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既是中国文论的基本范畴,又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因此,要讲清楚中国文论的道,必须以中国哲学的道论作为思想基础.中国哲学的道可以区分为:非常道与常道;以此为基础,中国文论的道也相应地可以区分为非常道与常道.中国文论与中国哲学讲的道都主要是不可以言说、不可以名言相求的本体意义的常道.道与情、意还有深层的体用关系.  相似文献   

2.
物质和相互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有物质就有相互作用,在自然力的作用下,物质总会凝聚成自在实体,这是不需要人参与的自然过程,人参与的过程即是自在实体转化为现象实体的过程. "自在实体"与老子的"道"或"无"属同类概念,但比"道" 、"无"概念精细.道可道,非常道.现象实体是可道之道.  相似文献   

3.
祁山古道南秦岭段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祁山古道翻越北秦岭后,分六道翻越南秦岭至陕西略阳或甘肃武都.这六条道路由西向东分别是覆津道、鸣水道、青泥河道、木皮岭道、白水路和青泥岭道.覆津支道起于小川或太石渡,西南经平洛河、北峪河至武都;呜水支道起于成县小川镇,南经两河口、镡河至康县白马关.再折向东南经大南峪至康县;青泥河道由成县顺青泥河东南行至陕西略阳;木皮岭道起于成县,东南经徽县栗川乡南柳树垭至略阳;青泥岭道起于成县,经栗亭川、徽县.东南翻越青泥岭(徽县嘉陵镇西南边界)至略阳.由于青泥岭地势高峻且逢泥淖,在宋真宗景德元年和仁宗嘉佑二年,两次开通白水路,该道起于今天徽县银杏村,经十里村、照牌崖、大河店、王家河、白水峡至略阳.  相似文献   

4.
“丝绸之路”是欧洲人视角对古代欧亚大陆东西交通线路的命名,“玉帛之路”则是按照中国视角和本土话语的重新命名.后者更有助于从古老的华夏文明立场说明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条连接西域与中原国家的路线.文章综述构成玉帛之路古代路网的七条支线:乌鞘岭中的洪源谷道和白山戍道、张掖守提道、扁都口道、三水镇道、建康军道与合黎山口道、玉门军道、敦煌—瓜州古道等.  相似文献   

5.
"道"是老子哲学的思想基础,也是老子哲学的核心和命脉.文章从考察老子的"道"出发,对老子思想中的超越性进行了探究.老子的"道"有好几重涵义:"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道"是规律、规则或者规范;"道"的基本属性是"自然",是"无为";最后,"道"归根结底还体现了对宇宙、对万物、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所有这些都体现了老子思想的"外在超越"特征.  相似文献   

6.
“道”和“德”是老子哲学中两个最基本的范畴.“道”具有本源性、自然性、虚无性、整体性、无私性、回复性以及实践性等基本特性.“德”是指事物由“道”所获得的本性与禀赋或依“道”而行所表现出来的样态.道和德既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  相似文献   

7.
秦汉史籍多处提及"阁道"与"复道",注家皆以为"阁道"与"复道"同.典型的如<史记·秦始皇本纪>:"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裴驷<集解>日:"如淳日:上下有道,故谓之复道.韦昭云:阁道."现代编纂的词典如<汉语大词典>等亦多以"阁道"、"复道"互释.其实,"阁道"与"复道"应有较大区别,若以为二者无异而互释,实不合理.  相似文献   

8.
"文源于道"是一个古老命题.根据对"道"的不同理解,各家形成了其相应的文学观.本文在比较易学、儒学、老庄"道"论的基础上,指出庄子文学观的特质是根于无为、虚静的"境界"之"道",是源自动静与天地同流的"大化"之"道".道"化"生万物,万物"化"而入道,就是"物化".在道的物化背景下观照文学,就形成了庄子独特的"物化文学观".物化文学观,重视文学的道缘与化境,破解文学的僵滞与现成.文学缘道而生,向道而化的本质决定了其重化、求真、尚正的本真品格.这也构成了庄子"物化"文学观与儒家"尚用"文学观及老子"法自然"文学观的区别所在.  相似文献   

9.
道,乃道家的最基本范畴,本义为道路;而道路是因“到达”而成就,因此“道”的音义为“到”.作为哲学范畴的“道”,通常表示事物的本质、本性.合乎大道就是符合“道”的认知和行为,谓之“到位”.“到位”就是合适、正好(不多不少),达到“道”内在而本源的“位”,是道之用.在这意义上,不偏不倚之中庸便是“正好”的状态,亦即“到位”的境界.中庸之道作为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实质上追求的是处世做事如何“到位”.而《周易》的持中思想正是爻的“当位”问题.由此,道家之道与儒家之中庸在此体用会合.道与到位的体用关系在以“正”为原型的政治哲学中,呈现出新颖独到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中,"三道弯"是一种特有的舞姿.是指在舞蹈动作中头、胸和腰与臀、胯和腿以反方向呈S型的形态.它分为流动中的"三道弯"和静止中的"三道弯".流动中的"三道弯"是指身体摆动连绵不断,均匀有规律的摆动,产生一种自然平衡的流畅美感.静止中的"三道弯"的美产生在亮相和静止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