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以业主维权运动为线索,尝试揭示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特定群体认同即业主社会认同的塑造过程。在新兴的商品房社区,通过市场上的购房行为而形成社区群体的业主,互相之间缺乏先在的地缘、业缘连带,而维权运动凸显了业主群体的共同命运和共同利益,提供了建构业主社会认同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业主维权行动是中国城市市民公共生活的组成部分,已成为媒介报道的重要题材.争取媒体支持和报道,是业主维权的有效策略.媒体对业主维权行动进行报道时,普遍采用了公民权利政治的报道框架,着力于维权业主的主体形象建构,表现维权者的理性特征,持有倾向性的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3.
公共治理视阈下的城市社区业主维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区业主维权是伴随我国住房商品化改革而出现的新兴社会现象.现阶段,物业纠纷和业主维权事件趋多,社区矛盾和冲突呈升级态势,所涉及的公共问题愈加复杂.维权动机多元化、维权主体组织化、维权方式多样化和专业化、维权活动政治化趋势初显端倪.基层党组织和政府应对此类挑战时,应遵循中立原则、掌舵原则和服务原则,健全立法吸纳、行政吸纳相结合的民意整合方式,建立协商民主与竞争民主相结合的社区治理机制,完善业主委员会与居民委员会自治制度,加强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公共治理.  相似文献   

4.
徐瑞 《社区》2003,(23):13-13
纵观回龙观小区居民的维权行动,同时联想到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各式各样的业主维权斗争,我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充分体现,我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业主从这些维权斗争中得到鼓舞和启发,勇敢地拿起维权的武器,参加到维权的行动中来。 这些维权斗争的启示是什么呢?我想主要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当居民成为业主——试论城市社区居委会与业委会的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城市住宅私有化的基本事实出发,探讨了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的前提、基础,分析了居民委员会行政化现象及其产生背景,着重论述了业主组织的地位作用.对业主维权现象的普遍性、业主与居民身份的局限性、物业使用人参与社区自治的权利限制、房产所有权与居住使用权关系、群众性自治的内涵等作了剖析.力求发现蕴藏其中的城市基层社会自治的原动力和自治组织构建的深层逻辑;并以此论证了居民大会居委会与业主大会业委会两者的共同性,指出了两者合二为一的必要性、可能性及所包含的城市社会治理制度创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鲁豫  柳春秋  盂谦 《社区》2005,(24):6-9
小区没有业主委员会时,业主盼它成立,因为它是业主维权的“英雄”和依靠。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新的问题又产生了。《物业管理条例》第15条规定,业委会有权代表业主和业主大会选聘物业公司,但条例并没有规定相应的监管措施。曾经,为成立业主委员会跑断腿、磨破嘴的牵头人。随着业委会权力逐渐进入监管“真空”之后,原本是维护全体业主利益的业主委员会,却开始面对它曾经的拥戴者们的质疑。有业内人士预测,2006年,业主维权重心将从对物业管理的不满,转至对业委会的监督问题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城市基层治理的发展,城市业主维权行动已成为一种新形式的社会运动,是业主自治的良好体现,但是在集体维权行动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境。本文通过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分析了城市业主集体维权行动中的"搭便车"行为,并提出选择性激励等合理的解决办法,以保证业主的整体权益得到维护,推动集体行动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诉讼维权在某些维度上为业主营造了抗争的机会空间:以“合法律性”赋予业主行动“合法性”;为业主不满情绪的宣泄提供了机会;新闻媒体的关注为诉讼增加了“法律量”。但是,在另一些维度上诉讼维权则限制了业主抗争的机会空间:业主诉讼难以获得实质性的胜利;难以产生动员效应和增强群体认同;难以发挥与政府讨价还价的杠杆效应。总之,在当前的政治机会结构和法律机会结构中,诉讼在更具象征意义的维度上为业主营造了抗争的机会空间;在更具实质意义的维度上却没有营造出明显的机会空间。同时,诉讼维权减轻了基层政府的维稳压力,为其提供了一种制度化应对业主维权的方式,从而为城市基层政府的治理创造了机会结构。  相似文献   

9.
江山 《社区》2006,(15)
在我的心目中,理想的社区生活应该是这样的:在小区里,业主的各项权利得到了充分尊重与维护,社区维权与民主自治管理高度发达,业主生活和谐美满。任何居民都与社区、社会公共权益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0.
环境犯罪被害人维权运动是环境刑法学必不可少的研究内容,它必须符合正当化事由的一般原理,包括正当防卫、自救行为和劳动争议三种类型。作为正当防卫维权运动的合法根据在于保护个人被威胁的重要环境权;作为自救行为维权运动的合法根据在于恢复或补偿个人已经被侵害的重要环境权;作为劳动争议维权运动的合法根据在于通过保护劳动者的基本劳动权来保护自己或他人的重要环境权。  相似文献   

