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集《文化复合性:西南的仪式、人物与交换》(待版)的导论,梳理了文集收录论文的主要内容,基于这些内容,提出"文化复合性"概念,以此概括中国西南人文世界的面貌,即不同社会共同体内部结构生成与外在社会实体的关系结构。指出尽管"文化复合性"是基于21世纪最初10余年一批新一代人类学研究者的历史民族志研究提炼出来的概念,但它对20世纪中国民族学(尤其是西南研究)的经验和理论研究遗产的总结,是对既有学术论述的反思性继承。在形成这种反思性继承的过程中,汲取西方人类学有关交换、结构、历史性、世界体系、族群性、神圣性等方面论述的理论养分,将之与新时代中国人类学民族区域研究相联系,进而提出了有自身特色的理论见解。  相似文献   

2.
西方人类学对于"仪式"的研究,从早期的"神话—仪式"学派,到后来的功能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再到象征主义学派,将仪式研究从原来视野相对狭窄的宗教神话领域逐步扩展到更为宏阔的社会生活领域。在此过程中,西方人类学仪式研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人类学仪式研究的知识谱系,完成了西方人类学仪式研究范式的现代性转换。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华南宗族研究的主要取径有三,即区域社会经济史的取径、人类学取径和历史人类学的取径。前者主要受到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深刻影响,鲜明地表现于明清时期闽粤地区的宗族研究中。人类学的宗族研究,接续了20世纪上半期功能主义和社区研究的学术传统,注重区域社会文化变迁的探讨,并形成重视地方社会与国家关系的论述、引入社会史的方法,将共时性的结构研究和历时性的社会变迁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地区的明清宗族研究逐渐超越区域社会经济史的研究视野,与区域社会史相互交融、渗透,发展出历史人类学的研究范式。这一取径是在充分总结前两者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层面对之所作的更为自觉的推进。新时期中国华南宗族研究受到的西方学术思潮影响,主要来自弗里德曼的华南宗族理论和施坚雅的区域体系理论,以及年鉴学派史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因而特别注重社会科学方法的运用,历史学与人类学理论、方法的结合,并在区域研究的视野下探讨区域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由此,便形成了宗族研究与区域社会研究紧密结合的特点。纵观此期的华南宗族研究,明显地形成两个基本趋势:一是历史学与人类学方法逐渐汇流,进而发展出历史人类学的研究趋势;二是宗族研究与区域社会研究的互动,注重区域社会内部普同性和差异性的探讨。而这两个趋势也同样体现在华北、江南、徽州等区域社会的研究当中,并成为区域社会研究发展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4.
结构和能动性的关系是社会科学领域中一个基本命题,在英国社会人类学大师AR·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研究中,并没有回避这一议题。从其关于社会结构概念、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关系、社会结构的连续性、社会结构和社会个性的关系等四个方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布朗在关注社会结构的问题时,也很注重考察能动性的地位和作用。今天,反思人类学大师关于该问题的论述,不仅有助于我们澄清结构和能动性关系的同时,还有助于人类学学科性质的界定。  相似文献   

5.
将社会视为一个“系统”与将社会视为一种实体的“物”这两种概念 ,虽对人类学的社会研究做出了相当的贡献 ,但也成为理论推展的主要障碍 ,成为人类学家亟待解决的问题。在 2 0世纪 80年代以前人类学家多是在“系统”这个概念上来寻求突破 ,80年代之后则开始设法摆脱“社会是一个物”这个概念 ,以获致理论的进展。大体说来 ,前者的努力并不成功 ,因为他们始终不能摆脱“社会”这个由Durkheim所创造出来的实体 ;而后者则重新检讨了“社会(society)”以及与之相对的“个人(individual)”这两个概念 ,从而为人类学的社会理论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6.
区域研究是将有关宗教、种族、语言、思维等文化观念同某一区域的群体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人类学的区域性研究视野。二战以后的地中海一带形成了系列从微观到宏观的研究范式,20世纪后期又形成了后殖民主义批判的浪潮。中国的人类学也在与西方"主流"人类学的非对称性碰撞中,形成了宗族、仪式、乡村与民族等研究领域,即中国人类学在世界范围内比较突出的研究模式。不同于地中海的多元文明复合区域,中国的"区域人类学"带有较为明显的国家意象之下的文化与社会研究视野。从不同的区域来观察人类学的多元理论地带,可以逐渐反思并弱化长期主宰学术思维的"西方-非西方"二元架构,从差异中深化对人类学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学术相对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人类学田野工作的基础上 ,运用人类学的知识和社会记忆理论 ,对年都乎虎傩活动的仪式结构和象征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解释学史上,伽达默尔的重大理论贡献既在于完成了从作为技艺学和方法论解释学向哲学解释学的转变,更在于实现了由理论解释学向实践解释学的飞跃,使解释学与实践哲学获得了真正的统一,在解释学基础上推动了实践哲学的重建与复兴。历史悠久的实践哲学的重新接续和复兴重建是伽达默尔解释学的理论落脚点,也是其全部解释学思想一以贯之的中心线索,同样是西方解释学的最新发展形态。对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与实践哲学的内在关系及其实践哲学的定位作出鲜明的基本判断,指明"以善本身为目的的反思"为己任的实践哲学是伽达默尔解释学理论运思的主题,这是当代解释学研究的一项重大论题。  相似文献   

