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周幽王九年(前773年),周王室太史伯为郑桓公策划东迁虢、桧之谋,郑桓公遂东寄帑贿于虢、桧十邑,为灭桧东迁郑国建立了桥头堡;大致在周幽王十年(前772年)时,郑桓公袭桧而取其地但未灭其国。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桓公死于骊山之难后,其子武公继续伐桧,鄢(邬)、弊、补、舟、依、黑柔、历、莘(华)诸邑相继失守,桧国遂亡,时当周平王二年(前769年)。此年,武公遂从郑东迁其国于桧国故地新郑。《诗.桧风.羔裘》、《素冠》均为武公灭桧后所作,故其以“亡国之音”为主调。  相似文献   

2.
<正> 郑是周代分封制度下立国最晚的一个诸侯大国。在东周时期,郑虽然算不得列强中的巨擘,但由于它地处中原要冲,又有其独特的政治历史发展,所以亦曾称雄诸侯于一时,而且绵延国祚,令诸侯不敢小觑。考察郑国的政治发展及其历史特征对于研究东周时代的社会发展情况具有一定意义。不揣浅陋,试作探讨。 郑的立国与西周末年的动荡不安很有关系。郑国始祖桓公友是周厉王少 子、周宣王之弟。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被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世本》 有“桓公居械林”(《史记·郑世家》索隐引)之说,故郑当初为宗周畿内之国。《史记.郑世家》说郑桓公“封三十三岁,百姓皆便爱之,幽王以为司徒”。据《国语·郑语》,知郑桓公为周王朝司徒在幽王八年(前744年),是时距西周王朝覆灭已经很近了。幽王  相似文献   

3.
试论郑庄公     
郑庄公(公元前757年——前701年)姓姬名寤生,河南新郑人。郑庄公是郑国第三代国君。庄公之父郑武公,名掘突,是郑国第二代国君。庄公的祖父郑桓公,名友,是西周厉王之少子,周宣王之庶弟。桓公姬友,起初是周王朝的司徒,因为几次同外族入侵者作战有功,被周王朝封作郑桓公,都棫林,即今之陕西华县的西北一带。从此,郑国就作为诸侯国之一,出现在中国大地上。桓公作了郑国第一任国君,同时郑桓公仍作周王朝卿士,即朝廷执政官,总掌西周大权。公元前八世纪,周与西戎入侵者作战,郑桓公为保卫周王朝英勇献  相似文献   

4.
《左传·桓公五年》(前707年),陈桓公鲍卒,陈内乱,文公子、桓公弟佗(一作“他”)杀太子免而代之,是为厉公,杜预注以为佗亦名五父。《史记·陈杞世家》云:“厉公二年(前705年),生子敬仲完”。敬曰谥,仲曰字,完曰名。《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前672年)云:“陈人杀其(宣公)太子御寇,陈公子完与颛孙奔齐”。《陈杞世家》言之较详,云:“二十一年,宣公后有嬖姬生子款,欲立之,乃杀其太子御寇。御寇素爱厉  相似文献   

5.
周灭商后,鉴于殷遗民做乱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诸侯国的使命实质是武装殖民。被封的周族人武装进入所封的土地构筑城堡,统治被征服的异族人或曰“庶人”。这样就形成了西周时期的“国”、“野”之分。居住在“国”中的为统治阶级,即周人。居住在城市之外“野”中的为被统治的异族人。这些被统治的人民有着自己的社会组织,即农村公社,这种组织脱胎于原始氏族公社,并与土地紧密相联。周王裂土分封,将这种公社连同土地一起封给诸侯,周代文献称这种公社为邑或书社。周时有“十室之邑”、“百室之邑”不等。古籍中记载诸侯动辄以书社数百封于某人,如《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又《吕氏春秋·高义》篇:“请以故吴之地阴江之浦书社三百以封夫子。”可见书社的组织不会太大。《史记·孔子世家》司马贞索隐;“古者二十五家为里,里则各立社,则书社者,书其社之人名于籍。”《左传》哀公十五年杜预注:“二十五家为社,籍书而致之。”可知一个书社为二十五家,西周时如《诗·良耜》:“其比如栉,以开百室。”郑笺:“百家者,一族也。”“百室出必共洫  相似文献   

