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论述学历、学历社会及学习社会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学历社会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学习社会是一个未来社会形态的概念。要实现对现有社会形态的超越,使当下的社会成为一个学习形态的社会,在观念层面上,更新思想,形成终身学习理念;在实践层面上,立足现实,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从而促使学历社会向学习社会迈进。  相似文献   

2.
“学习型社会”是一种表达终身学习理念的社会形态。较之传统型社会形态,“学习型社会”在知识、学习、学习者、时间、空间等内涵特征方面发生了实质性变化,这种变化对高等教育的目标、对象、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挑战。而高等教育对学习型社会具有正反双重价值影响,应从办学理念与机制两方面做出理性的应答:从理论层面看,应明确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理念;从实践层面看,应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  相似文献   

3.
关于"社会政治"的一般理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政治”是与“政治社会”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政治社会”思想源于亚里士多德 ,是一种以国家为中心的政治观 ;而“社会政治”思想始见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后被马克思、恩格斯作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阐释 ,指的是无阶级社会或阶级后社会的政治。“社会政治”理论与 1 9世纪实证主义者所主张的政治社会学理论有着根本的区别 ,其方法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政治”理论的提出和研究 ,对诠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发展政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经费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制约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由此引入高校社会资本的概念是非常必要的。从辞源学的角度厘定“社会”一词的内涵,是界定“社会资本”和“高校社会资本”的一个重要途径。正式制度是重要的,但非正式制度是构成高校社会资本的主观因素,是高校社会资本的灵魂;高校关系网络是构成高校社会资本的客观因素,是高校社会资本的躯体;非正式制度与关系网络是高校社会资本的一体两面。  相似文献   

5.
学习共同体是基于社会构建理论和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理论,为了解决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所提出来的.它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习交流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马原"课程中学习共同体的建立要求教师们实现在教学理念、内容、方式和手段上的革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和精神,提高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6.
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得到重视,如何保持高校与社会之间的高质量有效互动是高校、政府和社会都关心的话题。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服务学习理念以重新架构“服务”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倡导社会服务反哺人才培养而得到许多国家及高校的重视。从理念维看,以关注师生与社区发展福利直接反哺人才培养;从制度维看,通过加大“政校社”制度保障多元助力人才培养;从实践维看,在注重中心机构实体建设中在地化落实人才培养。深入了解和反思借鉴这一点能为中国双一流高校建设中社会服务职能深度发挥、教与学质量整体提升以及人才培养改革提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社区》2004,(4):20-20
“社会助残”就是把残疾人事业由专门机构承担的工作演化为全社会共同实施,融入社区工作的社会事业。这一理念将使残疾人工作从观念至方式产生巨大的变革。为使“社会助残”的理念转化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为之努力的事业,首先要营造浓厚的“社会助残”环境。而这种环境的形成一靠行政的政策措施支撑,二靠残疾人事业工作机构和残疾人自身的争取。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大力倡导依靠社会扶残助残,发展残疾人事业的理念,将残疾人工作重心转入社区。在全区,社会扶残助残已逐步成为共识,残疾人工作已成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资源的发展与…  相似文献   

8.
学历社会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它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用标准化、客观化的手段选拔人才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勿容置疑。但学历社会也带来了应试教育、功利教育、高学历消费等诸多弊端,我们必须正视学历社会,并以终身学习为理念,实现由“学历社会”向“学习型社会”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哈钦斯提出的学习型社会理念已成为当代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主题。学习型社会要求形成与之相对应的现代大学理念。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我国大学应明确自身的目标取向,即倡导先进的学习理念,采用团队的学习形态,并与城市互动,建设成为学习型城市的人才高地,才能真正成为未来社会的"学习中心"。  相似文献   

10.
语言和社会的依存关系是一种“共变”关系,语言依赖于社会,社会能推动语言发展,语言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存在。社会环境对语言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民间"、"民间社会"和CIVIL SOCIETY --CIVIL SOCIETY概念再检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试图从一种解释的立场重新考虑中国的“civilsociety”问题 ,据此 ,中国“civilsociety”之出现或者重现将被置于一个有着悠久传统的本土背景之下 ,并被从社会行动者主观的方面来理解。然而 ,这种研究立场的转变并不意味着简单地拒绝考虑和使用“civilsociety”概念 ,毋宁说 ,它要求以更恰当更有效的方式来运用这一概念。学者们已经注意并且区分了“civilsociety”概念的不同用法 ,其中 ,“描述性的”和“规范性的”是两种最基本的区分。不过在本文中 ,“civilsociety”将首先被看成是一种“对照性的”的概念 ,而且除非这一概念的“对照性”用法已被充分地了解和运用 ,否则要在中国语境中恰当地展示其分析性和规范性意义几乎是不可能的。作者强调历史记忆以及在理解和建构社会现实过程中行动者认知和想象的重要性 ,同时也从社会变迁角度指出诸如“民间”这类本土概念的局限性 ,认为“民间”的传统终须被超越 ,而像civility这类civilsociety的组成要素在未来建构一种健康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将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分析西方市民社会理论中有关公共领域和"第三领域"的涵义入手,对中国传统"乡民社会"的形态与特征作了分析,指出中国社会结构模式的变革之路,是从传统的"乡民社会"实现向现代"公民社会"的过渡,并提出对中国"公民社会"建设方略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提出的“小康”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最为宏伟的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已得到初步实现。在此基础上,奋发有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又提出了“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这一发展过程,是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选择,是中国社会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党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优质资源的创造性运用,体现了党执政理念的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必须应对因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复杂问题。鉴于此。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文章对贝尔“后工业社会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内容进行了论述,目的是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如何在市场经济和利益观多元化的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又新颖的社会课题。本文从"和谐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为切入点,分析讨论了与和谐社会相关的几对矛盾,为清辨观点、理顺认识,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由于立场、实践地位和理论研究视角的不同,人们对政治有不同的理解,古希腊时代,政治就是参加城邦的活动。近代,政治是一种权力活动。奥克肖特认为,政治是一种"暗示"。他们所理解的政治实践的含义都有所偏颇。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种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内含政治价值与政治理性的统一。这对于我们建设民主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促使社会生活民主化、有序化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布洛维、赖特为代表的社会学马克思主义,从构筑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相结合,对“社会”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并把它确定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他们认为,社会是经济与国家之间一个特殊的制度空间,社会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稳定的保障,社会的进步是超越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社会的构建是应对第三波市场化浪潮的根本。这些观点,对于理解中国的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儒家的乐教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教育,而是一种人格教育和政治教育,儒家将乐教看做是促进人格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途径;为了发挥乐的教化作用,必须对乐有所选择和限定。儒家认为,并非所有的乐都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只有内容和形式都符合“和”的精神的“德音”,才能对培养和谐人格、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实现天人和谐发挥积极的功能。继承和发扬儒家乐教思想的精华,建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型乐教,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核心价值理念是"以人为本"。这种理念既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深刻领悟的基础之上,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内在精神的继承和创新。"以人为本"作为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人的失落这一现象的有力回应,使作为"类"的人的价值、社会主义制度价值和每个人的个体价值得到了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0.
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和历史观,同时也是一种治国方略和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人借鉴继承并赋予其崭新的 内涵,小康社会理论被作为“三步走”战略的核心范畴。本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中国社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