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控制权转移中,大股东在不同持股比例下如何调整利益侵占行为,是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的重要课题. 建立控制权转移中大股东利益函数进行理论推导,选取2001—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作为实证研究样本,并根据控制权转移后公司业绩变化区分为劣质收购和优质收购两组样本,得出结论:(1)对于劣质收购样本,新的大股东未能改善公司治理和公司经营绩效,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利益侵占表现为"N"型关系;(2)对于优质收购样本,新的大股东的经营改善了公司的业绩,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其利益侵占呈倒"N"型关系.  相似文献   

2.
深市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市场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外大量的实证研究认为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存在能够为股东创造价值。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通过场外交易的公司控制权转移是否也能为股东创造价值是一个需要实证的命题。以我国2000~2003年深市发生的61起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为研究样本,应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控制权市场的作用进行了检验。采用的标准化残差方法克服了事件研究中因控制权转移事件引起的股价波动性变化对统计结果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在控制权公告期内股票成交量的异常变化。研究结果发现,控制权转移期间上市公司的股东平均获得3.857%的累积超额收益率,深市的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信息存在明显的提前泄漏现象。  相似文献   

3.
委托代理中的信息不对称是公司治理的一大难题,大股东和股权集中度的存在又为公司的有效治理蒙上了一层面纱。约束大股东行为以及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成为现阶段公司治理的重要问题。而公司声誉通过影响公司的竞争力和持续性经营,被认为是约束大股东利益侵占的一个有效机制。选取中国2011—2013年度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分析法分别对大股东侵占和公司声誉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大股东的侵占对公司绩效产生了负面效应,而公司的良好声誉对公司的绩效产生了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4.
在公司治理中,大股东拥有控制权优势,从而为其侵害中小股东利益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大股东也有可能通过加强监督等行为为提高公司价值做出贡献。利用中国证券市场研究数据库(CSMAR)中国上市公司中的34个有效样本,以控制权交易价格和小额股权交易价格的差额估算控制权私有收益,以总资产现金收益率(RCF)作为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衡量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在获得控制权后,对公司所做的贡献为正,贡献度为13.01%,但侵害度也达到6.9I%。由此可见大股东治理具有双重效应:努力监督减少经理层的代理成本有利于公司业绩的改善,但利用控制权为自己谋取私利也损害了公司价值。因此,对大股东的监督努力进行合理的补偿以强化其积极作用,并且防止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以弱化其消极作用,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股权集中下大股东侵占及其对债务融资活动的影响是公司金融领域的最新研究热点。在介绍了股权集中现象及实现方式以后,考察了债务融资中大股东的代理风险及衡量方法,综述了大股东代理风险对于债务融资规模、期限结构和融资成本的影响。最后,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如何结合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展开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2006~2011年后股权分置时代控制权转移事件为样本,研究政府干预、政治关联与控制权转移的关系。研究表明,公司所有权为地方政府控制且所在地区市场化进程越低时,控制权转移更倾向于在本地公司之间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市场仍存在地区分割的现象。研究同时表明,公司与当地的政治关联度越高,越倾向于进行本地控制权转移,这也说明政治关联在保护企业产权免受政府掠夺的同时,企业的社会性负担也会增加,政治关联企业将更大程度地受到政府为实现扩大就业,推动本区域经济发展,维持社会稳定等目标而实施的干预,所以更可能为达到上述政府目标而进行本地控制权转移。  相似文献   

7.
股权质押融资是一种大股东常用的财务融资策略。从理论上分析,大股东股权质押融资后可能会产生控制权让位风险与杠杆化风险,这两类风险可能对上市公司造成负面的影响。因为,大股东可能"易位"而影响上市公司稳定性并造成公司价值受损,大股东过度杠杆化可能产生对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利益输送,透过这些机理关系,提出需借助市场反应所要检验的两个命题。  相似文献   