6.
周自太王,由泾洛之北"三迁"南至歧山之阳,作国周原而营周城(故址在今麟游县南),其邦族此后始以周为号.其于季历继之,十八年迁治程地而造程都(故址在今武功县北),是为"王季宅程".其子文王四十四年,避饥馑渡渭徙崇,临丰水而居,名曰丰京(故址在今户县).文王季世,命世子发筑新城于镐池侧,武王灭商,遂移都之,是曰镐京.成、康、昭王三世之后,至于穆王,东迁于郑,或曰南郑,或曰西郑.自是而下,虽有懿王十五年西居槐里(今周至、郿县间)之举,而终西周之世,多  相似文献   

7.
《缁衣》为郑大夫美郑武公以好贤而立国之作,作于郑武公三年(前768年)之后;《遵大路》为周平王公卿欲留郑庄公之作,作于郑庄公元年(前743年);《将仲子》为郑大夫刺庄公之作,作于郑庄公二十二年(前722年);《叔于田》、《大叔于田》皆为郑人刺庄公之作,此二诗皆当作于郑庄公二十二年(前722年)公叔段出奔共之前;《女曰鸡鸣》为郑大夫美贤夫妇相劝勉之作,当作于郑武公元年至庄公二十二年(前770年—前722年)之间;《有女同车》、《山有扶苏》、《萚兮》皆为郑大夫刺太子忽(昭公)之作,此三诗皆当作于郑庄公四十三年(前701年)太子忽出奔卫而厉公窃位之后。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和”的思想是一个非常独到而又高明的哲学思想,后来,经过儒家对它的发展,使之成为具有超时空的指导思想。本文试从“和”的内涵进行探讨,阐明其在中国社会不同发展时期的作用。一、“和”的提出从史书记载来看,最早提出“和”的概念是在《国语》中史伯论和同以及《左传》中晏婴论和同。当时,伯阳甫为周幽王太史,又称史伯。郑桓公  相似文献   

9.
晋文公二年 (前 63 5年 ) ,晋侵伐、迁徙阳樊、原二国 ,取苏之温、州、陉、四邑 ,又取周之组、茅二邑 ;晋文公五年 (前 63 2年 ) ,取卫之五鹿  相似文献   

10.
毛诗笺疏质疑——二南部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郑君康成六艺论云:“注诗宗毛为主。毛义若隐略,则更表明;如有不同,即下己意,使可识别”。今绎笺义,知其所谓不同者,实以毛义为非;其下已意者,则以己说易毛,或依三家之义以释诗也。惟郑君即云宗毛,而又兼采三家者,意在删取众家,归于至当。其易傅者,非有意与毛立异,乃依经序为说耳。其主三家者,非徒左右采获,由疑毛传未合经序之旨耳。只其揅之过深,求之地当,致有求合而反离,求密而反疏者。故宋儒讥其按迹以议性情(王应麟汉书地理志考证引李氏语),而清人复病其说之膠滞也(朱鹤龄诗经通义)。唐贞观中,孔颖达等撰毛诗正义,其书以刘焯毛诗义疏、刘炫毛诗述义为稿本,故能融贯群言,包罗古义。惟其于毛、郑义有异同处,往往左毛右郑,而于郑君宗毛为主之本意,反忽而少察矣。  相似文献   

11.
安阳殷墟一直被视为盘庚以来商代殷都的所在地.但从目前殷墟范围内所发现的遗迹来看,都无武丁以前盘庚、小辛和小乙时期的遗存,这说明盘庚迁都在安阳殷墟的旧说存在着很多疑问.通过对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资料的研究,盘庚迁殷之地望应在今安阳洹河之北岸、小屯之东北,即今安阳市北郊方北营、屈王度、韩王度、北招贤一带.而导致殷人迁都的直接原因是洹水、漳水泛滥与改道所引发的环境变迁.  相似文献   

12.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是非常著名的历史叙述文本,讲述了庄公兄弟二人为王位而反目成仇的过程。《左传》评价"兄不友、弟不恭"的伦常失序是事件的起因。后世评论多以此为据,而忽视兄弟二人的母亲武姜的政治力量。清华简第六辑《郑武夫人规孺子》,塑造出颇具政治谋略的武姜,综合《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的叙述,借助历史重演解释理论分析可知,她与庄公多年秘而不宣的政治角力,是郑伯克段叙述中的内隐的政治背景。庄公借助边父、祭仲等人的长久筹谋,因势利导,驱逐共叔段、拘禁武姜,避免郑国内乱,为国家兴盛谋求发展空间,但他养骄长恶,一贯以满足个体私欲来豢养王室及其近属,为郑国埋下内乱的祸根。  相似文献   

