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论管理的和谐与和谐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是人类社会普遍需要的一种特殊职能。只要存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就需要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化,从无形到有形,从经济领域到政治、军事、科技和教育,无处不在,无处不用,与时俱进,在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追求和谐成为管理的美好境界和目标之一。通过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和谐的管理同样是中国古代管理者的价值述求。在积极构建和谐中国、和谐世界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深刻理解管理的和谐,更需要努力践行和谐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高校和谐管理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高校的和谐管理,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基于当代和谐管理理论,高校的和谐管理应坚持教育理念的人本化、校园环境的人文化、管理服务的人性化、学校主体的发展化,从发展目标、内部组织、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外部环境、教育质量等诸方面营造和谐之境,从而促进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和谐管理是当前企业管理的研究重点,在响应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同时,为了将企业管理改革更加细化,更加科学,更加适应企业的发展,学界将和谐管理引伸到了中小企业的管理中,具体说是引伸到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去。现就和谐管理的内涵、和谐管理的现实意义、在中小企业的应用进行阐述,并提出具体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茶叶企业和谐管理实现了商业信息与地理信息的完美结合,从而扩大了管理的视野。茶叶企业和谐管理中应用GIS技术,使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并使之达到和谐协调的运转,从而创造最大价值,最终实现茶业和谐发展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和谐管理就是通过自主、平衡的管理手段使幼儿园中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相互关系达到最佳状态,并最大限度地释放员工的潜在能力,形成和谐的幼儿园文化,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教育效益、科学效益和生态效益,以促进幼儿园的和谐发展。通过对和谐管理经验的高度概括与提升,阐明了和谐管理的现代管理理念,阐述了和谐管理在建设幼儿园和谐园文化、促进幼儿园和谐发展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肩负的特殊历史使命,通过对柔性管理思想内涵及基本特征进行解读,从我国构建和谐校园目标入手,分别从社会、学校、教师及学生发展的需要考虑,进而得出建设和谐校园需要柔性管理思想的观点,并进一步探索柔性管理思想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思想价值,结合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管理的现状:为适应和谐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解决教学管理中的主要障碍和矛盾两方面,对如何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高校教学管理理念做了深入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人际和谐管理理论视角下的虚假礼貌言语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假礼貌在人际交往中广泛存在,言语交际中众多研究往往指向真实礼貌,而忽视了虚假礼貌.本文以Helen Spencer-Oatey的人际和谐管理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在收集的虚假礼貌话语语料的基础上,分析人际交往中虚假礼貌的真实意图.人际和谐管理理论主要包括面子管理和社交权管理两个部分.在人际交际中交际主体为了实现自己的真实意图,会在某种程度上顺应或违反人际和谐理论.本文最后发现人际交往中虚假礼貌在说话人构建自我身份以及人际和谐维护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管理中的绿色和谐人假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西方管理理论伴随着对人性认识的深化而不断演进,人性假设的每一次进步相应也就建立起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而人性假设的缺陷也就造成管理理论的缺陷。绿色和谐人假设是符合生态时代真理性判断要求的伦理事实判断,按绿色和谐人假设进行管理,实即按生态时代的道德原理和伦理规范来管理。绿色和谐人假设无疑是生态时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人性基础。  相似文献   

10.
和谐管理:高校学生管理的目标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社会的变革、形势的发展对高校学生管理思想、观念、手段和组织形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和谐管理是适应形势变化而提出的新的学生管理思路,它能有效实施学生管理,达到和谐的最高目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实现和谐管理的目标应当树立服务理念,创新工作手段和方法,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学生管理队伍,引导学生参与民主管理,构建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1.
民事责任原则重构——辛卜偿性责任价值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目标与群体目标的矛盾是管理过程中的一项基本矛盾.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表明了在尊重个体需要的同时,可以实现个群目标的一致性,而这只有通过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实行和谐管理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2.
“和”之源与“和同之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和”文化最初源于人们对于“声音之和”、“饮食之和”、“嘉禾之和”等日常经验事物的感知,然后通过在历史实践中创造性地构建礼义之和而进入“和”的本质视域,最后在“和同之辨”中获得对“和”的本体升华和人本把握。在当代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从源头上探寻“和”的产生以及“和同之辨”的源流,并对其进行现代的阐释,乃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逻辑必然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3.
企业和谐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企业所涉及的利益关系,企业和谐可以划分为管理层面的和谐、营销层面的和谐、外部环境层面的和谐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4.
论政党和谐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党和谐包括党内和谐与党际和谐两个层次。共同的理想信念是党内和谐的基础,高度的团结统一是党内和谐的表征,充分的党内民主是党内和谐的保障,党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是党内和谐的原动力。差异性是党际和谐的前提,共同理想是党际和谐的基础,相对稳定、不断优化的党际关系模式是党际和谐的保障,促进民主是党际和谐的价值目标。加强政党制度建设,在政治实践中促进各政党的成熟与发展,是当前促进政党实质和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围绕着如何建立和维持“和”的秩序,发展了关于“和”的哲学、“和”的道德、“和”的治国(管理)思想,构成了完整的“和”的思想体系。孔子的“和”思想最能说明这些问题。它以“仁”为基本内核、以“礼”为外在实现形式、以“和”为精神风韵,倾注着对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等问题的无比关心,饱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无限情怀。  相似文献   

16.
社会和谐与心理和谐——对残障人心理和谐程度的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心理和谐则可谓社会和谐的基石。因此,对不同群体的心理和谐程度进行测评成为当前学术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研究以残障人为例,在对其心理和谐程度进行检测的基础上,重点就残障人心理不和谐的深层原因进行社会学解读,最后就加快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促进残障人心理和谐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实现政治和谐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向往的政治理想,他们著书立说,对政治和谐及其建立进行充分的论证,并设计方案、展开实验;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把政治和谐提到理论高度,列宁则将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建设付诸实践;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从不同的方面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和谐观,探索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和谐之路。研究马克思主义"和谐"观及所蕴含的政治和谐思想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和谐与人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个向度。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等四维坐标构成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全息立体系统。要通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以及社会文明的全方位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达到社会和谐与人的和谐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9.
古人曾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说明《论语》中有丰富的管理思想。其管理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仁"为本的管理理念,以"礼"为用的管理形式,及以"和"为目的的管理境界。这是儒家的德政管理,也是其治理国家的基本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