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使用2001~201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剩余收益模型为基础对会计盈余和净资产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进一步计算准则实施后不同会计信息的偏相关系数,检验了二者的增量贡献.实证结果显示,新准则实施使盈余信息和净资产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均得到提高,但相关性提高的主要贡献来自于盈余信息,净资产信息的贡献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
基本信息的价值增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探讨基本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尤其是在不同盈余质量下的价值增量相关性。通过统计检验,特别是依据E/P对基本信息进行分组检验后发现,某些基本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但与盈余指标相比,基本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较弱,在统计意义上不具有价值增量作用,投资者也不会因为公司盈余以暂时性为主而增加对公司基本信息的权重。这反映出中国投资者对基本信息价值的认知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2007年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其在给予财务报表编制更多会计选择和职业判断空间的同时,又对一些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行为予以了必要的限制.作为盈余管理,虽然不因会计准则而存在,但会计准则制定的科学性及其弹性如何,对应计盈余管理的广度、深度和频率有直接影响,同时也间接涉及到真实盈余管理.因此,新准则实施前后,关注上市公司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的变化,研究不同盈余管理方式与价值相关性的关系及其影响,对促进评估准则制定质量提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也备受关注.本文分别从会计准则变更对盈余管理水平、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盈余稳健性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综合影响四个方面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会计准则变更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相关文献,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转回可以较公允地反映资产减值的变化,具有增量的价值相关性,但是上市公司依旧存在利用资产减值转回进行扭亏、利润平滑和大洗澡的盈余管理行为。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总体来讲,是否考虑资产减值转回对上市公司的盈余价值相关性不具有显著影响,但是对于具有扭亏动机的上市公司来说,考虑资产减值转回和不考虑资产减值转回的盈余价值相关性具有显著差异,且考虑资产减值转回的盈余更具有价值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实施了全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会计信息质量尤其是相关性是否得到改善,备受关注。本文以沪市2007年报数据为样本,采用三个模型分别从资产负债表的相关性、利润表的相关性以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联合相关性,检验了《企业会计准则2006》实施前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变动。结论是:无论从资产负债表或利润表的相关性、还是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联合相关性的检验,2007年我国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质量比2006年有所提高,但提高的效果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7.
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健性是会计确认与计量的重要惯例,对会计理论和实务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以2004-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会计稳健性角度,检验了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影响。同时针对新会计准则的最大变化——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研究其对稳健性的影响,发现: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会计信息仍存在盈余稳健性特征,且不是盈余管理所致,公允价值计量会使稳健性降低。就现阶段而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于稳健性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公司多元化会带来更大的信息不对称和更高的代理成本,预期将表现为较低的盈余质量。采集2000~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的面板数据,选择盈余管理、应计质量、盈余稳健性、盈余价值相关性、盈余持续性和资产减值计提水平六个盈余质量指标对此假设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发现,相对地区多元化,行业多元化具有显著的盈余质量效应,公司行业多元化程度越高,则其盈余质量越低,表现为更高的操纵性应计、更低的稳健性水平及更低的盈余价值相关性。这为多元化的代理成本与多元化折价找到了新的证据与解释,证券市场监管部门应更加关注多元化公司的盈余质量及其盈余管理动机、方式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2006年2月15日对39项新会计准则重新修订,结合目前国内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新动向,以制约盈余管理的关键因素"会计准则"作为切入点来研究问题.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着广泛的盈余管理现象,保上市、保配股、保盈利是实施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介绍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剖析了新会计准则对公司盈余管理的限制和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0.
原有金融工具准则的顺周期性和滞后性等问题逐渐暴露,为促进金融体系健康发展,财政部于2017年修订了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基于2015—2020年我国纯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新金融工具准则对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降低了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程度,且对企业正向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新金融工具准则在非国有企业、低股权集中度企业以及由非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中发挥的边际效应更强。外部环境检验结果显示,新金融工具准则在高法治水平和高市场化程度地区实施的效果更佳,对企业盈余管理的约束更明显。因此,为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应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相关会计准则;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内部治理,提高会计准则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作为现代经济社会最重要的信息产品之一,财务会计的目标在于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为了保证信息的品质和可比性,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制定统一公认会计准则的方法来加以规范。将国际公认的会计准则引进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既是实现国际趋同的客观需要,也是适应金融创新的必然选择。面对公允价值有可能发展成为国际通用的价值计量主要属性的趋势,也试图通过公允价值来提高企业资产质量,充分揭示财务风险,正确衡量经营业绩,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有用的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在会计信息质量、存货计价方法、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等方面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些变化对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披露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金融衍生品的风险出发,主要介绍了金融衍生品风险的定义、分类,包括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信用风险,结合新会计准则,阐述了金融衍生品新的特点,如金融衍生品核算办法的改变,金融衍生工具使用难度较大、金融衍生品披露的改变,并在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建设、提高投资者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更好地进行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财务报表的目标是为评价受托经济责任提供有用的信息 ,而决策有用性是财务报告和财务会计的目标 ,它只是财务报表的间接目标。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 ,除了公认的四项 ,至少还有“已发生交易或事项假设”、“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流量制假设”两项。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 ,称为会计信息内容的质量标准 ,权威机构在监管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时 ,用来评价企业所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 ,称为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不应将这两个标准等同起来。财务报表的计量属性是交换价格 ,这是由财务报表的目标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以1993‐2011年沪深股市发行A股的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会计制度变迁各个阶段会计稳健性和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变化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会计制度变迁的第一阶段(1993‐1997年)和第二阶段(1998‐2000年)上市公司会计盈余不具有稳健性,会计制度变迁第三阶段(2001‐2006年)实施的更为积极的稳健会计政策的《企业会计制度》显著提升了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的稳健性,第四阶段(2007‐2011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的引入则显著降低了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其中,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和2007年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这两次改革促使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大幅提升,改革效果显著。而从三大报表角度来看,利润表仍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关注度有待提高,2007年新《企业会计准则》想要确立的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的落实还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16.
收益额和财务实力是评价企业的重要财务指标。但在评价企业时 ,人们往往简单理解二者的关系 ,认为企业收益高 ,其财务实力肯定就强。实际上 ,在企业采用赊销制或以非现销方式销售产品或劳务 ,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等手段粉饰财务报表 ,非货币资金费用存在的情况下 ,企业收益额大小与财务实力强弱呈反向变化。因此 ,在利用企业会计报告分析、评价企业财务状况时 ,应全面掌握财务资料 ,而不应只看收益额的大小。  相似文献   

17.
针对已有研究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信息价值相关性及契约有用性的文献忽视了金融资产持有期间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出售时点需要转回的做法,文章批判了已有实证文献研究直接用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信息检验价值相关性及契约有用性的研究设计,这一研究设计错误解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涨或下跌的实证影响。为了准确考察公允价值的真实信息价值,文章重新选择了公允价值影响的度量方法,结合考虑"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产生与"转回",对公允价值信息价值相关性和薪酬契约文献进行重新检验。研究结论确实具有一定差异。研究结论对准则制定机构及后续学术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反驳了非会计界人士对会计准则在金融危机期间执行公允价值的指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