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学术为本政治为用的“学为政本”的观念,清末民初的学人认为传统的中国学术已无法应对内忧外患的晚清政局,转而面向西学。西学的大规模东渐,非传统的四部之学可以容纳,在接受西学的过程中,新的学术分类体系与学科制度逐渐形成。分科治学成为近代学人的新的治学形态,这种新形态一方面推进学术的近代化,但是同时也造成了学者们知识的割裂支离,缺少传统学者的涵泳与体会功夫,对文史哲等传统的人文学科发展尤为不利。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随着西学东渐的进一步拓展,中国传统学术分科观念逐渐分化,西方学科观念开始成为知识界对学术进行分类的基本准则.近代以降中国知识分类体系中“文学”概念的变迁经历了三个阶段:西方近代意义的“文学”分科,较早出现在晚清开明士人对西方学术文化体系的介绍当中,黄遵宪、郑观应、康有为、宋恕、王韬等人均有相关论述.然而其时输入的西学以器物、技术及政制为主,“文学”并不受人重视;“文学”作为近代中国学术分科的一支,首先出现在京师大学堂.《奏定学堂章程》尽管将“经学”与“文学”并立,但其七科分学的理念,反映出“文学”作为独立分科已基本形成;民国成立以后,教育体系和学术体系发生重大变化,随着文学课程的设置、文学史教材的编写等,“文学”在近代学术体系中的独立地位最终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3.
晚清学政针对"荒经"日甚的现状,在劝学活动力守经史根本,发布条诫,开列书目,创办书院,指示士子读书门径,培植人才,对于近代学术传承起了重要作用。面对西学冲击,一些学政则尊信"西学中源"说,在"中体西用"的原则下,引导士子改变知识结构,为西学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空间,促进了近代学术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清代苏州书院到乾隆时期达到鼎盛,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办学体系,以紫阳书院、正谊书院为代表,在办学条件、学习科目、师资水平、教学方法超迈官学,学术上成为实学重镇,但官学化倾向及为科举服务束缚其向更高的水平发展。随着近代社会进步与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书院终于链接到新式教育体系中,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朱一新曾肄业于阮元在浙江创办的诂经精舍,他于1889年出任广雅书院第二任院长,将平时师生论辩的言论集成<无邪堂答问>一书,此书涉猎庞杂,中西兼具.他对传统学问研究颇深,对西学也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这所传统书院,为何一个传统士大夫会具有某种西学思想颇值得玩味,本文将对朱一新的西学思想进行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6.
近代吴地书院曾出现过新学(西学)化的趋向,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渐为明显,这类书院或专门传播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或西学、中学知识兼授,或传授与西学知识有关的时务内容。吴地书院这种新学化趋向的时间虽然不长,然而有利于新学知识的传播和近代教育的发展,在近代教育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吴地书院的新学化,是与吴地的人文、地理、历史和社会发展以及西学东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清代苏州书院到乾隆时期达到鼎盛,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办学体系,以紫阳书院、正谊书院为代表,在办学条件、学习科目、师资水平、教学方法超迈官学,学术上成为实学重镇,但官学化倾向及为科举服务束缚其向更高的水平发展。随着近代社会进步与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书院终于链接到新式教育体系中,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一次宁静的革命:清华国学院的独特追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伐前成立的清华学校研究院国学部,在文化立场上偏守旧,而学术取向则更趋新,有着与众不同的主动追求。主事者吴宓想办一个突破边界、融合中西的新式书院,通过培养"正直高明之士"来影响社会。他并无太多口号和宣传,尽可能以静默的方式推行其具有革命性质的变革。吴宓坚持讲授经史小学为主的"普通国学"与向西学开放的"专题研究"相结合的方针,以师生必须常川住院的密切接触方式挽救新教育体系下的师生疏离,通过分科以教授个人为主来颠覆西式的学科分类。这是一场小小的制度革命,最后以吴宓辞职黯然结束。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书院的讲学、质疑、辩难学风,使书院成为创新时代学术思潮、引领学术进步的场所。宋代程朱理学、明代心学、清代朴学,都是在书院实践中得以形成发展。书院一代代学人的学术传承与传播,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立于官方学术的私学传统。对古代的书院教育进行一些梳理,以期为研究书院教育的特点及影响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清代嘉道以后,浙江传统学术日趋衰微,无论是理学还是汉学,都在走向败落.与此同时,传统学术内部出现了一股世俗化、理性化的趋势,在学术内容、学术精神、学术方法等方面作好了迎接西学的准备.在此基础上,浙江学者们继承和发扬传统学术中的优秀部分,吸纳西学,创立了近代学术.  相似文献   

