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在高校校园的日益普及,网络的负面影响———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日渐凸现。为此应通过提高网络工作者的素质,优化网络文化环境,加强制度建设来防范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化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是影响当代大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因素。网络文化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大学生的发展,但也对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带来冲击。网络文化的虚拟性、自由性和开放性、匿名性、多元性等特征导致部分大学生道德情感冷漠、道德意识弱化、道德行为失范和道德人格异化以及道德相对主义等。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这一冲击:完善网络法制法规建设,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的道德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以及强化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3.
网络文化的道德维度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网络文化的兴起带来了诸多伦理问题,使传统的文化道德面临严峻的挑战。网络文化的道德维度要求网络文化创作应当遵守公平、公正、自主、兼容、互惠、无害的道德原则;网络文化传播应当遵守爱国守法、诚信自律、友善互利、避免伤害的道德规范;网络文化消费应当进行兼顾功利与道义、个人与社会、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自由与授权相统一的道德选择;网络文化管理应当加强网络伦理建设、建立网络道德监控机制、推进网络道德教育、实行积极的道德调控。  相似文献   

4.
网络文化的兴起带来了诸多伦理问题,使传统的文化道德面临严峻的挑战.网络文化的道德维度要求网络文化创作应当遵守公平、公正、自主、兼容、互惠、无害的道德原则;网络文化传播应当遵守爱国守法、诚信自律、友善互利、避免伤害的道德规范;网络文化消费应当进行兼顾功利与道义、个人与社会、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自由与授权相统一的道德选择;网络文化管理应当加强网络伦理建设、建立网络道德监控机制、推进网络道德教育、实行积极的道德调控。  相似文献   

5.
网络环境特点给大学生的道德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道德价值观冲突、道德自我约束能力下降、道德责任感缺失和情感冷漠、道德人格偏离。高校应该从培养网络道德自我教育意识、养成网络道德参与习惯、提高网络道德选择能力、激发网络道德情感和增强网络道德自律性等方面着手,开展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以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防止网络道德行为失范。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渐成熟和网络交往手段在大学的日益推进,网络语言随之也成为了大学生言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网络语言的特殊性,给大学生言语道德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从道德的视角审视网络语言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冲击,以期引起读者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网络道德建设作为一个新问题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是以德治国方略的要求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是新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增强网络道德意识 ,已成为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目前,大学生上网普及率已近100%,互联网正在影响几代人的成长,这就使人类面临网络时代新的道德规范要求和选择。探索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对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建设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从网络道德建设的视角看,部分大学生中出现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重要原因有:网络本身的特点、大学生所处的特殊阶段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缺乏等。因此,高等学校应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主体作用,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强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责任感,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建设;从中小学阶段开始家庭网络道德教育,强化家庭对大学生的监督和指导作用;加快各种网络道德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社会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服务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杨宏健 《南都学坛》2009,29(4):105-106
在网络信息时代,当大学生面临着开放、虚拟、自由、交互、超时空的网络社会以及信息芜杂、道德观多元、价值观碰撞的网络文化,有时显得无所适从,甚至是不能自已。从某种意义上讲,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践履能力和道德抵御能力正在被弱化,道德主体正在沦为客体的工具。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其道德评价和判断能力,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力、决断力,教育大学生学会"自我负责",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迫切任务和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与教育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学习途径,同时也使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增多:网上交友的欺骗性,网上抄袭的侵权性,网上黑客的犯罪性。造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增多的原因是多样的,网络文化的特点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要纠正并减少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政府、社会要加强立法和约束制度;学校也要从加强德育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两课"教育与网络道德教育相结合;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促使大学生网络道德从他律转向自律;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康的网络道德人格四个方面加强教育和引导,才能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网络已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之而来的网络文化日益繁荣。由于网络的自身特点,网络文化如同一把双刃剑,在给青年大学生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给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个性心理等方面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网络生态伦理哲学基础与高校德育方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在给大学生提供信息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了他们自我约束力和道德法制意识的降低.而建立在因特网基础上的网络文化,也冲击着人类建立在现代化基础上的现代教育,使人们更加关注网络生态伦理问题.在网络生态环境下,高校应把"以学生为本"作为高校德育方法论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取向,以"道德审美"作为高校德育方法论,以建构和谐的大学生网络生态伦理文化.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作为当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已延伸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当中.随着大学生上网人数的猛增,互联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子冲击,也带来了无限的机遇.我们要主动出击,抢抓机遇,努力把互联网这一新事物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传播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及教育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校园文化是社会化的主流文化,它既是隐性教育模式的重要内容,又是抵制消极信息的重要工具。青年大学生社会化存在诸多问题,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首要任务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积极、健康的主流文化的培育,充分挖掘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从心理、学业两方面分析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提出把握思想倾向、占领网络阵地、加快校园文化网络建设、加强正面引导、奏响“主旋律”、培养大学生网上自教自律的能力、完善网络规范、保护大学生心理及行为安全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计算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 ,使当代大学生们尽情地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各种便利 ,但同时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也比较严重 ,黑客的攻击、黄色信息的传播和西方文化的渗透对大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采取关注网络、正确引导学生心理和制定规范、约束学生网络行为等系列措施加以控制和打击 ,确保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信息安全传输。  相似文献   

17.
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文化作为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的象征,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因特网作为一种新型媒体,对大学生道德品质产生的影响是双向的,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影响。为此,道德教育工作者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对待和使用互联网。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如何应对高校校园文化网络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正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物质生活。在大学里,网络作为一种不可抗拒的新事物走进了同学们生活,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带给大学生的不仅有“阳光”、“鲜花”,也有“垃圾”和“病毒”。这就要求大学德育工作者和学生工作干部,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关注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使校园网络成为宣传思想道德的新途径和新窗口。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倾向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使用应对方式量表和清华大学白羽等修订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对天津市部分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测试,探讨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倾向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不同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在应对方式上存在差异,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与网络成瘾倾向呈高度负相关;自责、幻想、退避与网络成瘾倾向呈高度正相关。自责、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对网络成瘾倾向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