9.
从西方学者试图借乡土社会把握中华文明以来,中国本土学人面对中国农业社会在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出现的危机,以"乡土关怀"为核心,形成了各有差异的理论视野或概念框架。其间,中国社会人类学的乡土研究更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学术的反思、传承与超越,中国社会人类学的乡土社会研究必将突破各种理论和范式的束缚,迈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宗族是理解中国汉人社会的一个重要视角。莫里斯·弗里德曼的中国宗族理论模式探讨了中国东南部宗族的结构与功能及宗族与国家关系的内容,并提出宗族发达的“边陲社会论”和非对称的宗族分支结构等理论模型。这些宗族理论模型对我们思考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等问题有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11.
社会范畴是社会学以至整个社会科学的概念基石。但西方社会学对其概念意蕴的认识却陷入长久的理论迷思,已不能在解释人类新的社会生活实践上产生卓识洞见。中国社会学对于如何正确认识这一基石性概念尚缺少理论自觉和独创性,基本沿袭西方不同流派的观点。费老打破了西方社会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社会整体结构内部发现了"生活"这一"隐性在场"的核心结构,建立了社会范畴的生活论研究范式,从而破解了围绕社会范畴的一系列理论难题,为社会学的发展确立了正确方向,也为中国社会学创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开辟了前进道路。  相似文献   

12.
语言人类学阐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人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作为文化资源(culturalresource)的语言、作为社会实践(socialpractice)的语言、作为历史记忆的语言、作为话语权力的语言。语言人类学的研究是围绕形式、内容与意义来进行的;要掌握语言人类学的本质,首先要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及有关讨论的脉络;语言人类学把语言作为社会实践来研究,具有独特、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以"公益民生"为本位的"幸福中国"执政理念和诉求愿景,要求人们在学理上先行厘定或澄明"道德—幸福—社会结构"的关系问题。当代中国"富裕社会"的幸福观建构,理当基于"价值理性之限度"立场并面向"新伦理本体境界"的体验发生。对幸福满意度或幸福指数的厘定,须臾也不能脱离道德与社会结构的双向调适,只是后者(指社会结构)的调适更具有基础地位或者在逻辑上优先于前者。  相似文献   

14.
翁乃群教授追溯了他进入民族学、人类学的学术经历及其与国内学科发展历程的关系,并且以纳日(纳、摩梭)人社会的田野研究历程为例,讨论了"地方"概念的多元性;在反思"地方"和"田野"的基础上,指出人类学的根本仍然是经验研究,而且西南作为一个富于差异性和区域相似性的民族学、人类学场城和田野基地,对中国人类学的整体发展具有很大的理论潜力.  相似文献   

15.
戈德曼对西方当代文学解释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他从发生论结构主义社会学角度出发,建构了西方当代文学社会学的解释学。他从结构与功能、整体与部分、理解与解释、主观意义与客观意义、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的关系出发,建立了系统的发生论结构主义方法,将文学现象放在社会整体与集团的精神结构中阐释,既注重了文学结构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对应,又强调了文学结构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与影响效应。戈德曼反复强调文学与社会之间的对应不是表面的吻合与相似,而是内在精神结构的对应。文学研究应致力于作品内在精神结构的理解与解释,揭示作品的意义与价值。戈德曼的解释学的不足之处在于,过于看重人的个体意识对于集体意识的依赖,忽视了个体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过于强调作品的精神结构与集团精神结构的同源同构关系,忽视了文学创作中个体精神结构对集团精神结构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马歇尔·萨林斯是从事世界性边缘文化研究的美国著名人类学家,他"通过边缘理解中心的缺失"的研究思想及努力"超越文化局限"的人类学实践,使之成为人类学家中极具个性的大师.萨林斯凭藉民族文化旅程上的反思,通过对构建西方文化观念的呈现,剖析西方社会的符号学结构,揭示"甜蜜的悲哀"即源自以西方社会的概念界定,先入为主地研究非西方社会所导致的文化误读.音乐人类学借助人类学的视角和方法,尝试对音乐这一文化符号的解码,同样面临着打破西方民族中心主义的藩篱,摆脱"科学"的西方本土社会观念的课题.正因为任何民族文化表现形式背后都隐藏着一系列象征体系和符号系统,思考文化在维系族群整体生活的灵魂作用,成为人类学边缘性文化思考的中心所在.  相似文献   

17.
解释人类学又叫阐释人类学。解释人类学的概述是格尔兹提出来的。要把握好解释人类学,必须把握好意义的阐释、深描的观点、地方性知识三个关键词。格尔兹的解释人类学有两点缺陷:一是对异文化中深潜的象征、联想与意义的探究,通过深描的方法寻找出其自身的涵意;二是虽然打破了传统人类学家在对文化解释中采用的"浅描"方法而提出了"深描"的方法,但不能回答这种解释的内涵所带给人们的意义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凯洛夫为代表的传统教学论一直是中国主流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建构的基本理论框架.近年来,西方各种课程理论越来越为中国学者所理解与接受.其中,泰勒的课程理论被公认为是西方课程探究的主要范式,被誉为"西方现代课程理论的基石".这两种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涉及的意识形态来源各异,肩负的教育使命亦迥异,因而对"课程"、"教学"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理论诠释.对这两种理论进行比较,藉此对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进行初步的梳理、整合与重建.  相似文献   

19.
"哒夹"和"哒汝"是湘西苗族由来已久的灵魂信仰分类,前者被视为危险和污染,后者则具有庇佑功能,是洁净的表达。苗族人在社会生活中对灵魂信仰表现出无限崇敬和畏惧,并付诸于实践的种种行为,是社会分类和社会分工的直接体现,形成了一整套基于灵魂信仰的社会分类体系和解释规范,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折射出社会结构的有序存在。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象征人类学视角对湘西苗族丧葬仪式中的灵魂信仰与象征意义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分析费孝通"微型社会学"理论渊源、费孝通本人学术历程的基础上,论述了费孝通的学术成果结合西方社会学与人类学的过程,探讨了作为"微型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论的典型调查,指出"微型社会学"是以社会学与人类学在历史范畴上的一次成功实践,这种实践为我国的城乡经济发展的研究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