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作为未来的反思性实践者,职前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同样重要。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D师范大学2016级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反思能力的初始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全日制教育硕士生的反思能力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总体呈正态分布,但各下设因子的发展水平显著失衡,教学反思能力发展明显滞后;(2)分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反思能力发展水平的内部差距显著;(3)以往的教学经验、教育实习经历、本科是否是师范生等因素,没有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反思能力的发展产生显著影响。研究认为:在整体提升反思能力发展水平的同时,应着重关注教学反思能力的发展;在整体提升反思能力的同时,要尽量缩小内部个体之间的差距;应积极探索高效的反思性实践模式,以促进职前教师在循环和递进的实践过程中,反思能力也能实现螺旋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华东地区一所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实习的反思为研究对象,分析教学实习中,职前教师的反思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真实的教学环境和具有经验的教师对他们的反思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职前教师的反思输出还可以进一步表现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以及自身教学自信心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职前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有赖于职前英语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同伴观摩是同伴问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反思和共同发展教学技能的一种重要途径,体现了良好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在职前英语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中有效实施同伴观摩有利于提高职前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有利于促进职前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英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大学英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改革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对大学英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表明,提升大学英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应结合教学实践,采取政策支持、环境支持和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虚拟协作等措施.教育技术对于转变大学英语教师的教育思想与观念,提升教育技术能力意义深远,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体系、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以及加速教育管理手段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论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反思性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思潮 ,是教师研究解决教学问题的重要手段 ,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的发展是一种自我反思过程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不仅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而且也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反思性教学既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也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我国职前教师实践教学经历了曲折发展、重建探索、改革繁荣和自主创新四个阶段。从价值、实践和改革三方面来看,职前教师实践教学经验可归纳为:贯通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大实践教学观,彰显中国特色的实践教学探索,适应时代的实践教学改革。展望未来,需要重塑知识观,深入认识职前教师能力形成的实践属性;注重实践性知识抓手,有效提升职前教师教学能力;激发职前教师主体性,持续提升教师职业能力,以此更好地促进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教师教育开始从单纯对教育方法的探讨转向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在这一研究中,反思性教学已成为教师教育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教师必须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把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加强教师专业化,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探索“知行研”相结合的职前英语教师教育模式。该模式将教学理论学习(知)、实践运用(行)、研究反思(研)有机结合,能有效地促进职前英语教师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语言教学与研究能力的提高,为职后的专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成功的关键。反思性教学是我国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升高校英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学科教学能力及外语教学观、职业观与职业道德观,以及培养高校英语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鉴于我国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及反思性教学的现状,提出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反思及创新意识;践行反思实践,提高反思及创新能力;营造反思氛围,促进合作反思,建立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10.
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建设是关键因素。作为职前教师的师范生,其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延展,对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有着强大的助推作用。当前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也愈加受到师范类高校的重视。文章采用自编问卷对重庆市三所师范院校的师范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整体评价较低,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对较弱;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满意度在年级、专业、有无教学经验上差异显著。另外通过对课程培养和信息化环境的现状展开调查,深入了解与剖析当前高校培养方式的不足,从明确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目标以及构建立体化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途径方面提出相应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