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们对梦的观念和认识 ,经历了由“混沌梦”(梦与现实互渗 )、“预示梦”(梦是神鬼的启示 )到“理性梦”(梦既不神秘也不奇怪 ,是可以认识的 )、“科学梦”(对梦进行科学探索、科学解释 )的发展过程。失去神秘性的梦具有作为观照对象的审美特征。“梦”作为一个抽象性的概念成为喻体 ,凝聚着丰富的强烈的审美意识。梦与现实的异与似是其设喻的基础。在以梦为喻的表达中 ,梦既能存留其基本的审美特征 ,也“随物赋形” ,具有多样的“性状”。以梦为喻是出于审美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梦与审美     
本文从梦所具有的人文内涵着眼,认为以梦现象和审美本身来看,二者都是意象交流,都既是个体的又是普遍的,都具有虚幻性和模糊性、真实性与情感性,都有结构复杂的表意系统;从梦和审美功能来看,都有启蒙和补偿功能。二者虽然相似但审美毕竟不是梦。梦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审美是社会活动;梦具有易逝性,艺术美具有永恒性;审美可以成为把握深入现实的有效办法,梦则不能;梦是自足的,审美是开放性的活动。通过对梦与审美同与不同的比较,指出在审美中直面现实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有人把艺术的审美创造比作两个合梦的过程,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中梦到同代人的梦,审美欣赏者又通过成型的艺术作品去梦作家的梦。这个梦的回环,使艺术的审美创造得以圆满完成。今天,我们重新捧起《水浒传》,我们也就像无数先人那样,企求通过审美体验进入这个梦的回环,把自己的整个身心投入《水浒传》,体察它的文学现象背后深藏的一代人的欢乐,痛苦和理想,并最终和施耐庵先生合梦。也许,个人气质、审美经验、洞察力都影响到我们对施耐庵梦想的破译程度。但是我们又应该相信,每个人总是由个人的命运作为基  相似文献   

4.
在自然审美中,参与模式与环境模式是两种重要的范式,代表了人们对自然审美的两种态度。两者在反对分离静观式审美上有着一致性,但在科学认知上又有根本分歧。对二者的逻辑辨析有助于恰当的自然审美欣赏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虐猫     
猫代表着女性的慵懒、灵气和诱惑。梦中对猫的态度,其实是反映了人们对女性的猫性的态度,或喜欢,或拒绝有一位已婚中年男士,做了一个短梦。就是梦到“自己看到房梁上有一只蓝色的猫,很喜欢,就是够不着;而自己的头底下有一只黄色的猫,自己用头正使劲顶着它。感觉自己是躺着的,黄猫在惨叫,最后还是于心不忍,没有把它弄死”。  相似文献   

6.
审美通常被人们等同于艺术修养,其实它的内涵远比艺术修养丰富、深刻,它涉及人对生活的基本态度、基本生活方式等问题。完整意义上的审美的人是指能够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社会人生,即形成审美人生态度。从审美眼光、自然之美、艺术沉醉三个方面着力探讨了审美人生态度如何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7.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审美心理的整体性是指审美心理是由多种心理要素组成的一种特殊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审美态度是一种既不同于实用态度又不同于科学态度的专为审美服务的特殊的心理态度,它是一种立体、动态和多层面的复合心理结构,由外及里分别是注意层、时空层和人格层。对应于审美心理过程的审美期待、审美晨开和审美弥散三个阶段,我们把审美态度的心理流程划分为初始阶段、展开阶段和效应阶段。  相似文献   

8.
雅俗的审美心理比较及其审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俗的审美特性及其内涵的不同决定了二者的审美心理存在较大差异。雅的审美心理与日常心理感受相距较远,它对人的心灵有深层次影响;俗的审美心理则接近日常生活,其影响浮于人的精神表层。雅俗的审美心理既存在相通点,也有相悖之处。一般来说,二者在反映生命的本真状态及普世价值时是相通的,而在反映各自不同的其他价值时则往往相悖。其相悖性决定了审美者必然产生审美偏向。它给我们的审美启示是,根据雅俗的审美心理对人精神的不同影响来建立审美自觉,可使人们更好地把握这一自由性质的活动,促进精神健康与成长,并有效地引导文化市场的走向。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我们的战略目标之一,青年大学生们无疑将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接班人与生力军。当下正处于改革开放的转型期,处于一个众声喧哗无梦的时代,大学生们的审美价值观取向有朝气蓬勃的一面,也有存在误区的一面。而健康审美价值观的形成对作为接班人的青年一代完美人格的塑造,进而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理想是在人们的实践中形成的。不同的审美理想对社会有不同的作用。唐代李杜文章、盛唐音乐听表现出来的雄浑阔大、激浊扬清的魄力和风格,有力地促进了唐代社会的繁荣。梁代奢靡淫佚的审美风尚,无疑对梁代的灭亡起了腐蚀、催化作用。在今天,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要做出正确的审美判断,就要求我们必须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社会理  相似文献   

