出了"激进的和平主义"的思想,其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1)他的非暴力思想具有纯粹性、彻底性.和平主义被定位为基督教伦理立场的核心所在.(2)其和平立场具有批判性、复杂性.既要超越一般的人道的和平主义,也提醒人们不要轻视战争对人的吸引力.(3)他坚持的是特殊的"末世论"的和平主义.这种坚定的反战立场对依旧随时受到暴力、战争威胁的现代社会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奥古斯丁基督教世界观的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 5世纪是罗马帝国奴隶制解体向封建制过渡的历史时期 ,在帝国内部形成了新的社会思想和经济观念。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反映了他的社会经济观点、上帝城与世俗城的关系、上帝城的伦理道德规范 ,社会等级观念以及教权至上等新思想、新观念。这些反映的是一种新的基督教世界观 ,体现了神权政体的中世纪国家的特征 ,它是在古代文化危机的基础上萌生出来的一种新的世界观 ,即中世纪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5.
和谐是人类自产生以来就一直追求的崇高理想,但对和谐观念的理解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传统哲学将物质与意识、思维与存在割裂开来,在此基础上以还原论的方式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从而造成了自然本体与精神本体的抽象对立,以及思维方式上的主体性原则与客体性原则的互不相容。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现代哲学根本超越了传统哲学的局限,强调人与世界的内在统一,将和谐理解为对人类生命局限的不断超越以及生命境界的澄明,从而展现了人类思想的新向度,表现为一种内在超越的和谐观。  相似文献   

16.
作为美国宗教的主要传统之一,福音派主要形成于19世纪。在20世纪初,随着基要派与现代派之间的斗争,基要派作为激进的一支逐渐与福音派分离开来。与此同时,新福音派作为新的传统,开启了当代福音派发展的新阶段。1970年代以来的新基督教右派是福音派传统在当代的主要体现。"道德大多数"和基督教联盟是其中两个最突出的组织。福音派广泛地介入美国政治,包括同性恋、堕胎、学校祈祷等问题,甚至直接干预美国的总统选举和外交政策。尤其是福音派与共和党之间的联盟,更是呈现出一种神权政治的特征。然而,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相比,福音派却体现出从极端的基要派向更宽泛的宗教保守派的转变,其政治行为也主要是参与性而非暴力性的。究其原因,一方面缘于美国宗教的个人主义传统;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则在于美国和伊斯兰世界在政治结构和性质上的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17.
借助于北约的实体媒介,德美的合作基础向来比较稳固.德国反对美国出兵伊拉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害怕反恐扩大化将激起伊斯兰世界的激烈反弹,进而引发一场真正意义的文明冲突.在今后的德美关系发展历程中,德美之间还会有矛盾,但不是实质的矛盾,充其量就是德国为使美国对其充分重视适时提出的一些抗议而已.  相似文献   

18.
义利关系与社会财富分配直接相关,在社会生产关系转型时期总是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我国学术界多认为“孔孟主张义利对立,尚义排利”,这是对孔孟极大的误解。从孔孟的言论和行动看,他们“重义而不轻利”,“尚义而不排利”。儒家义利观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经过了两次蜕变,这是孔孟义利观被误解的主要原因。为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的义利观,必须区分儒家义利观的精华和糟粕,批判地继承孔孟义利观中的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19.
《无间道》是2002年香港出品的一部警匪电影,《无间行者》是2006年好莱坞根据香港电影改编的一部电影,不仅在全球市场上票房走高,而且获得多项奥斯卡奖。为什么一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故事被翻拍后不仅在美国在全世界都能够被接受,还获得巨大成功?其成功的原因很大程度在于电影透明叙事方式的运用。透明叙事理论是美国评论家斯科特·奥尔森提出的一种电影叙事方法,目的是要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也能看的懂,引发共鸣。比较两部电影,可以发现《无间行者》在三种叙事机制方面:背景、角色、话题采用了透明叙事策略。而这种透明性是多元文化主义面具下美国文化意识的一种展现。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全国各地开始出现信仰基督教的群体,这个群体被称为教民。各地教民群体的特征有所不同,江南地区的教民以有声望的士绅为主,成为“文化基督徒”。在湖北,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士绅入教.湖北的教民以平民为主。基督教信徒多为农民、渔民、小商贩等位于社会底层的百姓。这个信仰群体的社会地位与其文化素养决定了湖北基督教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