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对发达工业社会进行批判的基础上,马尔库塞强调艺术与审美的解放功能,形成了独特的美学理论。他的关学思想一人的本质是爱欲为基点,以解放爱欲和建立新感性为旨归,通过审美形式来实现艺术的革命功能。  相似文献   

2.
苏珊·桑塔格的文学作品颇具创造力,不仅充分展示了其独特的形式美学思想,而且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对整个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启示作用。苏珊·桑塔格反对艺术阐释学,提倡艺术色情学,主张"新感受力",对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法兰克福学派与福柯在审美功能问题上有一致性,即对异化现实的批判,都超越了阶级分析;都认为审美经验可以改变人的精神状况。其不同的是,前者致力于解放人的爱欲,后者主张个体自我塑造为主体;前者注重艺术相对于意识形态的异在性,后者则强调审美与伦理的相通;前者有一种乌托邦情结,后者则终结了任何乌托邦计划。  相似文献   

4.
“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通过改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提出了“爱欲解放论”。这一理论不仅在西方社会,而且在我们国内,都有着广泛的影响。不少人把它理解成一种主张“放纵性欲”的理论。其实,这是误解。本文根据马尔库塞提出“爱欲解放论”的主要著作——《爱欲与文明》中的论述,对它作出介绍和剖析。“人的解放就是爱欲的解放”马尔库塞认为,精神分析学不仅仅是一种心理学,而且是一种哲学,其主要哲学价值在于向人们揭示了人的心理结构的秘密,并由此在一种新的的意义上规定了人的本质。他的《爱欲与文明》一书的副标题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哲学探究”,所谓“哲学探究”,就是通过剖析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提炼”出人的本质是“爱欲”的思想。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他在有意识的思维活动的底部,发现了一个一直被人忽视的“无意识”领域。  相似文献   

5.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家席勒将形式与心理结合起来,创造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形式心理美学。他主张以审美假象为特性来认识艺术想象,强调艺术形式的审美作用,主张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以形式的普遍性克服内容的特殊性,并通过悲剧心理阐释了自己的形式心理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6.
“灰色女性”是对色情业女性的一种学术性称谓。“灰色女性”的当代文学表述出现了一种审美模糊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沉沦”与“救赎”的既需求又超出、“物欲”与“爱欲”的相互渗透、“苦难”与“愉悦”的话语游移等。它既与多元性伦理下这一特殊题材在当下的特殊遭遇有关,也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转向经验化、日常化、世俗化叙事之后的一个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提要]以艺术作品展示不可见之物,一直是艺术实践、艺术理论中的重要目标与论题。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对此问题也作了独到论述。首先,审美理念凭借其中的丰富直观展示不可见之物的理性理念;然后,想象力为审美理念附加一个作为艺术作品可感形式的审美标志。审美理念和审美标志的运用必须以“美的艺术”为基础。不同于现代视觉艺术理论以视看者在主体阈限内自主的“创造”去展示“不可见之物”,康德的路径则强调艺术创作与欣赏的主体向那个被给予的理念极力趋近。  相似文献   

8.
马尔库塞将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与弗洛伊德爱欲本质思想加以综合改造,提出具有本体论意味的爱欲解放理论,以此批判人类异化的现实。从艺术的角度来说,马尔库塞提出爱欲解放即对个体追求美好的满足具有绝对合理性。电视艺术的艺术性最主要的功能是使受众获得审美享受,从而愉悦心情,其终极目标就是使受众获得审美自由。审美自由决定了艺术表达、艺术欣赏的自由,也是人性爱欲解放的最终展现。  相似文献   

9.
严羽论诗反对美刺而标举“兴趣”,“兴趣”是一种无迹可求的兴味和意趣。贝尔认为艺术的基本性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这种不同作品线条、色彩关系的组合,给人以美感的形式,是一种非功利的超现实的纯粹的美的形式;“兴趣”产生于“妙悟”,“有意味的形式”则是艺术直觉的产物。两者都不是理性思维的成果;“兴趣”说着重强调作品的艺术性而疏淡了思想性,“有意味的形式”说过于强调审美情感的超尘脱俗,最终否认了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这两种纯艺术理论,凸现和维护艺术的审美特性,对当时及后世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赵尊岳是民国时期重要的词学家,他在借鉴况周颐词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风度”说。他将“重拙大”作为“风度”的基本要素,并对其作了进一步阐释,讲求词的外在形式的审美作用,强调主体“词心”的涵养和词法的锤炼,显示出了传统词学向现代文学理论转变的痕迹。  相似文献   

