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川是著名的塞上古城,建城以来,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了。其城址几经变迁,城名也屡次更改。自蒙古灭西夏,元代初期设宁夏行省(后改宁夏路)以来,至明、清、民国,这里一直被称为宁夏(省、路、镇、卫、道、府、县)城。直到1947年,才决定改名为银川。那么,“银川”其名起自何时,又因何得名的呢?过去很少有人作过专门研究,因而数十年来存在着不少似是而非的说法。这里仅就“银川”一名的来历作一小小考证。至于银川城的兴起、演变诸问题,则不在本文论述之列。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对西夏蕃、汉并存官制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认为是两套官制。持此意见的人在解释其出现背景时又有两种不同说法:一是认为蕃、汉并存官制乃是受西夏奴隶制、和封建制两种不同经济的制约而产生的,另一种则认为“此举颇类辽制,官分南北”,是吸取了辽的一些经验和作法。二、认为是一套官制。也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说认为是为  相似文献   

3.
也许是由于我们孤陋寡闻,也许是由于张心智先生过于谦虚,我们和张心智先生生活在一个不大的城市里,却多年没有相知相识。还是从一位外地朋友那里得知:张大千之子张心智先生就生活在宁夏首府银川。宁夏虽小却真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驰名中外的国画大师张大千的长子,在这个曾有过西夏王朝的神秘与  相似文献   

4.
重庆得名原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庆因何得名?历来就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重庆"得名于它在地理位置上位于顺庆府和绍庆府"二庆"之间,故谓之"重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宋光宗在同一年的时间内先封王,后称帝,取"双重喜庆"之义,故将其潜藩之地恭州升格为重庆府。"二庆之间"说只满足了空间坐标,却有悖于时间坐标,与史实不符。"双重喜庆"说既符合历史事实,是宋代潜藩升府制度的必然,又与潜藩升府的地名命名方式和类型相一致。取名"重庆",满足了皇帝的心理需求,彰显了宋人给府命名时选用汉字的极端偏好。  相似文献   

5.
释“宁夏”     
今宁夏地区之所以得名于“夏”,与党项族崛起有关。余读辽、宋史《西夏传》及《西夏书事》、《西夏纪》等书,知唐贞观初,有党项族领袖拓跋赤辞者归唐,太宗赐姓李,置于静边(今陕西榆林西)等州以处之。其后该部析居夏州者号平夏部。夏州,今内蒙古乌审旗南之白城子。党项族与“夏”字结缘者自此始。其后,党项势力渐盛,唐末有拓跋思恭者,因参与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唐帝晋其爵为夏国公。宋初,党项势力又有扩展,其酋李彝殷卒,宋追封为夏王;辽封李继迁为夏国王,又封李德明为夏国王、大夏国王,封元昊为夏国王。1038年,元吴称帝,国号大夏,定都兴庆府(今银川),奄有今宁夏、甘肃及内蒙古伊克昭盟、阿拉善盟、陕西部分地区。因其地处西北,故辽、宋、金诸国人称之为“西夏”。总之,自唐末以来,随着党项势力之扩展,“夏”之名也随之扩大。  相似文献   

6.
梓和楸的关系问题历史上曾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古代二者指同一种树,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不同的树。文章通过考察古代典籍发现,在得名上梓源于“子”,楸得名于“秋”,古人以是否有子来区分梓和楸;在栽培方法上梓树采用播种育苗,楸树采用插根育苗;在用途上两树虽有某些相同之处,但区别也很明显;在文化意蕴上二者各有特色。由此文章认为古代梓树和楸树是两种不同的树。  相似文献   

7.
把“西夏”和西夏王国等同起来,这和历史的实际情况有一定出入。首先,指代西夏王国的“西夏”,不是本土之自称,而是异域之他称。其次,在宋代以前,“西夏”不是政权专称,而是地域名称。尽管不同历史时期,“西夏”有着不同的含义,但自晋代以来,以河西走廊为“西夏”的说法是中原社会最为普遍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西夏政权的建立者拓跋元昊曾致书北宋,自称其国为“邦泥定”,事见《宋史》卷四八五《夏国传上》,而西夏自称“白上国”,亦有实物确证,例如;甘肃省武威县文化馆保藏的《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阴面汉文,首行标题作“白上护国寺凉州感应塔之碑文”;1975年9月宁夏博物馆在银川  相似文献   

9.
柳青的长篇小说《种谷记》写的是什么地方的事?目前我见到的十多种中国现代文学史有四种说法,即“王家沟”说,“抗战时期解放区”说,“陕北王家沟”说,“清涧王家沟”说。“王家沟”说见于唐弢、严家炎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陕北王家沟”说见于九院校编写组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七省(区)十七院校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下  相似文献   

10.
王涛 《社区》2006,(22)
户部巷是一条与武汉小吃颇有渊源的小巷。与其他地方小吃街不同的是,这条颇具地方世俗特色的小巷却有一个官方色彩浓厚的名字——户部。有关户部巷的得名,史料中并无确切记载,民间流传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在明清两朝,武昌城内衙门云集,而布政司主管钱粮户籍,民间称为“户部”。明、清年间,户部巷东为藩库,是布政司存放钱粮的金库和粮库;户部巷西为武昌府的粮库所在地。户部巷正好位于两个库房中间,因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此巷曾经出过一位官至户部尚书的人,户部巷因此而得名。但无论传说的虚实,这条小巷历史悠久是确定无疑的。南宋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图书馆学史序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序说“图书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图书馆界的同志们这样评价图书馆学。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志只说到汉代有目录学,二十世纪有图书馆学,没有明确地指出古代图书馆学有哪些著作,有哪些学说,取得过哪些成绩,那么,“既古老”的说法,只是一种比较性说法而已。  相似文献   

