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高度模糊是唐诗作品的特质之一,其语言模糊性主要体现在词汇和句法两方面.文章从人称、数和省略结构等句法结构以及形容词、数词、动词等词汇方面分析了唐诗语言的模糊隐含,并通过分析唐诗译例,探讨如何在唐诗英译中保持语言的模糊美.认为模糊信息的翻译处理是一个十分微妙的问题,处理得当与否关键在于是否能有效的传达原文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数字分为真实数字和模糊数字.本文阐述了真实数字在中英翻译中的特点,在真实数字的翻译过程中,应当作出相应的位数扩展,而模糊语言理论为数字模糊语义翻译开辟了新的途径.数字在民间语言和文学作品中具有模糊语义,重在表义、言情、显势.中文诗歌中有很多模糊数字,这些数字对诗歌的意境刻画起了重要作用,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本文探讨了模糊数字,特别是在诗歌中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模糊是古诗中非常常见的现象,其中数字也是达到模糊经常使用的手段.将古诗翻译成英语,就要运用各种方法来达到原文的效果.而翻译中对数字的处理反映了古诗中数字的模糊美.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讨论模糊语言与翻译的关系.以虚对实,以模糊语言翻译原文的准确语言;以虚对虚,以模糊语言翻译原文中的模糊语言;以实对虚,以精确语言翻译原文中的模糊语言等角度探讨模糊语言翻译的方法.在翻译文学模糊语言中,译者应当明确自己的角色和作用,使译文文本同原文一样呈开放性的结构,让译文读者介入其中,去解读,去阐释,从而获得共鸣.  相似文献   

5.
对唐诗中的模糊语言进行了分析和归类,并从模糊字词/词组和模糊内容两大方面探讨了产生模糊的原因,和唐诗中的模糊语言可能会对翻译造成的困难.从解构主义对翻译理论的启示出发,即打破作者和译者之间的二元对立,不提倡在译作中压抑译者的声音;强调意义是一种语境事件,它无法存在于语境之外,即"语境之外别无他物";充分展示源语和目标语的差异等观点作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与此相对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汉俄成语中存在着数字语义模糊、颜色词语语义模糊和成语固定结构所蕴含的语义模糊。汉俄成语翻译应遵循形意兼顾、取意舍形等原则,以尽量达到译文与原文在形式、语义和语体方面的等值。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使用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也增添了文学作品的魅力。对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译本的质量。然而如何衡量模糊语言的翻译效果,却没有明确的标准。信息熵概念引入翻译领域后,将其计算公式应用到原文和译文模糊度的测量上,有望找出与原文在模糊度上更为接近的译文。  相似文献   

8.
古诗词中含有大量的模糊数字,这些数字对诗词的意境刻画起了重要作用。本文从文化角度出发,采用英汉对比的方法,通过对诗词中数字特殊文化内涵的分析,探讨模糊数字的翻译方法——直译法、转移法和归化法。  相似文献   

9.
由于中西美学思想差异及中英语言表现形式的差异,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要求译者在文学翻译实践过程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翻译技巧,译者应避免随意填补原文的意义模糊,破坏原文学文本的模糊美和含蓄美。因此,利用接受美学理论去研究并成功运用模糊语言,对扩大作品审美感染力,使读者获得动人的美感和意境的升华,使原文意蕴深厚,人物形象丰富生动,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唐诗中普遍存在着大量的模糊语,通过分析模糊语言的定义及产生的因素,发现模糊字/词和模糊表达是模糊语言讨论的重心。因此,在本文中对唐诗中模糊语英译的研究也主要是从这两个方面着手。以解构主义对翻译的启示为视角,强调意义是一种语境事件,即,"语境之外别无他物";充分展示源语和目标语的差异等作为理论基础,通过文本分析,提出了一些模糊语英译的策略。希望依据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来展现唐诗中模糊语的文化特点与差异,为目标语读者提供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