13.
虢秦关系论     
西周时期,西虢坐镇于雍,讨伐戎狄,为周王室守京畿西门。秦人奔走于陕甘之间,牧马伐戎,为周王室保西陲。虢与秦无论是肩负使命,还是活动区域和内容,均有交集,其关系隐而不显。西虢终结时,秦国始立国;虢国灭国时,穆公始争霸。虢与秦看似没有什么关系,实际上在春秋争霸的战略大格局中息息相关。虢国是秦晋争霸的牺牲品。晋献公灭掉虞、虢,抢占茅津、殽函,称霸中原。秦国东进受阻,转而称霸西戎。东周顿失臂膀和屏障,更加衰微。虢唯周王马首是瞻,恪守周礼,参与周政,尚武尚勇,征伐不休,日趋保守,终被晋亡。同样尚武尚勇的秦东源西成,大起大落,进取功利,勇于变革,最终一统中国。  相似文献   

14.
《左传·昭公四年》中吴伐楚,取楚之"棘、栎、麻"三邑。其中"麻邑"的地望,历来有襄城、安阳和麻城三说。文章试图证明清代江永的今麻城说更为符合历史真实,并对古鸠兹国的地望和麻城之得名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论包山楚简鲁阳公城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荆门包山2号楚墓出土竹简的纪年,有“鲁阳公以楚师後城郑之岁”一条。鲁阳公是楚惠王时始封的县公,文献称鲁阳文君或文子。楚悼王八年,郑国政局动乱,他曾有意代郑,受墨子劝阻。这时楚国为防备韩国南下,与郑站在一边,鲁阳公又与韩交战,“城郑”之事即发生于此时。包山2号墓葬于楚怀王时,鲁阳公城郑之岁乃是追记。  相似文献   

16.
从李信家世源流来看,自李同以降,李信祖先渐以将略持家.李信乃陇西李氏杰出人物.今所能考见之李信事迹,均在始皇十七年(前230年)至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的十年统一战争期间.李信在秦统一战争中,破赵,逐得燕太子丹、攻楚、破定燕、代、齐地,骁勇善战,功勋显赫,是秦始皇扫平群雄、统一天下过程中颇为倚重的一员大将.但是,由于伐楚之战在军事史上的经典意义,李信在伐楚中的失败又与秦最为卓越的老将王翦的胜利呈鲜明对比,所以李信在后世论者眼里和笔下,地位并不高.李信伐楚失败的事例成为经常的反面谈资,一代战将的英名竞为此役之败而掩损殆尽.  相似文献   

17.
《左传》于西汉初年流传较广,但自汉武帝推崇儒学后,作为儒学一支的《左传》影响反而逐渐式微,汉哀帝时刘歆始为《左传》争立,但却招致今文经师的攻击,其后今古文学者之间展开了四次大的论争,《左传》虽于平帝与光武时两度得立学官,但旋立复废,终两汉之世未能在官方殿堂占据一席之位,究其实,不同时期特定的政治需要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经检阅和解读《无锡金匮县志》、民国乙卯(1915)江阴邓唠《续修薛氏族谱》及光绪己卯(1879)《薛氏族谱采遗》、民国己丑(1949)《薛氏锡山支谱》,考述了薛福成家族之祖籍与谱系。认为薛福成家族之祖籍并非四川苍溪,而是江苏江阴;薛福成之高祖,不是玉佩公薛景珏,而是友琦公薛粜;薛福成之曾祖,不是汉澳公薛稻孙,而是葆光公薛世琛;薛福成之祖父是芗圃公薛锦堂、父亲是晓飘公薛湘,但芗圃公薛锦堂并无兄弟,故又洲公薛玉堂亦非薛福成之伯祖。而且薛福成家族迁锡(无锡西嶂寺头村)的第一代,不是康干时期的玉佩公薛景珏,而是薛福成的七世祖宜斋公薛度,于元末“红巾之乱”,由江阴泗河镇之邓唠里(今江阴市青阳镇邓阳村)徙居无锡兴宁乡寺头镇(今无锡市惠山区堰桥街道寺头村)。  相似文献   

19.
在苏州西部山区发现的木渎春秋古城遗址群和许多高规格春秋墓葬,印证了宋代方志所记“吴故都在馆娃宫侧”的传说,从而使春秋晚期吴国都城显露出本来的面目:西为吴国故都,东为新都吴大城,中部郭城之内则有姑苏台,东西绵延约20公里,显示出一方霸主的强盛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