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一 《南都学坛》2009,29(2):104-107
当前的时代发展包括了三个方面特征: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基本动力,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和谐是时代发展的基本趋势。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发展关系看,为了推进时代发展,需要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方面功能,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时代发展的引领功能,另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时代发展的整合功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需要着眼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主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大力弘扬时代精神,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研究是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方面。文章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研究现状出发,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研究存在问题与视域拓展。  相似文献   

3.
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范畴的研究,还不是很科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应该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两个主体缺一不可,是两个主体的共存与互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此,应该提升两个主体的素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分为两个历史时期:从新中国成立至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现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表明: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当代化与民族化的有机统一;必须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使中国找到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5.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创造者,以人民群众为核心的“现实的人”事实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内在地包括了历史认识主体、历史创造主体以及历史评价主体,它们之间有着极为复杂的结构性关联,构成了一个内含丰富的图谱序列。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意识觉醒始于井冈山时期,其动因是大革命失败和城市斗争失败所提出的现实问题:中国革命该何去何从?在探索和回答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共产党人逐渐深入了解中国国情.同时,开始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从而逐步形成了对中国特殊革命道路的理性认识.中国共产党人这种理论的自觉及其在革命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效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确保党的先进性,是顺利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有效解决中国革命和发展问题的决定性因素;中国的具体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依据和目标指向,正确认识中国国情乃是有效推动中国化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理论武器,准确理解和科学把握其立场、观点、方法,是有效推动中国化的思想动力;必要的方法是连接理论与实际的桥梁,科学方法的运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深刻研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今天,本文在充分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背景、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三方面的历史经验及现实启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传播主体必须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个体主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个体主体理论的中国化面临着巨大的价值张力,其中国化进程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演绎着从思想层面——实践层面——制度层面方向发展与转变的逻辑理路。  相似文献   

9.
1930年代中国左翼作家经受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形态的主体性"询唤",但是由于其小资产阶级根性,他们必须首先通过文学这种"审美意识形态"建构出一种"异己"的阶级主体——无产阶级,然后才能在这种对象化过程中实现身份确认与主体建构,由此形成了左翼作家的主体性悖论。其具体体现为:左翼作家内在的"小资产阶级根性"与通过外部斗争而获得的"无产阶级意向"之间的悖论。左翼作家在自身的主体建构过程中,创造出了一种"左翼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模式;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最初形态,其显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价值所在。因此,当下重审1930年代左翼作家主体建构过程与特征,理清其对于马克思主义及其美学中国化的历史意义,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并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具有启发性的借鉴意义。在研究主体的视角下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存在理论与实证研究不具协同性、研究思路和方法的狭隘性、研究内容和深度的局限性等问题。为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还需要从主体的角度来发散研究思维,拓宽研究方法,勤于探索思考,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中国传统语言哲学入手,从"名与实"、"规定与描写"、"和谐与征服"、"暗示与明确"几方面评价了中西翻译理论,主张在属于象形表意的汉语和属于拼音文字的西语间的翻译转换没有必要全盘引进,而应该中西合璧,采取描写多元的翻译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关于父母子女、祖孙和兄弟姐妹关系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法典专家建议稿婚姻家庭部分中 ,有关父母子女、祖孙和兄弟姐妹关系一章在 2 0 0 1年婚姻法修正案的基础上 ,主要增加了反歧视原则、子女亲生否认、认领子女、强制认领、父母的亲权责任、禁止使用对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有害的惩罚手段 ,以及收养关系的有关规定。将收养法并入婚姻家庭法编 ,单立一章。祖孙和兄弟姐妹作为重要的家庭成员在父母子女关系一章里专立了一节 ,并增加了有关扶养制度的基本原则规定 ,统一“赡养”“抚养”“扶养”为“扶养” ;增加了扶养的程度、方式、争议处理办法的原则规定 ,弥补了我国婚姻法缺少系统的扶养制度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马原小说以先锋姿态与陌生化叙事引人注目,而背后涌动的却是作家获取话语权力的欲望以及为实现欲望而进行的语言实验与狂欢。当这种实验与狂欢模糊了公共权力的视野,失却了对现实境遇的本真显现,成为作家主观欲望的肆意表演,则注定会走向失语与沉寂。  相似文献   

14.
典雇妻女现象作为古代中国独有风俗,从其产生开始就受到官方文化的否定,并逐渐被纳入法律禁止的范围.可是,严历的法律不但没有根除这种行为,典雇妻女反而作为一种民间的风俗习惯而普遍存在.为什么法律明令禁止却收效甚微?为什么典雇妻女之风俗普遍存在而法律却显得苍白无力?这涉及到儒家传统道德的影响力,中国古代立法的价值取向,国家法律实施的效果,风俗习惯的沉积和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用法律去禁止人们为了生计而被迫采取的行为,固然会起到一定的功效,但法律的权威性必然要受到挑战,而有禁不止所带来的副作用,更会使法律的尊严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是进行课程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途径,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性是根本目标。以此为价值尺度进行评价,可以得知,思想政治课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几个关系:“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文件与实践”的关系、“模式与特色”的关系、“阶段性与持续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南昌 ,历来人杰地灵 ,物华天宝。唐宋时期 ,南昌经济物产、俊才人物 ,均居江南诸州府之冠 ,且繁荣昌盛 ,大哲继起的流韵余绪 ,泽被明清。所涉概况、人物、名胜实为沧海一粟 ,南昌的辉煌历史、灿烂文化及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光荣传统 ,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画空白的美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画家的眼中重要的不是空白处究竟是什么 ,而是对画中的主体形象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回首往昔岁月描摹松江旧梦,潜入隐秘王国探照历史人物,聚焦都市病相刻画精神生态,施蛰存致力于挖掘人的本真生命形态,引领我们探查深藏于灵魂中的潜隐世界。在古与今、中与西、城与乡的合力浇铸下,他似一棵根系发达的植物——站在乡村与都市的边缘眺望两边的风景,游移古典与现代的时空吸纳两处的营养,跳出左与右的阵营聆听双方的讯息。走进施蛰存的文学世界,我们会发现,他穿梭于建构和解构之间,其文学枝叶是如此鲜亮而新异。  相似文献   

19.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高新技术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当前高等院校成果转化率低的现状 ,从各个层面阐述了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急需采取的措施及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人民警察自身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繁重的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人民警察长年累月在超负荷的工作,然而他们的某些自身权益却无法 得到保障。为维护警察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警察权益保护机制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