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传统幼儿德育认知是“离身”的,表现为忽视身体的重要性。基于具身认知理论重建幼儿德育理论使幼儿德育认知具有具身性,幼儿德育知识具有情境性,幼儿德育行为具有生成性。由家长、教师、幼儿园与社区构成的合作性支持系统通过个性化问题的制定与指导,跨园协作与全方位合力设计学习空间等路径使幼儿德育工作优化并高效。  相似文献   

2.
具身认知因过于强调认知对身体的物理属性、身体经验以及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依赖,致使其饱受质疑且发展受阻。具身认知的发展关键在于在认知过程中其地位和作用的明确以及认知范围的界定。为此,本文从复杂性理论角度指出具身认知观点存在的机械还原论倾向,并依据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分析具身认知和离身认知在具有自组织性的认知系统中所占的地位,还进一步地从哲学角度辨析了二者的不可分关系。本文主张具身认知的发展应着眼于其认知内容、范围的具体化、明确化,并且关注具身认知与非具身性认知的联合关系;在认知任务实验中应区分具身认知和非具身认知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情绪的理解和表达与身体的空间结构有很多对应的地方.这些空间结构包括“方向”“上下”和“深度”等,将身体纳入到认知研究范畴中的“具身”观念同样也论证了情绪具有空间性,情绪的空间性是通过身体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情绪的理解和表达与身体的空间结构有很多对应的地方,这些空间结构包括"方向""上下"和"深度"等,将身体纳入到认知研究范畴中的"具身"观念同样也论证了情绪具有空间性,情绪的空间性是通过身体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居民对身体所处环境污染的具身认知、媒体使用与公众参与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我们在CGSS2021数据库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以现象学具身认知理论为基本的理论框架,把身体在场、身体健康感知、新媒体使用等作为自变量,把污染明证性、气候风险感知、生态伦理等作为中介变量,把气候共识、环保政策认知与环保政策支持作为因变量,考察我国居民的具身认知、媒体使用对环保政策支持影响的双重路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具身认知各变量、新媒体使用通过污染明证性正向影响环保政策支持;新媒体使用与气候风险感知、生态伦理等变量正向影响公众参与各变量。  相似文献   

6.
认知科学中心智具身性主题的核心内涵有三个:认知是具身的活动,身体塑造认知,用身体思考。前两个内涵旨在探讨心智的身体经验起源以及与动物心智的连续性,但如果在所有水平上都强调心智以身体经验为基础则有失偏颇。实际上,具身认知进路仍然需要说明人类心智在哪些方面区别于动物心智,人类心智是如何在身体经验的感知运动水平上逐渐发展出一些高级的形态,那些高级形态是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称为离身的。用身体思考与延展认知概念虽然意欲弥补具身认知进路在高层次认知能力解释力上的不足,却混淆了认知与认知媒介、认知与认知发生背景的区别。因此,心智具身性的合理且有意义的出路或许应该是,在进化的视角中探索心智的起源和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代认知科学中的具身性观念,挑战了以"计算-表征"为特征的经典认知观,将人类认知视为主体熟练应对具体境遇的具身能力。如果仅聚焦两种认知观在形式上的对抗,而不进行哲学史的梳理,就难以揭示具身性观念形成的思想运动轨迹及其在西方哲学史上的意义。着眼于身体、心智与世界的关系,本文以梅洛-庞蒂的意向性概念以及米德的意义符号理论为中心,展现了现象学与实用主义传统中的具身性维度。两大哲学传统在具身性维度上合流,对认知科学中具身性观念的形成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而从哲学史的角度来说,具身性观念颠覆了西方哲学史上根深蒂固的理智传统,并由此获得了哲学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语言理解一直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同时也深受认知科学发展的影响.第一代认知科学以计算机隐喻为核心假设,语言理解被认为是对被描述情境建构抽象规则的心理袁征;第二代认知科学以具身认知为核心假设,语言理解也开始被认为是对被描述情境建构基于理解者身体的心理模拟.该文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视角出发,对基于具身认知论的语言理解的具身观就其起源、理论架构、实证进展进行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9.
具身认知本质上是大脑对多模态信息的加工过程,因而图像等异质模态与语言一样,可直接参与隐喻的认知表征。重新检视隐喻的表征过程,发现多模态隐喻的具身表征涉及形式表达、概念及认知情境三个不同的维度,因此"身体"在认知中的作用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感官"体验可在形式表达层产生知觉仿拟效果,影响多模态隐喻的识解方向;依托多样化的形式表达,"身体结构"通过"取象赋形"的认知操作偏离其原有意义而成为另有所指的表征符号;"场景"则在与身体的互动中形成认知语境,进而赋予符号新的所指内涵。  相似文献   

