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现代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是全方位的综合素养的要求,美术教师为了更好地担任这一角色,需要多种智能的同时参与和协调运作.因此,在美术教师教育中应借鉴多元智能来促进未来美术教师职业素养的形成与完善,如语言智能提高表达能力;人际智能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自我认识智能促进反思能力的养成;逻辑数学智能增强教学组织与教学设计能力;音乐智能改善教学情境营造与学科综合能力;博物学家智能增强对学生的观察、辨别与分类能力;身体运动智能提高课堂形象的塑造能力.  相似文献   

2.
提高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中的美术教师教育课基本分成为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课程、美术教学方法课程、美术教育教学实践课程。这三部分对美术教师专业素质培养产生了不同作用,本文就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加强城乡美术教师交流机制,是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提高城乡美术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经过对国内外美术教师交流机制现状的认真调查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城乡美术教师的交流虽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在交流机制建构中仍存在一定不足,亟待进一步完善。笔者试图在:建立城乡美术教师选拔机制;建立城乡美术教师培养机制;建立城乡美术教师激励机制;建立城乡美术教师考核机制等四方面提出我们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数字时代的发展对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为理论基础,参照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教师的要求,阐述学习型数字艺术教育者应具备的能力和素养,从课程观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新时期美术教育专业数字艺术课程建设的具体对策,以期对数字艺术与美术教育的内在融合,构建科学、发展的数字艺术课程理论提供支持和实践参照。  相似文献   

5.
高师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九年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的高素质的中学美术教师。要在高师美术教育改革中进一步强调基础牢、能力强、观念新。一个科学严谨、系统完善的学科体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下大力气抓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高师美术专业整体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6.
现代美术教育较之传统的美术教育最根本的区别,同时也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这意味着我国现代美术教育方法观应由过去强迫式、注入型的教育方法观向以引导式、鼓励型的教育方法观转变。因此,一个合格的美术教师除具备较全面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文化素养外,还应是一个鼓励者:鼓励创造力,尊重学生主体性;鼓励艺术表现力,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个性审美能力,倡导学生独立性。  相似文献   

7.
论美术教育的功能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发展学生感知能力,促进个性发展。美术活动以创造活动体现个体的自身价值,通过运用各种实践活动,培养精益求精、不怕困难的精神和自信心、独立性。通过欣赏活动开拓文化视野,提高审美感受力和判断力,培养人文精神。因此,美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美术学科优越的条件,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色彩感觉写生能力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的色彩感觉写生能力愈强,就说明他的绘画基本功愈厚.作为一个美术教师必须经常地渗透有关色彩方面的理论知识,时时处处都要激发学生的绘画乐趣,为户外写生和美术创作作好铺垫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色彩感觉能力. 色彩是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色彩感觉能力是可以进行后天重新塑造的.室内静物写生和户外风景色彩写生训练是培养学生良好色彩感觉的最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依托"成长手册"等多种形式的评价,从多角度激发美术教师的创造性对美术教师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其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专业素质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及时的评价,为美术教师提供具体、准确的反馈信息,以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美术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随着美术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学研究不仅要关注学生发展的评价,也要关注教师发展的评价,旨在激励美术教师在美术课程改革中与  相似文献   

10.
浅谈初中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不可分离。在美术活动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是美术课程的首要任务。美术课程教学要与人文背景的有机结合,还要有意识地进行课堂教学情境设置,美术教师不能一味追求专业技能的提升而忽视人文知识的累积。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和价值观,是一个结构性的综合概念,其基本涵义是提高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探讨高师院校可持续发展管理机制应改革高师院校内部的管理体制,以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重视高师院校招生与就业问题,维护高师院校可持续发展;深化高师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解除制约高师院校发展的“瓶颈”障碍;走教育国际化道路,促进高师院校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从而实现高师院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校的党风建设事关高校能否科学高效地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事关各个高校能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方向,事关高校能否培养出真正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关高校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能否应对新时期新阶段新形势的挑战。文章通过对党风、校风、教风、学风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认为“强管理、立党风、育校风、优教风、正学风”是高校“立党风、带校风、树学风”的现实有效路径,是吉林师范大学实现“建设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层次高水平师范大学”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与新校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建设在学校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发展是校园建设的主题,科学发展观赋予发展以新内涵。确定新的发展思路,选择新的发展战略,遵循市场规律、教育规律和建筑规律,实现校园建设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高校领导者和建设者的历史任务与责任。  相似文献   

14.
教学具有学术性特征,走向教学学术的发展路向是对“全能型”教师发展范式的否定,并已成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取向和新内容。教学学术可以平衡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关系,使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回归大学教学的本真。在教学学术的理念下,大学教师需要广采众取,完善知识结构成为博学型教师;需要投身教学,在教学中研究成为反思型教师;通过广泛交流成为智慧型教师;需要善于整合资源成为创造型教师等方略来完成自己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各种文明及文化在碰撞与磨合中通过大学的交往功能,达到相互了解、沟通与交流,直至相互理解、包容和融合;日益凸显的大学"交往世界"新功能是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应随经济全球化而产生,具有社会其它组织不可替代性;提出了现代大学交往世界,促进文化与文明沟通的四大策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学新区教育场内涵的阐释,阐述了在大学新区教育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福州地区大学新区教育场的主要措施:(1)尊重教育规律,把握大学新区适度发展规模;(2)崇尚科学文明,涵养大学新区文化内核;(3)重视大学新区教育核心地位,促进区域内外人才的健康发展;(4)营造和谐安全校区,提升大学城教育场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前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及其教学方法等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加强高校实验室管理和实验仪器设备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施行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开放式教学模式。结合市场经济的新形势.高校实验室不但要服务于教育,也要广泛开展与企业的合作.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在既有的体制机制下,地方高校学报需要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新型智库建设为地方高校学报的转型找到了聚焦的“着力点”。融入新型智库建设,在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转型,是地方高校学报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为此,作为学报主办方的地方高校,应当准确理解与把握学报融入地方新型智库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围绕栏目内容、读者群体、发行模式等方面进行策略调整。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概括。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对大学产生了积极影响,促成和丰富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理念。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的大学理念为大学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20.
试论大学理念及其变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理念是大学之时代精神 ,它总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大学制度的变迁而发生变革 ,大学理念的创新是大学制度变革的重要条件。在当下大学理念的讨论中 ,应反本开新 ,消解普适主义追求的倾向 ,超越“内在逻辑”与社会对应的思维模式 ,满足大学理念变革的新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