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的存在主义哲学,是二十世纪资产阶级哲学两个主要流派之一(另一主要流派是分析哲学),曾广泛传播于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S·KierKegaar 1813—1855)首先提出“现实存在”这个概念来,是与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在同一个时期。但是当时他写的几本著作,几乎无人注意。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战败国  相似文献   

2.
在印度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上,除了被其他民族征服而强加给它的政治结构外,它自己几乎没有形成过稳定的统一局面。这一点,经典作家曾有论述,①印度本国的史学家也毫不讳言。②从表面上看,印度古史的长期分裂似应归因于地方割据势力膨胀所造成的尾大不掉和国家组织的无力,一位外国学者甚至断言,印度的国家“没有起过最低限度的国家作用”。③但是,如果我们透过这些表象,对印度整个社会结构的几个子系统——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和意识形态结构,进行一番深入的考察的话,那就会发现,这些子系统不能为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和持续稳定提供丝毫保障与支持,才是印度古史长期分裂的根源。本文拟就此作些探讨,请识者指教。  相似文献   

3.
<正> 在当今西方,政治哲学流派众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政治多元主义、政治精英主义、新保守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本文对它们作一简略评析。一多元主义原先是一种哲学思潮,它通常指认识世界的方法和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的多样性。其最著名的代表、实用主义哲学家威廉·詹姆士在《多元的宇宙》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多元主义哲学观。他认为,我们不是处于一个单一的宇宙中,而是生活在多元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是一个好玉的民族.中国人对玉有着独到的理解和认识.古往今来,世界上没有另一个民族能象中华民族那样对玉一往情深,崇尚备致.黄金和美玉得之不易,价值昂贵,可以充当空货.但中国人爱玉,并不仅仅爱它本身的价值.它那璀璨晶莹的色泽、细腻温润的气质以及内聚抗压的品格,博得了人们由衷的喜爱和钦敬.爱玉成了中国人的一大传统,这一传统的滥觞和奠基,应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以前的红山文化.早在红山文化还没有被人们发现和认识以前,红山文化玉器便不断出土,散落流失乃至惨遭毁弃者,数量难以确估.在红山文化被正式发现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仍然不能认识红山文化玉器,如天津博物馆收藏的两件属于红山文化的玉龙和流落日本的马蹄形玉箍,都曾经长期被误认为是商周古玉.直到1971年5月,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民在北山红山文化遗址中意外地掘得一件大型碧玉雕龙.这一消息不径而走,传遍了辽河上下,惊动了燕山南北.它就象济公手上那般神奇的法术,把考古工作者的目光紧紧地系在红山文化及其令人费解的原始玉器之上.人们开始乍惊乍喜地意识到,中国玉雕艺术的源头很可能发生在五、六千年以前的西辽河流域.  相似文献   

5.
由俞吾金和陈学明编写的教材《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已于去年10月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介绍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22位作者的71部著作。作者“有感于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存在的不研习原著,而根据第二手资料抄来抄去,断章取义,偏执一词的浮浅的不正学风”,着力于原原本本地介绍各个流派的代表作,力求反映它们“原始的真实的基本观点”,对这些流派的评价则主要通过两篇导论和22篇生平概述来表达。当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初期,印度对西藏的政策经历了重要转变。印度从最初拒绝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并为了维护其继承自英印政府的特权而试图阻止中国解放西藏,到最终事实上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并放弃其在西藏的特权。影响印度西藏政策转变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是美国及其所推行的政策。印度与美国对华政策的分歧、美国积极插手西藏问题以及美国与巴基斯坦的结盟推动了印度西藏政策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8.
近年以来,方志研究蔚然成风。有关论文累百盈千,但在古方志存目研究方面,则依然囿于张国淦氏所著《中国古方志考》一书,很少发明。例如不久前有一方志专著认为,唐代图经于今存目不过十六种,地记亦只有二十五种,虽不明言出处,其实就是据张书为说。然则唐代图经存目远在十六种以上,地记亦不止二十五之数,只要翻阅唐人文集,检索唐宋类书,便可明白。  相似文献   

9.
一 更新观念 ,重新审读《桃花源记并诗》凡读过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并诗》的人 ,没有不交口称赞其高深文学造诣与思想境界的。尤其《记》不过五百字 ,便能把桃花源发现的始末、来历、景色、人物风貌、风俗制度 ,都明晰地描绘出来了 ,表现了作者朴素自然的文风。其写作的动机 ,不难看出是对当时所处的东晋黑暗动荡的政权彻底失望而描绘出一幅与之相对立的图景。对当时黑暗社会来了个极大的否定。全文表现出的理想 ,在一定程度上曲折地反映了中世纪农民反对封建制度 ,追求安定生活的愿望。从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来看 ,其写作的思…  相似文献   

10.
印度的历史“不过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征服者的历史”。(马克思语)究其原因有四:①自然环境的复杂使各地有很强的独立性,造成政治上的分裂,削弱抵抗外族入侵的能力。②农村公社的长存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农业与手工业直接结合和固定分工之上的,且与种姓制度紧密结合,成为地方上、政治上分裂的经济基础,有利于外族的入侵。③严格的种姓制度造成人们彼此隔阂,严重影响劳动人民的团结,不利于反抗外族的入侵。④复杂的宗教信仰和教派斗争也大大加剧了政治上的不统一,为外族入侵和统治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