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以工补农和以城带乡的背景下,解决统筹城乡发展问题,推进小城镇发展是个时代命题,通过"自上而下"(即以中心城市的产业和技术扩散)和"自下而上"(及小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个渠道,发挥"拉"与"推"的两个作用力,快速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进程是小城镇发展的主要途径。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重视户籍改革,优化产业配置,加强城乡管理,制定区域规划成为当前乃至以后一个时期发展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小城镇发展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城镇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目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新背景下,要发展小城镇就必须解决好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保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等一系列问题.就新形势下小城镇的功能定位,分析小城镇的发展障碍,提出新背景下更快更好建设小城镇的相关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3.
小城镇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目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新背景下,要发展小城镇就必须解决好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保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等一系列问题。就新形势下小城镇的功能定位,分析小城镇的发展障碍,提出新背景下更快更好建设小城镇的相关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发展小城镇与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两个侧面,并行不悖,相互促进,都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以处于中部欠发达地区的江西省为例,就小城镇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借鉴赣州模式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小城镇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剖析新农村建设中忽视小城镇发展的问题切入,论述了小城镇建设对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意义,并结合地方实际,提出了推进小城镇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小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接收大城市转移的产业后易于形成产业集聚。分析产业集聚与小城镇发展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基于西安小城镇发展中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试图从产业集聚视角提出西安小城镇发展策略。结果表明,小城镇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差距消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建设与发展小城镇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河北省区域发展的实际,分析了河北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在研究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对建设河北特色小城镇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发展小城镇,是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载体,是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切人点。我国的小城镇建设从80年代初提出“小城镇、大问题”、80年代中期提出“小城镇、大政策”、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小城镇、大战略”、十六大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城镇建设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立足辽宁,着眼全国,建设与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意义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是在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内容,是缓解大中城市人口压力的客观需求,作者分析了小城镇的发展历程和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促进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对策:一是编制科学的小城镇建设与发展规划;二是创新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体制机制;三是构筑小城镇的产业支撑体系;四是营造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外部环境;五是重点建设包括县城在内的100个中心镇。  相似文献   

10.
费孝通先生的小城镇建设思想强调小城镇的重要性,认为小城镇与乡镇企业相辅相成;小城镇是农村人口的蓄水池;是城乡一体化的纽带.他的思想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即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小城镇与乡镇企业的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强调要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赋予农村城镇化建设以新的内涵和意义,农村城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内容和基本目标,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国民族地区在新时期要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以期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镇化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实践经验表明,用人口的城乡地域分布来评价城市化水平是不科学的、不准确的。居民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指标,才是评价城市化的最本质的指标。我国城市化的重心应当放在强化农村建设上,也就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基础性条件。与此相联系,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发展小城镇的战略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相似文献   

13.
发展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目前一个重大的发展决策,而"新村庄"建设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和基础,也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首要路径,因此已经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新村庄建设"不等同于"新农村建设",更不能仅仅看作是"村容村貌"的改造,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适合人居为宗旨,并要在"村庄"自有特色的基础上,以城镇的生产生活水平为指向,走一条"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也即"新村庄的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对马克思主义城乡经济关系理论的演变进行了回顾与疏理,在此基础上,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高度重视三个方面的政策设计:财政支出持续向农村倾斜,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通过制度反哺,重构资源分配和利益分享格局;通过推进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农业、非农产业的发展,以及强化城市在政策包容性和城乡产业一体化方面对农村的责任,解决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问题和农民就业机会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改善基础设施、加大社会投入、促进增收增效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金融发展的配合。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完善金融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强化金融服务、切实解决金融支农不足的问题已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客观要求和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三农”问题成为时代的焦点,加快城市化进程显得尤为急切与必要。在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城市化对我国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及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十六大作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抉择,其科学内涵可从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方法和发展阶段等方面理解。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在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构成严密的逻辑关系。这一战略路径呈现的演进脉络为立足三农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当前我国已进入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时期,其现实态势表现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城镇化滞后状况向快速发展转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由国富走向民富的转型时期。  相似文献   

18.
关于完善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治理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管理民主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治理体制机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必要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这就要求必须因地制宜改革现有乡镇体制,完善基层政权对村管理模式,规范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规范发展新型经济社会服务组织,以构建现代乡村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