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中国劳动力市场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斯宾塞的劳动力市场模型解决了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的均衡实现问题,同时也揭示了信息不对称下均衡效率低下、劳动力市场混乱的事实。运用这一模型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作了进一步解释,并提出了规范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1—2017年中国稻谷主产区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价格对稻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其“倒逼效应”和“累积效应”。研究发现,稻谷主产区平均生产技术效率较高,达到0.8385,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农村劳动力价格与稻谷生产技术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由于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倒逼效应”,平原地区劳动力价格对稻谷生产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强;由于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的“累积效应”,相比前期,后期累计形成的较高的劳动力价格对稻谷生产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减弱。在农村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的过程中,应重视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长达四十年之久的传统就业制度中,基本上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单一就业格局的突破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政府推出的“三结合”就业方针,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则以国有企业中劳动合同制的推行进而“再就业工程”的实施为标志。初步确立后的劳动力市场虽取得一定成就,但其发育并不平衡,并且市场自身的缺陷、市场供求主体的不明晰、工资调节机制不健全以及相关法律基础的不充分也在制约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发育和完善,需要借助政府行为,通过深化改革,推进劳动力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基于信息不对称角度,对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不完全“柠檬市场”现象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不完全逆向选择模型的市场曲线,研究了中国风险投资行业半“柠檬市场”的形成与最终非零均衡.结果发现,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削弱了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水平的降低以及价格机制作用的有限性使得“柠檬市场”存在非零均衡点,风险投资行业因此得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市场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生产要素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得到均衡价格,然而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也会失灵。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劳动力需求方市场势力较为强大以及求职者太大的就业心理压力,造成了劳动力市场供给的膨胀,导致了劳动力市场在一定范围内的失灵,政府应该挑起纠正这一市场失灵问题重担。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市场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生产要素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得到均衡价格,然而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也会失灵。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劳动力需求方市场势力较为强大以及求职者太大的就业心理压力,造成了劳动力市场供给的膨胀,导致了劳动力市场在一定范围内的失灵,政府应该挑起纠正这一市场失灵问题的重担。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转型和市场化进程中,个体的教育文化程度在多大程度上对收入产生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对于理解当前的收入不平等以及调控收入差距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当前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着性别、部门、地区、行业和市场分割,教育回报率也存在着差别。同时,与国际上通行的教育回报一般趋势不同,中国的教育回报存在着边际效益递增的现象。此外,教育回报率同教育文化程度以及收入之间存在着"马太效应"。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三阶段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模型对2011年中国31个省、区、市文化市场经营机构进行效率评估分析,结果表明:文化消费需求的增加有利于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效率的提高;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数量的增加不利于效率的提高;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所需劳动力的减少,不利于投入资本的减少。在不考虑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文化市场经营机构的总体综合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大部分省、区、市的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效率处于“低技术效率、高规模效率型”,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是影响多数省、区、市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各地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效率最高,中部地区效率居中,西部地区效率最低。  相似文献   

9.
我国就业统计制度不完善,导致就业统计信息不准确、统计效率低下,目前亟需完善就业统计制度,建立劳动力市场的监测与统计体系。该体系是一个整合劳动力市场调查与监测、统计、预警系统的集合,包括劳动力市场统计指标体系、信息监测体系、信息系统、统计分析系统和预警系统五个方面的内容。建立这一体系,需要进行顶层设计,整合统计力量,建立劳动力市场统计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市场中信息不对称下的消费者剩余及行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核心内容,用来说明在不完全信息市场上,相关信息在交易双方的不对称对市场行为的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市场运行效率问题。传统经济学一直将农产品市场看作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事实上农产品市场是属于不完全信息市场,由于农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而导致信息不对称,影响到农产品市场的运作效率。而对于购买农产品的消费者在农产品市场中往往处于信息劣势地住,消费者的利益也常常被损害。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农产品市场中消费者剩余被削减的原因及对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下的行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农业人口多,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受土地、户籍、劳动力市场不完善以及农村教育投入不足等因素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出现了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自身文化技能低无法满足用工需要和劳动者权利得不到保障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从而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应加强农村教育及培训投入、农业内部吸收剩余劳动力可用空间的开发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现实中劳动力市场一些复杂的就业现象为切入点,以中国改革的逻辑为主线,对转型期劳动力市场就业研究的相关重要文献进行梳理,涉及"转型初期失业原因和就业体制转换问题""劳动力流动问题""农村劳动力问题""女性劳动者和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就业政策和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等五个层面的问题,这种从宏观层面到微观维度,再提升到宏观层面的研究反映出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演进。最后,文章指出改革和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机理,而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演进遵循改革的逻辑。  相似文献   

13.
就业结构偏差与我国城镇化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导致了严重的就业结构偏差。由于大城市"拉力"不足,农村对剩余劳动力"推力"受阻,使大量人口滞留农村,不仅制约市场经济发展和商品化率的提高,而且成为有效需求不足、农村市场屡拓而不开的重要原因。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我国城市化是矫正就业结构偏差,降低农民进城投入成本和心理成本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使得社会的职业结构和劳动力的就业状况正在发生迅速的变化。由于体制转变和信息化的 作用造成的我国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将会使农村释放出大量的过剩劳动力。信息化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越来越低。为增加社会容纳劳动力的能力,我国应大力发展第三部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湛江地区农民非农就业问题日益显现。通过对湛江地区农民非农就业的机遇及就业困境的详细分析,探索适合农业人口非农就业的方法措施,从而建立以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和流动人口为主体,培训机构、培训市场和就业市场相协调的就业促进型培训机制,提高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加大就业培训的投资力度,搞好劳动力培训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贫困农民的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就在于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但中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有效地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政府必须实施有效的公共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把农村劳动力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建立健全劳务转移就业的组织体系,加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加大扶贫力度,从而实现中国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相似文献   

17.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农民工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现象剖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始发于2003年福建沿海城镇的"民工荒"现象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中国农村有近2亿的富余劳动力,并且每年新增劳动力500万,形成庞大的农村人口及农村刺余劳动力压力.显然,"民工荒"是一种假象,它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工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的结果,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既有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善的因素,也有制度不健全造成农民工权益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的陈述及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的分析,发现二元结构及强化这一结构的一系列制度是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促进"城市就业"的制度改进和促进农村"就地转移"的措施改进的两条途径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农民增收、消除我国二元结构、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虽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已取得很大的成绩,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还很艰巨,要完成这一任务,要抓住主要矛盾,统筹城乡就业,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加大对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加快现代高效农业和二、三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