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加入WTO后,国际物流企业大规模进军中国物流市场,物流业跨国并购进一步加剧,外资物流企业垄断了附加值高、利润空间大的高端物流市场,对中国物流产业安全构成实质性的影响。为此,中国物流业应顺应全球物流业发展的全链条化、巨头化趋势,通过物流外包、物流企业并购等机制创新,挖掘、发挥中国物流产业后发优势,不断提升中国物流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国现代物流发展面临的矛盾,从分析现代物流业演进的机理入手,指出现有理论主要以业态来把握现代物流业的局限性,以及由此导致实践上的偏差,重新定义了现代物流的概念,把现代物流发展理念、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及其本质融入到概念之中.进而论述了现代物流的本质特征、载体特征、方式特征,指出了现代物流业态的不确定性,强调必须充分认识现代物流演进的动力机制、演进规律及其与相关产业之间的联系.在以上理论基础上,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进程,提出了中国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物流业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了目前欧美国家和中国物流发展概况的基础上 ,详细分析了中国物流业的现状 ,提出了发展我国物流业的对策 ,展望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国家物流业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以竞争力描述模型为基础的国家物流业竞争力分析框架,并从效力、实力和潜力三方面切入,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归纳出可持续发展指标、网络运作先进性指标、物流服务拓展力指标、物流需求潜力指标和国家物流业竞争力综合得分,用以客观评价国家物流业竞争力。同时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提出提升中国物流业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简称TPL)是现代物流的通称.第三方物流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但是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在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必要大力发展物流产业.结合国际物流业与我国成功物流企业的发展经验,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应从改善物流企业的经营环境和加强物流企业的自身建设等方面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学、合理地降低粮食物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粮食物流业的经营效率,对促进物流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粮食物流所处的经济环境入手进行分析,阐述了目前我国粮食物流业经营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粮食物流业经营成本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然而,目前我国物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界对物流纳税主体的界定未形成共识,物流税收存在着诸多亟待的问题,立法上的不完善已成为严重阻碍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明确物流的纳税主体,对我国物流税收改革提出相关的立法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冷链物流主要企业经营模式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冷链物流作为新兴的行业,正在蓬勃发展。冷链市场需求增加的同时,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措施助推冷链物流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之下,各大冷链物流企业乘势发展。在分析了几个典型的冷链物流企业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不同物流企业经营模式,论述了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现代物流业的特点及发展前景,当前我国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谈了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发物流这一潜力巨大的利润源泉。  相似文献   

10.
物流业在我国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多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要顺应电子物流、专业化第三方物流、全球化物流及绿色物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代物流的风险及物流保险需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物流业已成为近几年我国经济领域中最活跃、最热门的新兴行业之一,第三方物流形态正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发展空间很大。但我国现代物流运行却涉及制度和法律风险、合同风险以及责任范围加大的风险。在现代物流中传统保险不能解决第三方物流公司面临的代位追偿等问题,而2004年推出的物流保险也存在物流保险责任范围小、计收保费依据不科学、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等缺陷。因此,我国急需发展现代物流综合保险,而根据物流市场的需要,进一步开发适销对路的险种是其中的关键。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应根据需要选择物流综合保险策略,从而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12.
第三方物流带给邮政的机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给中国邮政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邮政在发展第三方物流方面所具有的"三网合一"、"三流融合"以及人员优势,并指出了传统的邮政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差距,提出中国邮政应建立精益物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的宏观环境驱动下,我国物流业正处于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的过程中。现代物流强调物流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从现代物流视角来看,我国铁路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长期以大宗货运为主要运输方式,其他专业化物流服务种类在多元化经营领域发展较慢,限制了其盈利空间;由于物流管理方式亟待创新,铁路专业化物流水平还有待提高;限于目前管理能力,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车运输、冷链运输等专业化物流存在供给不足。铁路在发展现代物流中具有运输优势、产品优势和信息优势。铁路货运企业应扭转只重货运增量的观念,以现代物流理念为引领,依托铁路优势特点,借鉴物产中大集团和北汽中都物流等企业的成功经验,围绕产品和客户两个维度进行物流服务的深度融合和管理创新,实现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相似文献   

14.
加快福建省现代物流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国内外现代物流进入蓬勃发展的重要阶段,我省也已启动现代物流发展工作。客观地、系统地把握国内外现代物流发展态势,分析研究我省现代物流发展现状,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和地理区位条件,探讨我省现代物流发展思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冷链物流市场潜力巨大,但我国冷链物流市场发展滞后,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不健全,冷供应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冷供应链服务提供商数目少,操作人才缺乏。所以,应该积极有效地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建设起冷链物流系统;构建实时信息平台,推动冷链物流供应链的诚信和谐发展;建立起冷链物流供应商沟通平台,研讨行业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6.
物流信息化水平空间结构演化研究对统筹物流业发展、构建布局合理的物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中国省域物流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指标权重,进一步加权计算2013—2018年物流信息化综合指数,从全国、省域两个视域对中国物流信息化水平进行测度; 利用标准差椭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中国省域物流信息化水平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确定中国省域物流信息化空间关联关系,通过QAP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中国省域物流信息化水平逐年增长,地区间非均衡性增强; 中国省域物流信息化水平空间结构呈“东(偏北)-西(偏南)”格局,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且相关性逐渐弱化,高值集聚和低值集聚的同质性现象占主导地位,空间异质性现象增强; QAP分析显示,空间地理位置、城镇化水平、区域创新水平、区域开放水平对物流信息化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契约经济学理论为依据,讨论了物流系统的4种治理模式,即多边治理、三边治理、双边治理和单边治理.分析了每种治理模式的适用条件及其优缺点,并分析了中国物流治理模式现状.认为各种不同的物流治理模式共存是中国物流市场自然发展和选择的结果,第三方物流和一体化物流都有其存在的客观条件.上海华联超市自办配送而不是依赖于第三方配送,海尔作为制造企业也开展第三方物流等现象正是对这一结论的阐释,也是符合中国物流市场发展规律的,建议中国各级政府对物流的推动和导向应该尊重现实.  相似文献   

18.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物流大国和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中国物流业规模虽大,但绩效并不理想。大而不强、全球连接能力弱、现代化程度不高,物流成本偏高、质量效益不佳,中高端、体系化、集约式物流服务与供应链服务等严重不足,传统运作模式难以为继等问题突出。"十三五"及未来更长时期,中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全球化、绿色化进程将深入推进,物流业发展的需求、技术供给、制度、资源环境以及国际格局会发生重大变化,要求中国物流业朝着安全、高效、便利、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绿色化、全球化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物流企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其经营目标是在既定的顾客服务水平下,以最低的物流总成本赚取最大的利润。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一些专门为生产企业提供仓储、运输等物流链中一部分活动的物流服务企业应运而生。物流服务在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运输企业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并提高自身的活力,意义非常重大。本文阐述了运输企业向物流服务企业转变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实现转变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物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现有的物流法律法规不能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考察我国物流业发展概况,分析我国物流立法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构建物流法律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