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分化会影响儿童的发展,这一现象已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概念包含多个因素。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和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对儿童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会导致青少年大脑发育的危险,以及导致他们的学业成绩、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风险。从目前来看,人们忽视了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儿童所面临的发展风险。有研究表明,来自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的儿童,也会产生焦虑和抑郁水平较高、社会适应不良的发展风险。因此,从国家政策、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等层面上,重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因素对青少年发展的不利影响,是今后学界研究工作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儿童参与权是指儿童参与家庭和社会文化生活的权利,是儿童自主自愿的表达、决策和行动.从我国当前家庭教育普遍情况看,儿童参与权在家庭中并未得到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儿童常常被动听从父母安排,较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儿童参与权的参与内容和参与范围狭窄单一.基于儿童参与权的现状,考虑其对儿童成长带来的影响,建议重视儿童参与的必要性,丰富儿童参与的内涵,并为儿童参与提供实际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的调查发现:农村学龄前典型留守儿童的语音能力最弱,非典型留守儿童次之,非留守儿童最强。儿童语音能力的发展会受儿童生理、心理、认知能力和家庭语言环境的综合影响。提高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的语音能力需要家长、幼儿园教师、政府和社会等多方共同重视,合力创建普通话语境。  相似文献   

4.
许多研究表明,家庭经济状况和儿童身体的健康状况、认知和社会情感的发展都存在着一系列广泛的联系。它对儿童的影响从出生开始,一直到进入成年。心理学家提出各种各样的潜在联系机制,用来解释家庭经济状况和儿童成长的关系,但大部分都涉及到父母和儿童自身可接近的物质资源和社会资源。对儿童来说,家庭经济状况在多种水平上影响儿童的成长,包括家庭环境和社区的影响,但是家庭经济状况对儿童的影响受儿童自身特征、家庭特征、外部支持系统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国外关于儿童同伴关系和社会技能发展的实证研究进一步扩展。一方面经典研究进一步深入 ,旨在探明影响儿童同伴关系和社会技能的行为因素、认知因素以及家庭因素 ,另一方面新的研究开始重视交往经验对儿童发展与适应的影响 ,以及儿童同伴关系、社会技能在生理、情感、性别和文化上的差异。这些新进展有望使该领域研究在生物—心理—社会的理论框架下获得更大的整合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家庭养育环境与3~6岁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笔者以“3~6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与“学龄前儿童积极心理品质量表”为研究工具,对南充市3所幼儿园的439名3~6岁儿童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南充市3~6岁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处于中等偏上水平;3~6岁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在性别、年龄、出生次序上存在显著差异;家庭养育环境与3~6岁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存在着显著相关;家庭养育环境对3~6岁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社会适应/自我管理、认知/语言、环境气氛正向预测积极心理品质,忽视/干预/惩罚负向预测积极心理品质。研究建议:关注3~6岁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培养3~6岁儿童积极心理品质;重视家庭养育环境对3~6岁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全面优化家庭养育环境。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政治认同是大学生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产生的情感和行为,对大学生个人的政治社会化和国家的政治文明建设意义重大.本文基于调研数据,通过出身不同社会阶层家庭的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来分析社会分层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调研发现出身不同社会阶层家庭的大学生之间的确存在着政治认同差异,但这些差异并未显示出规律性或倾向性,说明社会分层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不具有决定性.高校应重视不同社会阶层家庭的大学生在政治认同中的差异,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并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心理理论的发展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方面,对儿童社会化及社会适应有重要作用。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假装游戏、家庭规模、家庭中兄弟姐妹的关系、家庭言语交流、父母的教养态度、家庭背景等。家庭教育对策主要包括:常与儿童进行假装游戏;多给儿童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创造丰富的精神成长环境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在对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个体观”路径的困境进行分析,基于生态系统观提出应在系统的情境中认知个体需求和提供关爱服务,并尝试从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提出关爱留守儿童群体的“家庭生态系统观”。研究认为,在家庭生态系统内部,需在时间系统上注重事先干预,保证留守儿童家庭抚育决策时机与个体生命历程中“社会性时间”发生的一致性;重视支持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实现的意义,强调家庭责任与权力的共存。在家庭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中,认为应首先定位好家庭的基础性角色,完善主体间的联动机制;积极投资家庭,加强家庭能力建设,通过改善家庭生态系统间接关爱留守儿童,最终营造公平制度环境,形成关爱留守儿童及家庭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用20则成人教育儿童时常用的隐喻性成语对儿童的隐喻认知能力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儿童隐喻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有逐渐增长的趋势,但是低龄儿童对隐喻的理解局限于字面意义,到了四五年级(约10岁)之后才具备用别的语义域概念来理解隐喻的引申意义,较好地实现隐喻的教育意义;儿童在选择题测验比在问答题测验上显示较佳的隐喻理解能力.本文还从社会、家庭、文本三个因素考察了儿童理解隐喻认知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