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1年10月,在武昌起义爆发的同时,北方滦州以第二十镇新军为主体发动了滦州兵谏,要求清政府彻底改革实行英国式君主立宪,实施不流血的革命.兵谏失败后,中下层官兵又发动了武装起义,兵谏和起义合称"滦州革命".滦州革命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有力支援了南方革命,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促进了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在辛亥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早在同盟会成立之初,孙中山提出了以攻占北京为上策的"中央革命"战略思想,革命党人前往京津地区积极活动,建立革命组织、运动新军,1911年10月,第二十镇新军统制张绍曾利用清政府举行"永平秋操"之机在滦州发动兵谏。失败后,中下层官兵又在滦州发动武装起义,滦州兵谏和起义合称滦州革命。滦州革命与武昌起义相呼应,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翻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从滦州兵谏到滦州起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滦州兵谏”和“滦州起义”是辛亥革命时期北方的两件大事。从“滦州兵谏”到“滦州起义”反映了对待满清王朝的两种不同的态度而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主张在大清皇帝万世一系的前提下进行政治改革的立宪派,结果丧失了革命时机,贻误了大局,主张用武装起义推翻满清政府的革命派,发动“滦州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对于推动中国历史前进起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对此作必要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于吴禄贞和张绍曾的情况,对与本文有关的问题也作了一些介绍,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由赵润生、马亮宽两位教授撰写的《辛亥滦州兵谏与滦州起义》一书,最近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笔者有幸先睹此著作,颇有感慨,累述如下。一滦州兵谏与滦州起义,是武昌起义后以新军第二十镇等革命官兵为主体在近畿滦州(今河北省滦县)发动的两个有重大影响的革命事件。它们沉重打击了正在土崩互解的清王朝,有力地支持了湖北和其他各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于清王朝的灭亡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较为广泛地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在中国近代史上应该…  相似文献   

5.
同盟会建立后,许多革命党人潜入北方,为实现孙中山先生的“首都革命”而积极活动,1911年10月,清王朝在永平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史称“永平秋操”,打入新军的革命党人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第六镇统制吴禄贞,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秘密商定,借用秋操机会发动武装革命,一举消灭清禁卫军,攻占北京。可是在秋操的前一天夜里,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惊惶失措停止了秋操。派荫昌率参加秋操的部分军队南下镇压武昌起义,张绍曾拥军抗命,拒绝南下镇压起义,发动以逼迫清王朝实行立宪为旗号的兵谏,此次兵谏是有预谋,有组织,有明确目标的革命行动,在兵谏期间与京津地区的立宪派有联系,本文对兵谏过程及其与立宪派关系进行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6.
武昌起义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等兵谏以响应,并联合吴禄贞、蓝天蔚等准备发动武装革命,攻占北京,推翻清王朝,本文对兵谏的发动过程、性质及其纲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王金铭在从军实践中,体悟到清廷的腐败,从而萌发了反清反帝思想。同时在革命党人的启发下,王金铭和冯玉祥等组织“武学研究会”,接受和传播革命思想,密图起事。终于在辛亥革命之后的约二个月即1911年12月底发动了滦州起义。滦州起义虽因准备不足、革命军力量弱小、轻敌等原因而失败,但也沉重打击了清廷的反动统治,极大地鼓舞了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相似文献   

8.
辛亥滦州革命是武昌起义后北方爆发的影响最大的革命事件。其主要特点是:"一假立宪之名,性革命之实;二,反清反袁,气势如虹;三,力重千钧,促清灭亡;四,宣扬民主,意义深远。滦州革命的四个特点反映北方革命党人不畏强敌,不怕流血牺牲,推翻封建专制政权,创建民国,为人民谋自由幸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9.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两位爱国将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对蒋介石实施兵谏,迫其放弃了内战政策,此举成为全国抗战局面形成的关键。其实,在此之前,蒋介石还经历过一次鲜为人知的兵谏,地点在庐山,发动者是国民党左翼人士邓演达和唐生智。  相似文献   

10.
聊城大学赵润生、马亮宽教授合著的《直隶惊雷一一辛亥革命在京津冀》一书于2011年7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和河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该书属于全国政协和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策划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重点图书项目。全书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辛亥革命前北方地区风起云涌、山雨阵阵的形势。19世纪末京津冀地区广大人民和志士仁人目睹民族危亡、国家灾难,掀起一系列救国的运动,其中包括立宪和反帝反清的武装起义。第二部分提出吴禄贞、张绍曾、蓝天蔚等北方革命党人利用自己掌握的新军发动兵谏,响应武昌起义,是以要求立宪为名,行革命之实的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