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与文学传播活动的繁盛相应,宋代出现了文学传播观念的更新与意识的自觉。宋代士子不仅追求立言不朽,并将之提升到居于立功、立德之先的地位。他们最早对印刷技术给予足够的关注,并对其强大传播效能给予充分的肯定。在社会关系上,他们从对名公巨卿的品题延誉的追逐延伸到对公正的文学评论的呼吁。对作品之汇聚,从“好事者”的简单收罗到门人故旧的自觉编次;对于音乐传唱,他们将辅佐教化的工具变成了文学推广的“媒介”。这些,都显示出宋代已经是一个文学传播高度自觉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宋代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阶段,不少宋代文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城市,是城市生活的参与者、领导者和解读者。通过文学或非文学的手段,他们融入自己生活的城市,影响和改造着城市与城市意象。  相似文献   

3.
词是一种较完美的配合乐曲的音乐文学,具有可歌可唱的特征,需要人来演唱。宋代歌坛的风尚与宋词的本色观决定了它最直接最重要的歌者是宋代的歌妓,也就是说歌妓成了宋词传播途径与媒介的主要选择。宋代歌妓数量多,遍布各地。她们地位低下,与文人有密切的关系,这就使得她们成为宋词传播的主要媒介  相似文献   

4.
宋代经济与宋代文学家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朝代中,宋代的文学家庭可以说是最多的。宋代文学家庭繁荣的原因之一就是宋代的经济繁荣。奢华的物质享受,煽动了文人学士的文学创作欲望;繁荣的商业经济,为文学家庭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宽广的题材,也为文学家庭成员文学作品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文学的驿递传播指作品随同作者的书信进行传播。宋代的驿递制度相对完善,步递、马递、急脚递,分工明确,并且允许私人信件入递。在频繁的书信往来中,大量的诗词作品在遍布全国的驿路邮亭间往返寄送,进入传播轨道而被他人接受。驿递传播是一种反馈积极的传播途径,能刺激人们的创作热情,并催生精品。当然,它也有传播范围有限、传播速度较慢等缺点。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文学史上,长久以来,鲜有女性作家的身影,女性大家更是寥若晨星,这一方面是因为封建社会对女性才华的压制,另外与女性作家作品的散佚也有很大关系。宋代女性词人群体性崛起,但其流传下来的词作也很有限。本文就题壁、刊印和声乐传播三种途径探讨了宋代女词人词作的流传方式与其创作主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文学活动中,文学传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学活动的发展。宋词在宋代特殊的时代氛围中繁衍兴盛,传播所起到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宋代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升与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各种文学艺术的繁荣创造了优越的外部环境,杂剧艺术的红及大江南北也为宋词的广泛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唐代发达的交通为唐代文人提供了文学作品传播的多种途径 ,他们通过邮递、便寄、遣使等方式传递诗文。这些方式加速了文学作品的传播和作家影响的扩大 ,也促使文学内容浅俗化 ,风格俗艳化  相似文献   