11.
太阳神鸟金饰于2005年被确立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它体现出中华先民在早期生产中形成的阳鸟崇拜、时空合一的宇宙观念、意象交融的审美创造和圆融和谐的生命理想。这四个构成要素符合中华民族持续的相对稳定的传统审美心理,并对其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的小说梦幻色彩浓厚,此特征不仅表现在他经常以"梦"字来形容意象或情境,还以大量梦境的铺写来展现他织梦的热情及独特的美学风貌.这些虚幻迷离而闪烁着奇光异彩的梦幻作品,是作家对中国传统梦文学形式的体悟,以及对现代西方心理科学的汲取,浑融成独属于个人的艺术呈现.梦里说人生,虚幻中却饱含着哲理意蕴和美学思考,沈从文为中国梦文学开拓了一个包容世界文化视野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3.
周来祥先生的和谐论美学思想在审美教育方面的研究并不太多,但是其理论观点却有独到之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人类艺术掌握活动的审美本质入手,来认识审美教育的本质特性,并归纳出四个主要特征;二是从主体审美心理的张力结构的构建入手,提出“审丑教育”的概念,促进审美心理的健康、全面发展,在形态和方式上丰富和发展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4.
审美素养是人的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 ,属于文化范畴 ,是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因此 ,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 ,为建设先进文化和“三个文明” ,提高审美素养是现代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任务 ,其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培养审美能力、增强立美意识、发展形象思维。  相似文献   

15.
作为转型期的代表人物,尼采把"生命美学"发挥到了极致。其"生命美学"的思想表现在:以"梦"和"醉"的审美状态拯救生命,以"人"本位的艺术再现生命和以"超人"的审美理想扩张生命。尼采的生命美学思想充分表现了他对人之欲望的尊重,对人之能力的重视,其思想因其"生命"的内涵有着更加强悍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散文审美意识出现了既有多声部复合变奏,又存在审美理想趋同的复杂局面,尤其是都市生态危机和都市美感危机中的审美理想趋同最为突出.当前都市散文审美理想相当大程度上是以乡土田园所代表的农业文明审美风范为参照而衡定.乡土田园的古典美已构成对都市现代美的遮蔽.当前都市散文审美意识应在吸取古典人文资源的同时,努力张扬自身的现代美内涵,给人们提供富有时代内涵的审美经验,实现当前散文创作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万比洛夫的戏剧追寻前苏联戏剧的继承与创新的发展轨迹,论述万比洛夫如何以他与众不同的艺术审美方式刻画当代人物的性格、探索当代人的内心世界、塑造当代人的形象。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前苏联当代剧坛带来了新的人物、新的发现、新的气象。这既得益于他对传统俄国戏剧学的继承,又体现了前苏联戏剧家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开拓与创新。这种继承与创新正是前苏联戏剧依旧生机勃勃的根源与土壤。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 ,电视纪录片获得了快速发展 ,一些好的纪录片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究其原因 ,除了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外 ,更是由纪录片的独特美学特征决定的 ,它的审美张力来自电视诸元素的合力 ,来自其创作者与观众的审美同构  相似文献   

19.
白日梦戏是在明清传奇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梦戏形式,情和真是其特质,自然入梦、求梦和互梦是其主要形式。贵虚的创作意识、尚奇的审美倾向和至情的人生理念,是白日梦戏在明清传奇中出现的原因。剧作家通过白日梦戏来表现情和欲的主题以及人生如梦的哲学思想。这种特殊形式的梦可以连接现实和理想,化抽象为具象,化伪饰为真实,化平凡为神奇,也可以帮助剧作家营造丰富的舞台时空,构造生动奇幻的剧情,展现出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