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社会工作被历史性地推向了中国社会的前台,并在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稳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不但是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而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内容。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重视并加强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解决处理好相关问题,必将对民族地区发展和社会稳定、更好地实现民族团结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厘清民族社会工作的内涵是构建民族社会工作知识体系与实务技术的前提条件。依据国际社会工作实践和我国一些地区社会工作的实践,结合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以服务对象的民族特征为基准,可以对民族社会工作的概念进行新的界定。立足我国民族地区的现实,其发展问题、社会支持问题和社会适应问题是民族社会工作所面临的三个最重大的问题,也是民族社会工作的实践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以回族乡村寺坊和寺坊组织为切入点,通过对转型期回族乡村社会对社会工作需求的分析,讨论回族寺坊组织在社会工作中的功能发挥。从回族寺坊组织成员的特征出发,重点分析回族寺坊组织在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工作过程中的角色扮演,从而探讨民族社会工作在民族地区展开时,如何通过挖掘和利用民族地区的内部组织资源来进行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4.
最近召开的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指出“扎扎实实做好扶贫开发各项工作,确保到2020年全国买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1]要实现这一目标,重要的指标就是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我国的贫困人口和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民族地区的农村社区,如西南民族地区75%以上的人口就集中在农村社区.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大对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发展扶持力度”.[2]这是我们党和政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和发展问题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然而,目前我国社会学者对贫困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工作介入城市反贫困中的政策、领域和作用等方面,而对社会工作介入民族地区农村社区贫困问题的研究甚少.这不仅制约了民族地区农村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更严重的是影响到我国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的社会目标.因此,本文从民族的角度,运用社会工作的个案、小组、社区等方法,来探讨其社会工作介入民族地区农村社区的贫困问题,以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Bicomb和SPSS20.0软件对289篇民族社会工作研究文献的题录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热点主要在民族社会工作实务、理论与本土化,以及民族工作与社会工作关系几个主题上。其理论视角主要为多元文化视角、增权理论、社会性别视角等。随着2014年我国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召开,民族社会工作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因而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加强民族工作与社会工作关系、民族社会工作实务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的民族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对促进新时期民族工作和民族社会工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又是我国的边疆地区,与许多国家毗邻。政治心理是社会心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西部民族地区的政治心理状况对促进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针对西部民族地区存在一些消极、落后的政治心理状况,提出优化西部民族地区政治心理的措施以促进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随着西部地区社会转型 ,社会福利面临重构 ,由此可能带来西部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 ,有效筹集和发送社会福利 ,就成为西部地区社会工作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 ,社会工作的开展将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社会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培养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发展民族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社会工作在我国民族地区真正实现本土化的必然要求。但由于地域、经济、文化、观念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相对缓慢,政府、社会组织等各方面力量需要合力解决问题,为培养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探索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摘要]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其区位、民族、宗教信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影响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众多,维护这一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在这里,一方面,经济社会正在快速转型、快速发展,社会大局基本和谐稳定,另一方面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和因素依然存在,在局部地区或一段时间内甚至表现的还比较突出。把握这一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状况,厘清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原因对进一步做好这项政治性极强的社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对国家统一和边疆安定、实现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以及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原因,西部民族地区还存在着许多影响民族关系和社会稳定的因素,暴力恐怖势力、极端宗教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有所抬头。建立和健全客观和主观相结合的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指标体系,监测和预警社会稳定,对准确认识和掌握西部民族地区的现实状况和发展态势,采取必要应对策略是极其必要的。保持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还要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加强社会建设,培育积极的社会政治心理,改进政府管理,及时并正确地处理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受教育权作为少数民族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少数民族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和基础。在对少数民族较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文章从少数民族受教育权的涵义、少数民族受教育权的保护现状、加强少数民族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旨在引起人们对少数民族教育不断的重视,以推进我国科教兴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农村“非利益性社会矛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非利益性社会矛盾逐渐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矛盾的重要表现形态。民族地区农村的非利益性社会矛盾复杂多样,系统分析民族地区农村非利益性社会矛盾的成因,找出解决矛盾的途径,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和民族地区的繁荣和稳定。  相似文献   

13.
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推动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所具有的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文化属性和生态属性决定了其能够在乡村振兴伟大工程中发挥效能、施展作为。以此为理论依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赋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多维价值主要体现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产业效益、人力资本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和治理效益有助于推动民族地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在具体实践中,应在做好相关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聚焦现实推广过程中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乡村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和文化繁荣的有机结合为工作切口,依托高校智库作用的发挥和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凝心聚力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赋能乡村振兴工作落地见效,为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强大语言之力。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进程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赋予了新的时代性,随着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在教育和文化上的发展意识、民主意识和平等意识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对加强我国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的重要性,如何加强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的“晴雨表”,是精神文明的“主心骨”。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政治保证,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党执政能力的综合反映。科学发展观在民族地区的落实,关键在于干部的执政能力,而干部执政能力的高低,又直接反映并深刻影响着民族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进程。考察科学发展观在民族地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性、艰巨性,更加认真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以更加务实的态度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浅析影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社情复杂,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很多。要维护好该地区的社会稳定,必须加强“三个文明”建设,以 法为基,以人为本,在发展中引导民族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最根本的是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最根本的是人才。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实施西部开发亟待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类人才的培养。我们应进一步更新人才观念 ,强化人才意识 ;努力创新机制 ,适时调整政策 ;明确战略重点 ,突出市场导向 ;加大工作投入 ,强化人才培训。  相似文献   

19.
刑事和解制度是体现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一种重要方式,而检察机关是实行这一制度的主体之一。民族地区的刑事和解制度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它有利于实现公平正义、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作为民族地区的基层检察机关,鹤峰县人民检察院推行“关注民生的公诉模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这一制度还有必要在和解的法律地位、和解的主体、改进加害人的社区矫正制度、赋予被害人更多的自诉权利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