11.
海德格尔“此在”的审美之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德格尔作为存在主义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以"此在"即"我的存在"为本体,反对一切主客二分和把艺术看成感性认识和体验的观点,主张艺术作品建立的世界要将世界中的事物意义化,以特有的方式敞开存在者的存在,实现真理的自行置入,获得人在异化世界中的诗意地安居。  相似文献   

12.
桑塔格提出反对阐释是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艺术内容说的一次彻底反叛,传统内容说中人为的二元对立和内容的凌驾之势源于内容至上的价值论。桑塔格反对的阐释是一种把形式置之度外,对文本没有虔敬之意的概念的符码阐释,对她来说就是对艺术的过度阐释。反对传统内容说是对本质主义进行抵制的反本质主义。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女作家徐小斌的小说中,逃离是女主人公在现实社会受挫后最重要的行为方式,而那些蒙着神秘文化面纱的宗教神话世界、未被现代文明污染的"化外之境"和摆脱了历史束缚的自然爱欲世界,则成为对主人公进行精神救赎的皈依之地。从心理学的意义看,这种奇特的逃离方式具有对病态现代人进行精神疗救的形而上色彩。然而,拨去神秘的面纱后我们发现,现代人始终无法抵达真正的灵魂栖息地,获得心的归属与庇护。  相似文献   

14.
艺术教育是一种美的教育,能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法,了解人类艺术遗产,扩大文化视野,认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以此提高学习生活质量。同时在运用艺术媒介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表现的乐趣,培养感悟能力、操作运用能力、艺术鉴赏力、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发展个性,使之“人格”完美化。文章从艺术教育与培养兴趣、调节心理、完美人格、健康成长等四方面来论述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使道德立足于现实生活领域,从应然变成实然。首先,他们认为道德是人们在实践生活中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因此,道德根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其次,马克思恩格斯把道德原则应用在社会实践中。他们所持有的道德原则是人道主义,这表现在他们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异化劳动的批判中。他们也认为人道主义道德原则将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得到充分体现。最后,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自由是首要的道德价值。在共产主义社会中,自由才能真正被实现。他们在建构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社会形态时,也建构了自我决定的自由的道德观。因此,道德最终在社会实践中才能被实现。  相似文献   

16.
艺术作品的哲学解读是一种通过艺术作品反思人类精神现象、精神境界的活动 ,是一种超越感性有限而趋向于理性无限的过程 ,也是把作品的艺术情思内化为读者生命的过程 ,具有净化心灵人性、创造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可以给人以自由的愉悦和满足。艺术作品的哲学解读也是一种哲学运动的效果史现象。享用哲学的乐趣虽然与选择哲学的自由有关 ,但必须考虑要选择的哲学在当代哲学视域中的位置和在艺术作品解读视域中的位置 ,这样才能真正获得解读的自由  相似文献   

17.
以往论者大都没有注意庄子的理想人生境界有层次之分,只是笼统地将庄子人生思想标注上某某主义了事。通过考察,可以知道,庄子的人生理想包含三重境界:游于方外、游于有间、游于心或艺。这三重人生理想境界基本上与绝对自由、相对自由和精神自由相对应,都因为合乎无为的精神而臻于道的境地,也即通过无为而回归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  相似文献   

18.
杜书瀛 《南都学坛》2006,26(4):50-55
以往建立在认识论基础上的文艺美学存在诸多局限,新的现实需要新的理论,因此应建立新的以人类本体论为哲学基础的文艺美学。如果说认识论文艺美学把审美看做是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那么,人类本体论文艺美学则认为审美是人的本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是人的自由的生命意识的表现形态。文艺创作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生命的生产和创造的特定形式,也就是由作家和艺术家所进行的审美生命的生产和创造活动。文艺欣赏主要是由读者和观众所进行的一种审美活动,但它绝不仅仅是一种审美认识或反映活动,而同时(或者说更重要的)是审美生命的生产、创造活动;文艺欣赏过程其实是审美生命的双重生产、创造过程———既是作者所创造的审美生命得以再生产、再创造,也是欣赏者以作品本文为触媒、为引火进行新的、即时的审美生命的生产、创造。  相似文献   

19.
日常生活属于经验世界,审美艺术具有情感性、自由性、独特创新性、开放对话性、反思性等特征,属于非日常生活世界。审美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演变经历了3个阶段:融合—分离—再融合。3种层面的日常生活审美呈现,表现出日常生活和艺术融合的趋向。把审美精神内化为生活态度,才算真正实现日常生活审美化。  相似文献   

20.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竞选州长》中对各种艺术手法进行了调动,对美国当时资产阶级的丑恶与虚伪进行了有力而大胆的揭露,对美国资产阶级提出的所谓自由与民主进行了辛辣的嘲弄与讽刺,将有产者与资产阶级的伪善心理与道德沦丧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