9.
词在北宋传播的历史文化环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它在北宋时期的接受与传播,离不开当时的历史文化环境。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北宋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为词体文学的传播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士大夫文人们歌舞享乐的风尚又是促进词体文学传播的社会因素;以表演声乐为主的宋代歌妓成为词体传播的直接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两宋之时,科名之崇与文字之传有着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在宋代崇尚科名的特殊时代背景之下,进士高第者,其作品的传播方式带有时效性、附着性与增殖性诸特点,故作品传播途径广,留存量大.另一方面,处于科名等级体系最底层的几类士人,如特奏名进士、诸科等,受科名歧视的社会心理影响,他们的作品若非当世闻人推重,常不为世所重,不为人所称,加之总体创作水准不高,故创作队伍虽大但现存作品却极少.宋人科名观与文学传播之间的关系,是研究非文学因素干扰与影响文学的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1.
为了科学地认知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运用空间形式的逻辑理论,分析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空间形式具象,即空间形式在诗歌、戏剧、小说等文学样式中的具体表现,进而研究其在文学中的作用。分析认为,文学作品的空间形式有其特定功用,它促成文学作品成为丰满完整的"有机"体,在文学创作实践中形成陌生化效应,增强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12.
信息空间在地域、时间、形式等物理性元素形成的结构维度中,融合了民族、文化、习俗等人文性因素,促使信息传播受“物理性”和“社会性”双维度的作用而影响信息传播的效果。文章认为信息空间的互联机制促成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融合与沟通,丰富了信息的传播路径和认知沟通的方式,有助于沟通双方对信息内容的理解与认同。文章具体分析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双维度作用下所构建的信息空间,以及其互联机制是如何有效地实现信息传播与交流沟通的融通,在消解社会性因素与文化畛域所造成阻隔影响的过程中,达到理想的信息沟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文学经典的生成谱系与传播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学经典的生成是一个同时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持续不断地传播和被接受的过程。在此传播过程中,既有纯文学、纯学术的要素贯注其中,又有非文学、非经典的、世俗的力量介入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不是一个文本,而是一个'场域'。在这个场域中,各种来自文学和非文学的力量形成的对话和张力使其意义得以生成、增殖和传播。在当下这个时代,我们只能从这个场域出发展开经典研究才能避免将文本细读与社会语境人为割裂的弊病,进而在文学与社会、精英与大众、商业与美学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文学经典的生成是一个同时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持续不断地传播和被接受的过程。在此传播过程中,既有纯文学、纯学术的要素贯注其中,又有非文学、非经典的、世俗的力量介入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不是一个文本,而是一个 '场域'。在这个场域中,各种来自文学和非文学的力量形成的对话和张力使其意义得以生成、增殖和传播。在当下这个时代,我们只能从这个场域出发展开经典研究才能避免将文本细读与社会语境人为割裂的弊病,进而在文学与社会、精英与大众、商业与美学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趣”作为我国古代文论审美范畴,它对当代文学创作、文论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具体表现为:一、启示文学创作要不断焕发主体灵性,张扬生命自由;二、启示文学创作要不断求新求变,加强艺术表现力;三、启示正确看待文学的社会作用,以审美为文学的价值之所在;四、启示倡导文学审美的多样化,反对单一的文学批评取向;五、启示反对庸俗的文学之趣,追求健康的文学趣味;六、启示文学批评要亲近文学现象,抛却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16.
以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在新时期初中国大陆的传播为研究对象,从中国知识分子对卡夫卡文学身份的阐释出发,具体揭示了卡夫卡在中国大陆的传播过程。对中国知识分子的阐释方式与传播目的的研究,不仅可知卡夫卡在中国大陆的合法化历史,亦可一窥作家的文化旅行如何受制于意识形态和启蒙话语的权力游戏。  相似文献   

17.
文学制度是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接受体制,它制约、规定着文学的意义和形式。在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的生成背景中,新式教育、大众传媒和都市空间为现代文学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推动了现代作家的职业化和文学传播的大众化体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九色鹿》是著名的佛本生故事,其在中土的图文传播有同有异。从传播内容言,二者所关注的人物形象都集中在九色鹿、国王、告密者以及国王夫人身上,但文学的传播内容,总体上较图像传播更丰富些。从传播途径言,图像传播线路较为明确,可归纳为“印度→犍罗陀→中土”,而文学传播似有断层。从传播时间之先后言,图像的叙事传播略早于文学传播,但文学传播持续时间更长,一直持续到宋元以后。无论图、文叙事,都受到了中土固有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休闲文学在我国“悄然勃兴”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对其特征的概括以及对其意义的认识却不尽一致。休闲文学是神圣文学家族中的一员 ,它不是伪文学 ,能使读者得到心灵的净化、情感的陶冶以及对人生价值的领悟 ;它不以带给人感官刺激为目的 ,而以怡情养性为旨归 ,是一种具有高度能动性、自觉性的文学 ,具有建设性 ,和低级趣味没有必然联系 ,是一种培养人文精神、净化人类心灵 ,告诉人们用审美的态度看世界的文学  相似文献   

20.
课堂的文学性对于达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大有裨益,因为文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教师可通过挖掘文学性课文的主题意义与美学价值、补充文学性的教学材料、设计文学性的语言活动、开设英美文学选修课等途径来实现文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