8.
代理问题是公司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选取2008-2012年核电及相关行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私有收益的视角分析了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其获取的私有收益越高;大股东控制权的大小会影响管理层权力与私有收益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私有收益的分解,还发现在大股东绝对控股的情况下,非货币性私有收益与管理层权力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控制权私人收益一直被认为是由控股股东牺牲中小股东利益而获得的收益.这些收益并不按持股比例在所有股东之间进行分配,而只有大股东才能享有.私人收益直接度量存在困难,可以用控制权转移中的溢价水平来代替私人收益水平,基于1998-2010年沪深两市发生控制权转移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样本以考察私人收益与控制权转移一年、两年后上市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得出实证结果,控股股东的私人收益水平与企业绩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以2002至2004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目标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方法,以控制权转移前一年为对比基期,研究控制权转移当年及其后两年的财务绩效是否得到改善.实证结果表明,非ST类上市公司在发生控制权转移后,财务绩效均较控制权转移前有所提高,表明2002年后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日益规范,以往报表式重组的现象大为改观.但对发生控制权转移的ST类上市公司来说,业绩并未因控制权变更而得到改善,甚至出现加速下滑的态势.ST类公司通常经营不善,但并购者仍热衷于以高于净资产的价格收购,文章指出主要是由于中国股市存在股市租金及二级市场存在超额利润.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明显存在着国有股比重大、机构投资者比重小且持股比例低和股权集中度不均衡等不合理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股东治理权行使受阻、控制权转移受阻和公司经营业绩受到影响。因此,应在保持国有股占绝对控股地位的条件下,逐渐引入机构股和社会法人股,从而降低国有股的持股比例,使公司控制权适当分散在若干大股东手中,完善公司股权结构。  相似文献   

12.
小股东是公司的重要投资主体,也是组成资本市场的基本要素。只有保护所有投资主体权益的市场,才能给予投资者安全感和信心。而资本多数决这一公司法的基本原则决定了小股东难于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为此,要从健全完善股东会的表决权制度和股东权利救济机制入手,限制大股东权利,保障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将审办贪污案的权力划归军法以加强对官吏的监督。在抗战后期,由于军法弊端重重,更主要的是随着宪政运动的再度兴起、司法界的呼吁以及国际上的压力,贪污案的审理权从军法回到了司法,但司法机关实际上并未真正的掌控对贪污案的审理权,由于军权和行政权坐大,贪污案审理权的归属依旧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长期从事审查舞弊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以会计舞弊为重点,阐述了舞弊的概念,分析了舞弊形成的原因,并从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内部控制、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综合运用技术方法等方面论述了如何防范与审查舞弊。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问题一直备受争议与关注。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是否发生了变化?通过对股改后股权再融资集中的2006、2007两年内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PROB IT模型检验了与控制权收益相关的两个指标以及其他上市公司变量与股权再融资之间的概率关系。终极控股权下的现金流权通过了检验,即现金流权越高的非国有上市公司越倾向于股权再融资;侵占度没有通过检验,这一定程度上说明股权分置改革起到了抑制通过股权再融资获取控制权私利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07—201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A股的所有基础建设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中关于内部控制股权结构情况,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基础建设上市公司的股权性质、集中度、董事会结构等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基础建设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股权结构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股权高度集中在国家手中以及董事会结构不健全等。从政府、法律、公司等角度进行原因分析,对机构投资者、公司自身、国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完善我国基础建设上市公司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17.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它的本质在于利用合同进行诈骗,诈骗是在非法占有目的支配下的欺诈,非法占有不等于不法所有。合同的效力、欺诈行为和非法占有目的在合同诈骗罪的认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关键在于非法占有目的。在合同有效的情况下,行为人收受对方财物之后才产生非法占有目的并实施了欺诈行为的,可能产生违约责任或者构成侵占罪,但在对方给付财物之前,即产生非法占有目的并实施了欺诈行为的,则可能构成诈骗犯罪。同理,在合同无效的情况下,行为人可能构成侵占罪或者诈骗犯罪。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的区别在于有无非法占有目的,合同诈骗罪与一般诈骗行为的区别在于骗取财物是否数额较大,合同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存在一定的法条竞合关系,合同诈骗罪与侵占罪的区别在于非法占有目的产生于占有他人财物之前还是之后。  相似文献   

18.
金字塔股权结构、终极控股股东行为与会计稳健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3~200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Basu(1997)模型研究发现:金字塔股权结构中,终极控股股东持股比率与会计稳健性负相关,但这种负相关关系在2005年以后具有明显减弱的趋势;当终极控股股东为非国有性质时,其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越大,会计稳健性越低。  相似文献   

19.
侵占罪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侵占罪的犯罪构成,强调根据实际情况认定案件性质;对侵占罪的证据、取证及利弊价值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侵占罪的刑事立法是不必要的,也将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