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和形成规律,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能动的认识、体验、践行,从而形成他们一定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道德品质;是教育者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与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实践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2.
道德修养是人们进行自我完善的重要道德实践活动,是内化与外化的辩证统一。道德修养的内化是指人们通过自我改造、自我锻炼,以提高道德意识,把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外在道德要求转化成个体自身的律令制约,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道德修养的外化是指道德个体把自己的道德品质化为道德能量释放出来,以影响社会和他人。道德修养的外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体通过承担一定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为教师,首先是“传道”,然后才是“授业解惑”。  相似文献   

4.
以往大学生社会化研究存在理论探讨方面重教化而轻内化、外化的问题及内化、外化方面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脱节的问题。大学生社会化主要内化途径有主动内化和被动内化两种;主要外化途径有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网络参与、求职和就业四种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深化和拓展非文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应首先从教育理念上进行检讨,确立把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以及自然科学课程中所潜在的人文内涵纳入视野的“大人文观”,把人文知识的内化与人文素质外化视为统一的教育过程,把非文科类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以及提升受教育者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素质和能力作为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6.
文化史证明,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也就是人的实践能力的演进过程。与此相关,人的精神能力也在不断得到内化和外化,并在历史进程中不断积淀成哲学、宗教、法律、艺术、道德等等文化现象,并模塑为特定的文化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这种文化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会形成一种定势,制约和决定着一个民族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形成一个民族文化独具的特色。艺术,是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人的感受、感觉和思想的综合记  相似文献   

7.
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照该国宪法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是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通的主体,既是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承载者,又是道德秩序和法律价值内化的基础载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关键,就是要在广大公民中牢固树立起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是指一定国度的公民关于自身权利义务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的总称。公民意识在内容上,既包括法律意识,也包括伦理道德意识。由此,公民意识的确立涵盖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两个层面。一、公民道德意识的确立,为社会道德伦理秩序的动态发…  相似文献   

8.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机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内化教育内容是关键。然而,每个人都有一个特殊的世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尊重和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差异性,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受教育者自觉接受教育思想内容,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外化为他们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9.
高校的《法律基础》课程是一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单纯地向大学生传授法律基础知识,而是要充分发挥这门课程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综合运用法学理论和相关的法律知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发挥《法律基础》课程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将国家关于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方面的基本要求,内化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觉遵纪守法的精神力量,并将这种法律意识和精神力量外化为法律行为,从而实现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实践的统一,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师在《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以便提高这门课程发挥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内化与外化相结合、实现知行统一、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收到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诊所式法律教育具有训练法律职业技能和培养法律职业伦理的两大价值。这种教学模式的目标为,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实际诊断法律问题开出处方,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直接操作的能力。它的主要特点为:知识积累与思维训练并重,学生参与真实法律问题的解决过程,从经验中学习法律,从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的。要注意区分只有代表进步生产力的法律和道德才能作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依据 ;防止以德代法或以法代德 ;当法律与道德发生冲突时 ,要以法律为主。要进一步完善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道德体系 ,创造良好的法治和德治环境 ,加强对公民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3.
实践教学是法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法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问题。在法学教育中重视实践教学,构建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建构科学的法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规范和完善传统的实践教学形式,拓宽法律实践教学的渠道,引入新的法学实践教学形式,完善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4.
思想观念的问题不能单纯依靠思想教育的方式去解决。法律具有思想内涵,对价值观念具有引导作用。法治方式在培育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法律与道德的密切关系、国家政策的明确规定、国际上的普遍做法,为我国运用法治方式培育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充分依据。运用法治方式培育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主要路径是在法律制定、法律实施、法治教育和依法治理中,体现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融入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保障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规则是法律的基础,守规则是守法的开始,因此,培育青少年的规则意识是以法治方式塑造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诊所式法律教育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诊所式法律教育是一种从案例教学法发展出来的并借鉴医学院临床教学方法的一种全新法学教育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实际的法律运用过程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法律实践能力,从而加深对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富勒的新自然法学(The revival of natural law theory)继承了以往自然法学(Classical natural law theory)的传统,追求法律的道德价值,强调法律与道德密不可分。但是,在研究重点和以往自然法学有着很大的不同。 以往自然法学研究的重点是一种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上的外在道德价值目标,即法的目的的道德性,追求实体正义(external morality of law)。富勒的新自然法学的研究重点则是国家制定法本身所具有的内在道德价值目标,即手段的道德性,追求程序正义(inner morality of law),并明确提出符合程序正义的八项具体法律原则或标准。 研究重点不同,其方法也就不同。富勒的研究方法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个是把法律作为一个过程来研究,强调手段与目的的整体性和过程的内在健全性;另一个是在坚持追求法律道德根本目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达到法律目的的具体标准,将抽象的价值观变成非常具体和具有高度实践性的事业,强调应该与实际的结合,以及具体与抽象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民族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学界的研究主要有历史论述、观念形成和政法凝聚三种视角。历史论述展示了作为历史事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之形成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随之逐渐产生。而观念形成视角的研究从人们认识的角度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形成论述的补充,也意味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通过一些方式来培育和加强。政法凝聚视角立基于现代民族国家是一个政治和法律的共同体,政法对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有极大的塑造作用,而人民之平等法律地位和国民身份是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之共同体意识的政法基础。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国族意识和认同会有一定差异,因此从区域角度研究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将是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18.
社会调查方法教学改革与实践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社会调查方法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的性质和教学要求,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链式教学与实践模式,通过方案讨论、实地问卷调查、机房数据分析和最终实践总结将教与学有机联结起来,形成教与学的多维互动,改进并完善了教与学的效果。同时注重改革考核方法,在理论、实践和考勤三方面加强考核。  相似文献   

19.
法律评价活动与法治文化的相互关系是法治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法治中国化理论需要区分中西方法治文化的不同理念和作用机制,并在法律评价活动中藉此指导中国的法治实践。当下众多具有典型意义的司法案件揭示出,法治时代的法律评价活动必须反映法治文化的要求。法治文化是体现法治逻辑的法律文化。法治文化是人们对法治建设现状的批判性反思,在司法实践中通过文化力的作用回应人们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各项权利的诉求。法治文化是在法律评价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法律评价活动是法治文化的现实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形成法治中国化理论并指导中国的法治实践,这是法律评价活动回归到中国特色法治文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近代法制转型的过程是以传统家族为基础的"伦理法"被西方近代"理性法"取代的过程。而且这一典范转换,也几乎被等同于当下中国法治建设的当然路向。梳理民国新繁县司法档案中家族产业案件和家族在诉讼案件中所起的实际作用,可以发现至少在法律实践的意义上,并未发生"理性法"取代"伦理法"的过程,相反,"家族"仍然在诉讼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