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视民生、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胡锦涛提出的“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为民”思想和共同建设、成果共享的民生理念,从执政为民、科学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建设民生、改善民生,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形成了与时俱进又独具特色的民生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2.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核心命题,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正确理解其深刻内涵,以全体人民共同建设为前提,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基础,处理好若干关系,建立健全发展成果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权的有效保障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人权保障的核心理念,必须以人为出发点,依托人的主体性,以人为目的。改善民生是和谐社会人权保障的现实基础,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人权保障的价值基点,必须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制度建设,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价值取向反映了习近平在应对各种矛盾冲突时的价值立场与态度,它包含价值目标、价值选择标准、价值实现条件3个部分: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为价值目标要求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牢牢把握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治国理政价值标准的哲学依据,它要求要将人民利益作为价值标准,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性;治国理政思想的价值实现关键在于“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并以“建构完善的制度体制”为保障和条件,为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保障。  相似文献   

5.
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进入新时代的十年,我国民生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得到全方位改善,保障和改善民生进入品质提升期,要求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同时,保障和改善民生也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包括经济存在新的下行压力,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就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民生诉求差异不断扩大等。为此,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在高质量发展中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一个紧迫而艰巨的重大任务,就是要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本质体现。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防止和治理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最根本的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积极推进保障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贯穿于我党的执政理念中。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三个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的思想;江泽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充分保障人权的论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上述人本思想,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构建和谐社会,关注民生等思想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8.
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关系问题在最近几年受到社会公众和各级政府更广泛的关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最典型的呼声。本文主要利用湖北省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试图说明湖北在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关系上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改善二者关系的办法,为各级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发展方向、发展动力和发展目的及宗旨等重大问题。坚持文化发展以人为本,实现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10.
陈鲁民 《中华魂》2014,(13):28-28
3月7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两会谈到改善民生时,动情地吟诵多年前在晋祠看到的对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他说,我对“乐事还同万众心”印象特别深,用现在的话,就是让人民共享改革成果。(3月7日《新华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第三次分配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方式,它践行着以“现实的人”为主要内容的共享发展理念。共享发展理念要求从“现实的人”出发实现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以第三次分配中“现实的人”达成共享的程度为准据,可将第三次分配发展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侧重于关注生存保障,中级阶段侧重于提升共享品质,而高级阶段侧重于实现共同富裕。当前中国第三次分配正由中级阶段迈向高级阶段,在目标群体扩大、涉及内容多样、参与热情增高的同时,存在着对象覆盖面不全、内容精准性欠佳、群众参与度不高与发展推进力较慢等问题。未来提升第三次分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的效能,需坚持“四化”发展原则,不断强化第三次分配覆盖范围,普惠受益保障共享起点;细化第三次分配内容体系,精细治理保障共享机会;转化第三次分配参与动力,协同共治保障共享伦理;优化第三次分配推进速率,生产推进保障共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坚持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人民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政协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提出的这“两点”,高度概括了政协工作的根本宗旨和检验标准。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强社会建设,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党在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而党政干部作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组织者和实施者,所面对的民生,不仅有其横向方面、而且涉其纵向方面,  相似文献   

14.
川甘青结合部藏族聚居区地缘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区位重要,空间分布上是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生态脆弱地区、高寒高海拔地区在地域上的耦合,影响民生改善的多种因素交织。本文基于田野调查法分别就住房、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医疗和社会保障、就业、家庭收支、生态环境、社会安全与社会公正等方面调查城乡居民生活状况。论文构建绿色包容性发展分析框架,提出以绿色包容性发展理念促进该区域民生改善,建议增加经济机会,提高经济参与度;确保经济机会均等,共享经济增长成果;社会包容多样性,关注生活幸福感;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充分考虑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实现共享式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共享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而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共享发展理念契合了社会发展的时代诉求,科学地阐释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和最终由谁分享发展成果。共享发展理念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强调了共享发展的人民性本质。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有助于完善社会公平机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制度保障,为我们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十分重视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提出了就业是民生之本、扶贫是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过程的历史任务、残疾人事业是崇高的事业等基本观点;把以人民群众为本、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以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指导方针;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对改善民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思想。这些思想对解决我国弱势群体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个基本政策,也是“以人为本”执政观的根本体现。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就是要在“按劳分配”为主,按生产要素分配为辅的宏观分配制度指导下,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合理分割“蛋糕”,积极促进就业,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遏制腐败现象,最大化地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8.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必须进一步转变作风。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十二道民生“考题”,成为今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出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一切无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幸福安康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20.
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工作的政治传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成功的秘诀,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不变的初心。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本逻辑与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逻辑的辩证统一,科学阐释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时间节点,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汲取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经验,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画出最大同心圆;就是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