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认识、底线与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一个存在诸多争议的问题.之所以存在争议是因为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认识尚在讨论之中,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底线尚需明晰.从发达国家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经验及中国与发达国家呈现出的背景相似性看,中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从学校布局调整目标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不仅是一个空间调整,也是一个教育资源再分配的过程;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实践推进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一个认知、利益和情感兼顾的过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需要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作为教育意义底线的学生在场、作为公众支持底线的生命安全、作为优先目标底线的身心健康、作为价值观照底线的文化多元,探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等政策的实施,农村教育问题一直饱受争议.对于农村教育存在什么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作为工作在农村教育第一线的农村教师有着他们独特的认识和思考.2011年3月和2012年7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两次组织召开了“农村教育政策研讨会”,参会者为23名来自全国5个省、14所农村中小学校的教师.他们从不同角度对农村教育问题进行了讨论.在这两次研讨会的基础上,文章从农村教师的视角总结了农村教育中的教育资源不均衡与流失问题、布局调整带来的农村上学成本剧增和交通安全问题、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博弈、职业教育、教育管理行政化及教师的压力等问题,并提出了农村教育领域值得关注的一些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3.
农村寄宿制学校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大规模撤点并校布局调整的产物.现有的文献多从管理、教育、政策的视角,分析农村寄宿生在学习、生活、卫生、情感、心理、交通安全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作者认为,农村寄宿制作为教育现象,与社会深层结构和政治文化现象有着深刻的联系.囿于管理的层面分析农村寄宿制并不能触及它的实质.农村寄宿制学校导致了学生与父母、学生与乡土社会的双重隔离,加剧了乡村教育和农村的凋敝,它反映了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不平等的配置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进一步固化.  相似文献   

4.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是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打破了学校与乡村社会的关系,阻断了儿童与乡土文化的联系,拉大了城乡教育差距,从整体上呈现"离乡之趋"。究其原因是多样且复杂的,主要是因为农村建设城市化、资源配置绩效化、农村社会发展功利化等。因此,在国家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期,应该深刻认识农村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要从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延续乡村文化血脉及留住乡土人才等方面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5.
自2001年国家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来,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但在布局调整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针对有些农村学校是"撤并"还是"存留"的问题,学术界出现了立场鲜明的不同观点.认真梳理这些观点背后的假设与价值取向,有利于我们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进行清楚认识,对明确我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生态人类学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生态人类学理论对朝鲜族学校布局调整的启示:一是农村朝鲜族学校布局调整是文化类型转型的自然选择;二是农村朝鲜族学校布局调整是朝鲜族社会系统保持平衡的必然结果;三是农村朝鲜族学校布局调整是农村人口结构变化的客观需求。  相似文献   

7.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农民选择与农民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伴随着教育空间上的重新分配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平衡与秩序调和的过程.作为利益的主体之一,农民的决策特征与行为方式体现出他们在布局调整中利益的一致与矛盾.农民在布局调整中是否具备参与影响决策的权力,是否拥有选择的空间;农民在行为上的选择是否代表他们在主观上认同,这些选择与认同的多重维度反映了布局调整政策的文本价值、执行取向与执行状态.通过呈现我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背景:原因、动力与价值取向,试从农民这一利益主体出发,分析他们在布局调整中的立场﹑状况,以全面呈现布局调整中不同主体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8.
布局调整:全面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是社会快速发展和社会大众给农村基础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全面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实现的办法和路径也是众多的。其中,布局调整可能是一项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在布局调整中,辽宁省桓仁县"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成功实践,为我们探索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9.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适应我国农村适龄人口减少以及农村学校布局过于分散的客观现实而做出的必然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合并、撤销学校的问题,其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农村教学点的撤并问题。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主要针对撤销教学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我国农村改革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进行了历史回顾,将其分为1986-1992年、1993-1999年和2000-2011年三个阶段;分析了改革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科学发展观”的社会经济发展观的变迁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影响;对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进程和人口变化趋势、农村社会结构变化和农村教育问题的分析认为我国农村中小学向城镇集中的速度过快,远远快于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指带户籍和市民待遇的迁移)的速度,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文章认为将农村学龄人口减少作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动因,只是问题的表象,地方政府之所以会做出与实际需求相脱节的学校布局调整,在于盲目追随发展主义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