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角度对"特别规定"的含义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的联系和区别,指出现在的"特别法规则"仅规定了同一机关制定的不同法律规范适用的先后顺序,需要进一步厘定《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性质,才能够更好地处理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和相冲突的矛盾,特别是"下位法"能否突破"上位法"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美国大学通才教育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高等教育的理想。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也是高等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大学通才教育的产生正是为了调和两者的矛盾。通才教育模式在美国大学历史演进中的复归表明,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受教育者在社会中的选择越来越复杂、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日益提高的情况下,通才教育是值得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学校以专业为基本教学单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建国后我国仿效前苏联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和办学体制建立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自产生至今,经历了移植前苏联模式、急进与调整、恢复与发展和改革与创新四个阶段。未来我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自主权将进一步扩大,并继续"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博弈。  相似文献   

4.
从京师大学堂的创立开始,分清朝末期、民国和解放后三个时期大致考察了我国政府与高等学校之间的关系,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校办学自主权和民办高等教育等四个角度,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片面认识,指出我国在处理政府与高等学校关系上应该注意克服政府恐惧症、制度依赖症和自主权适应性紊乱以及忽视民办高等教育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京师大学堂的创立开始,分清朝末期、民国和解放后三个时期大致考察了我国政府与高等学校之间的关系,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校办学自主权和民办高等教育等四个角度,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片面认识,指出我国在处理政府与高等学校关系上应该注意克服政府恐惧症、制度依赖症和自主权适应性紊乱以及忽视民办高等教育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同志于1983年国庆节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本文从三个方面,历史地全面地阐述了这一题词。这一题词,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伟大的现实意义。文章指出,贯彻“三个面向”必须强化教育为经济服务意识,教育的战略产业意识、持续发展意识以及素质教育意识。教育改革的世界性、多层次性、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统一性和产学研相结合的一致性,这是“三个面向”为高等教育改革指出的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7.
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 ,提出高校中通才教育的必要性、通才教育的现状、实施途径及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国的高等教育: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张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 0世纪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生发展时期 ,其培养目标上的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对立统一 ,对高等学校的课程和教学等方面具有纲领性、导向性作用 ,是研究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切入口。知识分类、学科分化是现代高等教育产生的重要基础之一。而现在 ,那种划分非常细密的专才教育或专业教育 ,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当今高等教育的通专才教育之争 ,已经演变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处理 ,即在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寻求二者的均衡点与结合点。大学本科教育可能呈现“专业教育———在专业教育中引进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的改革趋势。通识教育的根本使命是要发展学生终身不懈的自我反思 ,提升人生观的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观经过了从"专才"到"通才",再到"元才"的变迁,但教育模式并未发生相应变革,致使"专才"的知识特点落后,"通才"的知识特点亦难以实现。"元才"的知识建构则采用信息化教育的理念与模式,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化教育对于知识建构结构化强、特异化低的特点,并发挥其在应变、认知、创新等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深层矛盾和问题的症结所在,深入探讨了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指出高等教育在推动创新能力建设过程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学校应该主动承担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1.
高等专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关系研究是一个难以界定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它们的概念、培养目标和教育形式等方面进行对比,找出目前高专与高职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12.
国民政府时期大学教育的主导思想是通才教育,通才教育思想是在与专才教育思想不断冲突中形成的,这个形成过程集中体现在当时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和高等教育思想的论争之中。  相似文献   

13.
有关大学教育目的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对历史上曾出现的自由教育、专业教育、普通教育思想的更替论争进行了分析,认为各种教育思想的分歧在于教育理念的根本不同。这对我国当今大学素质教育改革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创造教育是以开发生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创造力为目标的教育,是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实施创造教育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改革等问题。实施创造教育要处理好创造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创造力的培养与传播知识的关系,教师作用与学生为主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通识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让人自由的大学精神。将通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我国大学践行通识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可以在理念层面设计清晰的培养目标,在制度层面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课程模式,在组织层面推进深层次的变革,在执行层面注重师资的培养以及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6.
大学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母机",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受过高等教育普通型的人才,又要为培养专门人才的研究生教育提供高质量的"原材料"。自大学诞生以来,无论是中国或是外国的大学,不管是自觉或不自觉,其培养人才无不遵循着某种模式。国际上关于培养人才的模式逐渐演变成两种有代表性的模式,即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对于这两种模式,在我国已经争论了半个多世纪。本文的目的是想对这场争论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向发表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安东尼·吉登斯是当代著名的社会学理论大师之一,以其结构化理论闻名于学术界.文章认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得以形成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吉登斯自己的学术旨趣、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运动、马克思的社会学思想.结构化理论主要是从结构二重性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行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这为分析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分析视角,个体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个体行动与教育结构互动的过程,教育活动处处体现了结构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国家利益必须得到重视,作为国家基本国策的教育不能仅仅以市场为导向。公平竞争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教育必须厘清教育平等与教育公平之间的关系,提倡教育的公平竞争。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分流是在平等基础上提倡务实和竞争的合理教育制度。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相结合,是建设公平社会、提高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方针。毛泽东教育思想体系,有着丰富系统的素质教育思想内容,为我们提供了指导和借鉴。这些思想主要包括: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应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措施;人才培养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应着眼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