12.
“嘻嘻——哈哈……,快点儿,快滑下来。好爽,好刺激!蒋琬,加油!”“来了,我要准备‘飞’了!”我站在沙坡顶上高兴地挥手大喊,“来——啦”“嘻嘻——哈哈……”咦,我这是在哪儿呀?刚才不还在滑沙吗?现在怎么……噢,原来这是一场梦啊。梦里我又回到了我那日思夜想的故乡——宁夏。回到那既好玩又美丽的地方——沙湖。在梦里,我又痛痛快快地爽了一把。每次提及故乡,同学们总会问我那里有什么好玩的,我总是回答一个答案:沙湖。虽然宁夏还有好多好地方,如西夏王陵,影视城,沙坡头等,他们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我认为,最好的还数沙湖。沙湖位于宁夏平…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乐府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有这样两句:“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 清代善长乐府的张玉谷注此两句说:“谓可供养,而卒能报公姥之大恩”。 北大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中华书局一九六二年出版的《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注此两句说:“我自认为到你家来没有犯什  相似文献   

14.
对于“无以”和“有以”,大体有以下几种看法:一、认为是语法成分的省略。有人认为这种结构是“无所以”和“有所以”的省略,有人认为是“无以之”和“有以之”的省略,且基本上认为“以”是介词。二、没有明确指明词性,但把它们作为固定结构放在介词“以”的下面来解释,对译为“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有什么可以拿来……”三、认为是助动词结构,但没有指明哪个词是助动词。对译为“不能”、“没有办法”和“有可能”、“有办法”。四、认为“以”是介词名物化或指代词,否定了省略的说法。五、认为“以”是动词。其中有人认为“无”、“有”是无定代词,有人认为这种结构不是固定结构,单解“以”为实义动词。以上各家说法,虽然所持各异,但比较趋于一致的看法是:“无以”、“有以”是一种固定结构,”无”、“有”是动词,“以”是介  相似文献   

15.
韩愈籍贯考析张晓刚,水仲贤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著名散文家、诗人,世称韩文公。千百年来,关于韩愈籍贯问题史学界一直没有定论。其流行的说法主要有四种:“昌黎说”、“修武说”、“孟县说”和“邓州南阳说”。笔者认为,就此四种说中,唯“邓州南阳说...  相似文献   

16.
“青昏”一词出自《太一生水》,目前对其理解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读作“请问”,一种认为是“道之名”。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然从上下文来看,“青昏”应与“土”为地名、“气”为天名相类,它应指“道(太一)”的名。其含义应为“情昏”,分别代表了“道(太一)”的有、无之双重特征。这与先秦道家关于“道”的特征的论述有着相近之处。  相似文献   

17.
论书法艺术     
古代书家有所谓“书者,心之迹也”的说法,认为书法可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起到“发人意气”的作用。明代祝枝山说得更具体,认为“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斂,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轻重、  相似文献   

18.
哀牢夷族属考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哀牢夷是两汉时代西南夷中一大族团,共族属是个长期争议不决的问题。自明以来,关于哀牢夷族属之说不下个余种。一曰濮人说。此说又分两种:一是蒲蛮说,明人董难云:“哀牢即今永昌,濮人即今顺宁所名蒲蛮者是也。”朱希祖认为濮水即为澜沧江,因濮族得名,“哀牢为濮族之大宗。”方国瑜说:“哀牢为濮族,后称为蒲蛮,即今布朗、布龙、布饶诸族古代的部落组织。”一是濮越说,其代表为罗香林。二曰泰人说。这也分两  相似文献   

19.
《大夏国葬舍利碣铭》(以下简称《碣铭》),是一篇重要的西夏文献。著录在明《嘉靖宁夏新志》(以下简称《嘉志》)中。由于著录有误,笔者在《<嘉靖宁夏新志)中的两篇西夏伊文》(以下简称《佚文》)①中,对《碑铭》的撰写时间,进行过考证,认为《嘉志》原文“大夏天庆三年八月十日建中的“天庆” (桓宗年号1194——1205年),应是景宗李元昊“大庆”(1036——1038年)之误。1930年拙文发表以后,  相似文献   

20.
知识之窗     
“中南海”的由来 “中南海”的”海”,是蒙古语“海子”的简称,是花园的意思。因它地处北京中南方位,故把这一带风景游览区称为“中南海”。此名始于元代,一直沿用至今。“四川”因何得名 春秋战国时期,今四川是巴国和蜀国所在。秦统一后,分全境为三十六郡,巴郡和蜀郡是其中的两郡。汉朝分全境为十三州,今四川属于益州。唐朝地方区划为道,今四川大部分属于剑南道,以在剑阁之南得名。宋代地方区划为路,先在今四川设西川、峡西二路,后又改设益州(成都)、利州(广元)、梓(三台)、夔州(奉节)四路,合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