10.
具身认知是近年来新兴起的认知理论的研究范式。从具身视角出发,能够弥补幼儿劳动教育现实样态的困境。在具身 视角下,幼儿劳动教育存在扬心抑身的割裂化劳动教育信念、祛情境性与整合性的浅表化劳动教育内容、重结果轻过程的功利 化劳动评价体系等弊端。文章从劳动教育信念、劳动教育情境、劳动教育内容、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等方面来构建解蔽路径。在 幼儿劳动教育具身化实践案例的推广方面,提出确立多元活动主题、创设多维度的互动活动情境、整合多种类型的具身活动内 容、形成“学”、“做”、“评”相结合的核心活动流程,真正实现劳动教育从“离身”向“具身”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论周紫芝的《竹坡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紫芝是在失意与困窘中度过一生的 ,其《竹坡词》中描绘的空寂与朦胧的境界 ,正是这种生活感受的艺术体现。同时 ,其词兼具清婉沉郁的风格 ,这种风格的作品往往写得物我相比 ,情景兼融。另外 ,周紫芝词的语言成就体现在其曲雅俚俗的语言运用上。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人类精神生命中的主体力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古今中外关于情感本质的研究表明 ,情感是人类的生命精神和自由精神的体现 ,是主体以自身精神需求和人生价值体现为主要对象的一种自我感受、内心体验、情境评价、移情共鸣和反应选择。  相似文献   

13.
PBL教学模式是一个信息的获取以及使用操作时的认知过程,也是学习者主动的认知心理过程。在实际的口语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心理问题。"认知心理具身"是一种抽象的空间关系的表征,实际上包含着认知技能和"心理具身"两个层面。有效的口语教学需要教师和口语学习者通过空间联系、行为意识和诊断效度3个要素加强认知技能和"心理具身"的有效结合。因此在实际的口语教学过程中,只有加强这些要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风景写生中要处理好由景生情,以情表意,由意入境的关系,以达到情景交融,意趣高雅,引人入胜境界。从风景写生意境感受这一点切入,就风景写生中景观意境体现所需要的要素进行探讨与研究,认为构图、色彩、笔触与情感等在意境表现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体验哲学认为语言具有体验性,强调意义不是来自与外在客观世界的对应,而是来源于人类的身体体验、社会经验和主客体的多重互动认知理解。情感是人类最重要、最普遍的人生体验。在语言中,人的抽象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建立在个体感知基础上的隐喻表达的。通过分析英汉语言中广泛存在的情感隐喻,说明了情感隐喻的体验性,这也成为体验哲学更进一步的证明。  相似文献   

16.
概念隐喻普遍性的认知体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认知语言学中,对于语言和思维的体验性的研究很大一部分集中于对隐喻的研究。隐喻的基础是体验论,隐喻的实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体验某一类事物,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体验观更好地形象地分析了概念隐喻普遍性的认知体验性本质。  相似文献   

17.
工具实在论学派认为,科学的技术体现是科学发现和知识产生的手段,仪器是科学技术体现的方式。当代科学不是偶然地,而是在本质上通过仪器被技术化体现的。在工具实在论学派的视野中,科学的技术即仪器成为揭示新事物的基础,人类知觉的放大和增强也只有通过仪器才会发生。正因如此,工具实在论学派具有对现有科学哲学的批判性、仪器和实验核心地位的实践性以及对身体和知觉关注的现象学性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理、情、利”三者是工会工作中思想教育不可缺一的砝码,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把工会工作寓于对人的尊重、理解、关心之中,渗透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分配和日常生活等各个环节和细节中去。  相似文献   

19.
曹雪芹艺术表现最大的成功就是把服饰与色彩对应人物的感觉、感知、记忆、思维、情感联系起来进行描述反映。文章意在通过论述《红楼梦》的服饰与色彩描述在文学表现中所起的非语言信息传递效能,认识《红楼梦》服饰与色彩所表现的人物气质、审美、情感、志向及文化氛围等诸方面的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