11.
交叉学科是不同知识体系的渗透与融合,其研究理路对当代各学科的知识创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之间,以及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学科之间所进行的交叉研究,往往能够成为学术研究的前沿领域和新的生长点。交叉学科研究不仅存在着深刻的认识论基础和彼此不同的认识论倾向,而且也存在着复杂的方法论问题。学术交叉的力量在于,它可以促进知识生产,并使学术走向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对于新文科发展中存在的如何建设、及其与其他学科关系的问题,梳理新文科建设研究的历史,分析新文科建设的系列研究成果,论述新文科建设可能产生的种种疑惑,以艺术学科为案例,对新文科建设“新”的内涵和外延等展开研究。研究认为,新文科并非要舍旧立新,而是坚持守正创新原则,在既有的学科基础上兼容交融文理科学科的成果,打通不同学科的知识结构和脉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育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前瞻性思维的优秀人才,为中国文科建设迈上新台阶做好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的准备; 新文科赋予了传统文科以新的阐释路径和思维方式,重新定位传统文科的角色,使之于中国特色实践之上产生更多学理思考,助力中国学派建设; 艺术学科尤其要把握守正创新之中艺术审美的本质,不断借鉴交叉其他学科,使得艺术学科能够满足人们身心美好期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史传说时代是史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古史传说时代新探》解决了这一领域中的许多难题,也为古史传说时代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路。其一,《新探》结合多重证据法,多学科理论,建立了新的学术思想研究原理,利用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考察方法探索中华文化原点,解决古史传说时代的诸多难点问题;其二,《新探》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入手,打破学科畛域分明的界限,从远古整体文化的高度,深入地探索传说时代,重构了当时历史原貌。  相似文献   

14.
即将公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把学术英语纳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中,而《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试行)》更是提出学术英语核心课程的定位,要求在新生中普遍开展学习。这个新的定位在外语界引起很大的争议,争议很大程度上是对学术英语的误解造成的。学术英语和通用英语的区别不是难度而是目的:前者是基于专业需求驱动的,后者是基于语言学习驱动的。面对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高校只有走国际化道路,才能培养在专业/行业领域内具有学术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因此,为了满足学科专业的国际化建设需求,大学英语必须调整定位,教学目的不应再是单纯学习语言或提高人文素质,而必须转向为专业服务,培养学生用英语从事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学术能力。学术英语培养的不仅是学术英语技能,更重要的是以批判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学术素养,这是通识教育在语言教学中的使命。因此,不管学生专业课的教学语言是英语还是汉语,不管学生是研究型大学还是高职高专的,不管其毕业后是从事学术研究还是企业工作,学术英语应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相似文献   

15.
作为先秦“语类”文体的代表,《国语》以国别为线索再现了西周、春秋时期不同地域间的社会风貌,在中国学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近10年来,学界一方面继续对其作者与成书年代、性质及价值等传统领域进行专题研究;另一方面,也拓展了研究视野,利用文献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文学特质及思想内涵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各方面的研究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联,初步形成了“《国语》学”这一专门的学术领域。  相似文献   

16.
从西方几种艺术史研究方法看中国绘画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绘画不同的哲学基础,使得对于它们的观照也有不同的视角。我们的艺术史学科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而西方艺术史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几十年来西方艺术史研究方法的演变发展,对中国绘画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试通过对上世纪初期到中叶,并影响至今的几种西方艺术史研究方法的阐述,分析个别方法试图解决的问题,以及最后未能解决的问题。通过这种梳理,期待从新的意义层面来透视出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谈谈对中国传统绘画研究的独特性的一点理解。  相似文献   

17.
企业政治策略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参与政治过程近年来已经成为我国学者十分重视的课题,对这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过去30年间西方学术界对企业政治策略的研究涉及多学科知识,由于各学科侧重的理论知识不同,得出的研究成果也各有差异。论文对国内外有关企业政治策略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国内外有关企业政治策略研究的差异,以期对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文学术界不时出现一种声音,批判现代儒学知识化的趋势。不少人强调:传统儒学是一套关于生命的学问,而不只是一套知识系统;它是一套整体的学问,无法被纳入现代的学科分类之中。他们忧虑:在现代西方的学术体制中,传统儒学会被割裂,因而丧失其主体性与生命力。在有关中国哲学的合法性(正当性)之争论中,也不时冒出这类的声音。这种忧虑自有其道理,但亦有其盲点。因为传统学术的专业化不仅是中国传统,也是西方传统(如西方神学)所要面对的问题。现代学术体制的形成有其历史背景,它固然有所遮蔽,亦有所开显。将传统儒学纳入现代学术体制而知识化,固然有所失,但亦有所得,因为这可以开启儒学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功能。  相似文献   

19.
大学学科文化功能研究起源于人们对学术活动的文化特征的关注。近年来相关研究日益增多,而且学者们提出了学科文化"单一功能说"、"三功能说"、"四功能说"与"五功能说"等观点。但是,大学学科文化功能提出的主要依据尚需明确,大学学科文化的部分功能仍需重新认定,大学学科文化各功能间的关系亦需理顺,从而为大学学科文化及其功能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在对国内外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分界功能、凝聚功能、规约功能、知识生产功能与育人功能在内的大学学科文化"新五功能说",而育人功能是学科文化的核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批评言语行为存在于学术语篇的文献综述这一语类中,并在创建、评价和推介新的学术知识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考察批评性或负面评价、不足之处、强调文献综述作者观点优于前人的批评言语行为在不同领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这一语域中的具体体现,归纳了LR语篇中批评言语行为的几种形式,简要分析了几种批评言语行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不同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