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林肯在美国内战时期高举联邦统一旗帜,把拯救联邦作为战争最高目标,奴隶制问题放在第二位。南部分裂国家时,林肯指出各州没有主权,联邦政府创造并赋予了各州法律地位,各州分裂联邦是非法行为。联邦不能分裂,而奴隶制的存废视维护联邦的需要而定,是实现联邦统一的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奴隶制度的前提是国家主权统一。林肯在维护国家统一时争取和平手段,当南部分裂国家时,采取了坚决的战争手段。林肯维护联邦统一的历史应给今人以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以西方国家私有财产权保障模式的价值取向演绎为切入点,指出各国的进程并没有统一的阶段性规定,私有财产和社会利益一直处于一种劝态的平衡之中,是不同历史阶段的选择。我国现阶段近代国家的历史课题远没有彻底完成,同时须完成现代国家的任务,因此我国建立以“近代”为基础,兼有“现代”特征的私有财产权保障模式,是我国现阶段历史课题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4):F0002-F0002,I0001-I0006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9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使中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一个比较繁荣昌盛的国家,由一个地区大国成长为世界大国。历史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今天的繁荣富强。90年的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把党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4.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立国治国的根本,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从五四运动以来近七十年的历史经验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搞社会主义,就没有人民的新中国,国家就不能统一富强,人民就不能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生活。可是,现在居然有人说,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主张“全盘西化”;共产党的领导不如“多党政治”,否定党的领导,这种谬论是全国绝大多数人民坚决反对的。  相似文献   

5.
呼伦贝尔草原是一个诞生传奇的地方。这里是北方游猎、游牧民族的成长摇篮,中国历史上有5个少数民族建立过统一政权,其中鲜卑、契丹、女真和蒙古族就发源于呼伦贝尔。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从这里出发,最终统一了蒙古高原,并在其后50年内,和他的后继者们一起,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蒙古帝国,[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一部中国共产党史,就是一部追求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历史。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事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适时创新和丰富国家统一理念,使祖国统一大业不断推向前进。最早信奉的是经典单一制国家统一观;改革开放以后,提出并践行以单一制为主体的多元国家统一观;十七大之后,正在着力倡导由形式统一到实质统一的国家统一观。新形势、新环境,要求我们树立新的国家统一观。  相似文献   

7.
浅议历史教师的群体素质梁励完成历史教育任务,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不仅依赖于历史教师个体素质的优劣,也取决于历史教师群体素质的好坏。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如果教师不能结合在一个集体里,如果一个集体没有统一的计划,统一的态度,统一对待儿童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一、三代以前的部落酋长夏代以前的黄河流域不仅没有统一的国家,而且没有统一的经济文化类型和历史民族区。①因为东方的龙山文化和西方的仰韶文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文化区,所以古代历史记载中的所谓夏代以前的帝王,在我们看来,假定那些人是真  相似文献   

9.
秦国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统一大帝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伟大事件。正如毛主席所说:‘如果说,秦以前的一个时代是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那末,自秦统一中国以后,就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仍旧保留着封建割据的状态”(一)。从这一昭示里可以看出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是具有多么地巨大与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三国演义>开篇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反映了古代文人罗贯中对分裂和统一关系的认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局势,有统一,也有分裂,但若认为分裂久了必定统一,统一久了必定分裂,则未必允当.而且这句话只是从表面现象看问题,没有揭示出国家统一和分裂的实质内涵.  相似文献   

11.
经济法与国家干预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的调整对象——经济关系,使二者取得逻辑的统一。共同的目的——经济利益,使二者取得了现实的统一。二者相互依存,是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内部构成形式以及国家的整体和部分、中央机关与地方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形式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结构形式,除了取决于这个国家的阶级本质外,还取决于该国的具体历史发展条件、民族特点和历史传统。自有国家以来,国家结构形式基本上是两种,即单一制国家和复合制国家,而复合制又有联邦制和邦联制之分。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构成的统一的主权国家,具有统一的宪法和国藉,有统一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体系。地方行政区域对外没有独立性,不具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是一次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大会。大会的突出贡献就是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不仅使我们党的理论宝库更加丰富,同时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认识成熟的标志。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必须有一个指导本国革命实践的统一的思想.这是该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我国是一个具有独特民族传统的东方大国,更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思想,统一的理论。但是,一个统一思想的产生、发展到指导地位的确立,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因为马克思主义仅仅是行动的指南,它没有、也不可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提供…  相似文献   

14.
新兴地主阶级的杰出理论家韩非,对历史的重要贡献就在于:他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实践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历史任务,论证了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战斗措施。 《五蠹》是代表韩非历史观和政治思想的一篇重要论文,明确地提出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理论,有事实,有分析,敢于批判,敢于肯定,字字铿锵有声,句句鼓舞斗志。  相似文献   

15.
历史证明,任何一个大国要保持持久的繁荣和发展主要依靠本国市场,对外贸易很重要,但一般依赖度不高.在全球化相互依存时代,国家统一市场是一种重要的国家竞争力.由于地区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存在,我国的统一市场并没有发挥整体的优势,而市场本身也是一种国家实力,所以努力建构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对于一个崛起的大国来说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元朝帝室北迁之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又一次出现了南北政权对峙的局面。在近三个世纪的对峙时期,明朝与”北元”的和战关系不断,经济文化交往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存在着.明朝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政治的稳定,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对蒙政策,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蒙汉两族的友好关系,同时从长远的观点看也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内在逻辑,是"统一"与"多样"的辩证关系。没有"统一"无所谓"多样",而没有"多样"也构不成"统一"。民族地区呈现"集这么多的‘区’于一身"的"家底",是中国的"家底",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家底"。所以,做好民族工作,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认同中华文化本身也包含了"统一"与"多样"的关系,中华文化同样是多元一体的文化。理解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需要把握两个关键词,一是"中国特色",二是"正确道路"。"中国特色"具有历史意义,它代表了中国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就是"中国特色"。因此,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了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的经过及该所一二任所长在历史、考古等学术领域的成就。作者在文中不同意傅孟真先生关于哲学来源的理论,指出,傅先生说中国不存在哲学,也没有哲学家是不对的,因为没有哲学就等于没有文化,我们绝对不能说我国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法家为什么在秦汉以后失去了统治地位?侯外庐中国奴隶制国家的“早熟”理论,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根据和方法论基础,由于地域单位没有冲破氏族外壳,国家采取了家族统治的形式。儒家的礼制正是适应了这种宗法政治的国家形式,而法家却与此相背,所以在秦汉以后就不得不退到历史的后台。  相似文献   

20.
当代国家和哲学之间关系的深层次结合不是某一个方面的单向度展开,而是从社会存在到社会意识,渐进地表现为结构一机制一规律一价值一行为五个层级与环节。国家摆脱不了哲学的指导,哲学也离不开这种或那种国家去实现。如果只在绝对中统一或只在抽象中统一,就沦为国家之外在哲学,唯物史观实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国家之内在哲学,整个社会就是在国家和哲学的良性互动中实现其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