11.
公共政策变迁中由于涉及对私主体财产权的拘束而执行困难,并影响政策目标实现的情形,在实践中屡有发生。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政策就集中反映了此类问题。由于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原所有者财产权之取得具有长期的政策背景,而产权移交又涉及其权利减损,进而出现政策执行困难。究其原因,是基于公共利益需要而产生的特别牺牲,与财产权的社会义务之间存在冲突。前者的不可期待性与后者的可期待性之间界限模糊。调控与助推理念的适用有助于调适二者的关系,促使利益调控成为行政法的基本任务之一,进而建构以比例原则、依法行政原则和溯及力标准为主要内容的调适标准,使公共利益维护和私人利益保障之间尽可能平衡,进而推动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城市规划程序基于“行政主导”观念而建构,导致在政绩、腐败等利益驱动下,土地和房屋权利人难以通过法定程序保护个体财产权,尤以控制性详细规划变更问题为最。而程序性失权和外部监督缺位又是造成控制性详细规划随意变更的症结所在。控制规划裁量的关键是改进程序性治理机制,通过引入正当程序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与修改程序进行改造,增强公众参与和专家咨询的实效性。此外,强化人大和法院对规划权的监督制约亦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3.
《物业管理条例》的理念偏差与制度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比《物权法》的相关规定,《物业管理条例》在理念上存在两个重大偏差。首先,在物业管理的问题上否认了业主自治,不允许业主管理自己的物业,要求必须聘任物业服务企业。其次,强调政府通过行政权力“划分”物业管理区域,而不是根据业主的财产权“确认”物业管理区域。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物业管理条例》的相关制度与《物权法》存在冲突,需要在新的理念指导下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14.
产权是包括所有权的一系列权利的总称,而所有权是产权的核心,只有所有权才能够真正有效地发挥国有产权的界定、约束、激励功能;国有资产划分为中央和地方分级所有,有利于明晰产权,形成发展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多元投资主体,充分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产权是包括所有权的一系列权利的总称,而所有权是产权的核心,只有所有权才能够真正有效地发挥国有产权的界定、约束、激励功能;国有资产划分为中央和地方分级所有,有利于明晰产权,形成发展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多元投资主体,充分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建设两型社区不仅需要社区组织、物业公司的努力,也需要小区业主的积极配合.为了解住宅小区业主对两型社会及两型社区的认知程度,分析两型社区认知与业主物业服务创新产品消费意愿之间的关系,考察个人特质对业主物业服务创新产品认知倾向的影响,本研究对住宅小区业主基于两型社区构建的物业服务创新产品消费行为进行了实地调研.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多数业主对两型社区建设普遍持赞同意见,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消费意识,但针对不同的物业服务创新产品,不同的业主认可程度及消费意愿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深化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化,知识产权纠纷日益增多。建立知识产权保险制度对我国保险业,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者、使用者都是一大契机。基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商业性保险的缺陷以及国内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脆弱的现实,在保险模式上,我国应该选择政策性知识产权保险。  相似文献   

18.
业主大会是业主对物业行使管理权的最高权力机关,有关共有和共同管理的重大事项均由业主大会决定,其权利基础是业主对物业的所有权。而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常设机构,其职责是代表全体业主执行业主大会的决定,维护全体业主的利益,实现共有物业的管理权。业主委员会的权利基础来源于业主的授权。业主委员会既不是法人组织,也不能独自作为民事诉讼主体,只是由业主大会或业主代表大会从全体业主中选举产生,经政府物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代表物业全体业主合法权益的自治管理组织。  相似文献   

19.
由于历史原因和资金限制等因素,我国道路交通客运企业中挂靠车辆在运营车辆中占很大比重.挂靠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行业安全事故频发、道路运输市场混乱的诱因.道路交通客运企业实施车辆产权改革,其实质就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问题.通过建立挂靠车辆产权改革的演化博弈模型并调节相关参数值,使得在车辆产权改革过程中,挂靠车主的行为选择可以朝着道路交通客运企业希望的方向演化,以利于企业制定既符合实际又同时能满足博弈双方利益诉求的产权改革方案,减轻改革的阻力,降低改革的成本.  相似文献   

20.
产权是一个历史范畴,产权制度经历了从古典产权制度向现代产权制度的演进.目前,产权理论研究存在若干误区.这些误区在一些方面误导了我国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需要通过对产权中各项经济权利的合理配置,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民营企业则需要从古典产权制度向现代产权制度转变.这种产权制度的改革既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也有利于宏观经济均衡、稳定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