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牡丹亭·劝农》和《南柯记·风谣》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汤显祖政治理想的艺术寄托,其人物形象,则是他从政实践的形象写照;两折戏的不同点,在于艺术手法各有特色,虚实繁略,相映生辉。  相似文献   

2.
《汉书·艺文志》为何不录《楚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探讨《汉书.艺文志》为何没有著录《楚辞》入手,梳理了《楚辞》一书的结集过程,探讨了《别录》与《楚辞》二书完成时间的先后,认为刘向写《别录》在先,结集《楚辞》在后,所以《别录》中没有收录《楚辞》,班固因袭《七略》既成体例,故不录入。  相似文献   

3.
该文拟通过对<诗经·鄘风·桑中>所蕴含的民俗问题进行个案关注,就<诗经>中映射出的大量民俗文化进行有益的思考,从而说明从民俗学的角度研究<诗经>不仅能够开拓<诗经>研究的新视角,甚至也可以拓展我国民俗文化研究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都是著录了先秦至唐代存在书目的目录学著作,当今虽并行但有着很多差别.本文小考二志,以期求同存异.  相似文献   

5.
从《西厢记》到《牡丹亭》再到《红楼梦》,中国古代爱情取向与婚恋观念发生了由情到欲再到爱的演变。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人们逐渐舍弃了两貌相取的失之肤浅和两性相悦的流于庸俗,而最终肯定了两心相知的臻于完美。这与人们对爱情婚姻的认识从简单到深刻,由浅显至深入,自现象达本质的规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都是著录了先秦至唐代存在书目的目录学著作,当今虽并行但有着很多差别。本文小考二志,以期求同存异。  相似文献   

7.
历代对诗经《郑风·风雨》一诗的题旨解释,大致有三种:《毛传》传统认为,此诗旨在“乱世则思君子”;朱子解为“男女淫奔”之诗,现代人则舍去朱子之道德偏见,认为此诗表达了寻常正当的男女相悦之情;方玉润解为怀念朋友之诗.三种解释的差异取决于如何理解诗中的“君子”.透过对“君子”的辨析,可以得出对此诗主旨的三种不同理解,但这三种理解未尝不可合而为一.  相似文献   

8.
《邶风·柏舟》是一首百字短诗 ,却在思想感情与艺术手法上都与《离骚》有着惊人的相似。它应是《诗经》中对屈原影响最大的一篇作品。  相似文献   

9.
在"名即概念"的传统研究范式中,被公孙龙本人称之为成名之作的《白马论》,也遭到了曲解与误读。因此,重新疏解《白马论》,对于恢复公孙龙思想的本来面目,重新认识和评价公孙龙思想,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清华简《金縢》提供了研究传世本《金縢》的新文本,清华简《系年》所载周初史事对《金縢》的研究也至关重要。这些新材料澄清了周初重要史事的基本脉络。周公所言"我之弗辟"指诛杀武庚,而非三监;周公遗《鸱鸮》诗于成王未获谅解是因为周公对摄政之事只字未提;最终使成王释疑的是周公以身代武王死一事的公布;成王与周公二人最终和解,进而开创出周人的基业。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三国志》注解的集大成者,卢弼的《三国志集解》对于《三国志》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上海古籍出版社整理出版的《三国志集解》在卢弼注解的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考证,将学界对于《集解》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整理本《集解》在句读、专名号标注以及匡正原书错误方面仍有某些未尽之处。《诸葛亮传》是《蜀书》中陈寿着墨较多也至为关键的一篇,对《集解·诸葛亮传》的校勘整理就显得尤为紧要,现以整理本《集解》为底本,将卷35《蜀书·诸葛亮传》中的一些疑误之处胪列于下,以资读者和整理者借鉴。  相似文献   

12.
小说<青瓷><红袖>发表以来,在社会上激起了较大反响.作为新世纪比较成功的通俗小说,它们揭密了当代社会某个角落的黑幕,逼真地再现了经济社会里人们对权钱的强烈渴望,以及在钱权驱使下的欲望膨胀和人性堕落.浮石的商场小说,常常选取利益与权力的纠缠和共谋,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中进行叙事.从<青瓷>到<红袖>,作家的写作姿态和价值观还发生了某种微妙的转移和提升.  相似文献   

13.
关于《诗经·陈风·泽陂》的主旨,历来有不同看法。在无法找到直接史料证明的情况下,必须重视文本提供的信息。通过对《泽陂》文本的分析和对各家解读的辨析,《泽陂》应理解为一首男子思念心中美丽女子的爱情诗,充满了浪漫的青春气息,敏感而热烈。  相似文献   

14.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古代目录学发展史上的三大界碑,由其著述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看我国古代目录学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5.
陈诚的《西域番国志》、《西域行程记》是明代惟一的亲历西域实录。比勘《西域番国志》与《明史.西域传》,确定《明史.西域传》采摭《西域番国志》的版本系统,进一步评述《西域番国志》的文献价值,以探讨《西域番国志》在《明史.西域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汉语大字典》是一部“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语文工具书”,由于书成众手,内容广泛,难免失误。以“力部”为例,可以发现其失误表现在以下方面:字形方面,由于不识俗字以及一些字之间的异体关系而导致正字不清、异体未明,如肋、彪,劬、助等;注音时由于未以反切拼读规则和语音演变规律为依据而造成一些字的注音与所引《广韵》、《集韵》反切不符,如题、劫等;释义方面,有些引证欠妥,如勃、劲。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五律看山》、《七绝莫干山》两首诗最早是林克在《忆毛泽东学英语》中披露的,记载写于1959年11月。此后为许多报刊书籍转载收录,流传7年后,1993年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党的文献》杂志据手稿定为写于1955年。但经诸方面详细考证认定仍应写于1959年11月。  相似文献   

18.
《聊斋志异·成仙》故事源于宋萧德藻寓言小说《吴五百》以及明耿定向《彻蔀篇》。《吴五百》与《彻蔀篇》着重表现人于世间追逐名利,执著于得失荣悴,最后迷失自我的愚蠢行为,哲理意味较强。《成仙》承袭了这一主旨,和《吴五百》与《彻蔀篇》二者相比较,《聊斋志异·成仙》故事情节更加曲折、精彩迭出,人物关系更为复杂,性格形象更为丰满。而故事主旨中训诫世人、柄道觉世的意味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在这一主旨的贯串下,小说反映出蒲松龄重视友情道义和对现实的关怀,也体现了蒲松龄改造旧素材、创造新作品的高超能力。  相似文献   

19.
比勘百衲本与中华书局标点本《三国志·蜀书》的异文,并纠正标点本的一些文字讹误。  相似文献   

20.
在"名即概念"的传统研究范式中,被称之为公孙龙思想奠基之作的《名实论》,也遭到了曲解与误读。因此,重新疏解《名实论》,对于恢复公孙龙思想的本来面目,重新认识和评价公孙龙思想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名学,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