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一般都在18岁到25岁之间,他们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是知识面广、思想敏捷、求知欲强的群体。每个大学生都处于有规范的组织结构中,如学生会组织、学生班级等。此外,还客观存在着没有规范的组织结构、没有严格的群体准则,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并有明显的情感色彩为基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一种在大学生中广泛存在的群体,特别是近些年来,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有了蓬勃的发展。这对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发展个性,无疑将产生积极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个人主体意识的确立…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古代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早在春秋时代就已展开了讨论,并产生了几个不同的理论流派.有主张个人服从社会,也有主张利己的.西汉以后,儒学获得独尊地位,个人与社会的思想是重整体意识,忽视个体意识,个人依附于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被蒙上温情脉脉的宗法血缘的面纱,在内容上却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观念;"仁"作为人们追求的至善,是一种群体和谐的原则;社会的秩序是一种以义务为中心的秩序.  相似文献   

3.
徐声扬 《九江学院学报》2001,20(Z1):112-115
关于诗和记的关系有三种看法 :一是名隹江生认为 ,“记和诗没有任何联系 ,是陶渊明在不同时期 ,不完全相同的兴趣下所写的各自成篇的两篇诗文。”二是诗在前 ,记在后 ,写成桃花源并记 ,王瑶、袁行霈、唐满先主此。三是记在前 ,诗在后 ,为着突出记的地位 ,还归之传记述赞类 ,“并诗”二字用小号字标出 ,以示区别 ,杨勇、逯钦立主此。这种不同的标题涉及到陶渊明的写作意图 ,不得不表示个人的看法。我认为陶渊明的创作意图 ,主要在表示自己对当时的社会结构不满 ,而应出现一种新的社会结构 ,于是桃花源式的社会生焉。要把这种写作意图表现得很…  相似文献   

4.
群体理论在社会化分析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基本途径在研究个体社会化的影响机制时,许多学者自然而然地对群体发生了兴趣。我个人以为主要有以下两个理由。从现象描述的角度来看,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社会化)就是在群体里进行和实现的。一个人从降生开始,就同诸如家庭、幼儿园等群体发生关系,从他们这里取得关于外界的最初信息,并按照这种信息逐步组织自己的活动。人的一生都是在各种不同的群体中度过的,他(她)们的社会意识的直接来源,即是这些不同的群体对其产生的影响,他(她)的社会行为也必须在群体中与他人的交往之中予以实施的。  相似文献   

5.
一、行为主义同结构主义的对抗在当代社会学理论中,最令人头痛的问题是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对这种关系作出理性认识的理论倾向有四种,(1)唯名论。唯名论是种最古老、最极端的观点,认为群体不是个实体,而只不过是指明“个体集合”的一个名词;个人才是唯一真正的实体。唯一可被解释的是个人行  相似文献   

6.
我在本章中指出,马克思认为构成社会的基本实体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个人。照按马克思的看法,个人将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变成完全社会的人并且完全能够实现人的潜能。因此,我在本章中还要考察马克思对这种经过各个历史阶段后才出现的全面的社会的人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教育价值是教育科学的首要理论问题,也是左右教育实践选择的最深层次的因素.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不论是对个人还是群体,教育都要谋求、选择某种价值.由此可见,教育价值取向是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的决定因素.由于人们对个人与社会关系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两种教育价值观.即追求个人的、内在的教育价值观和追求社会的、外在的教育价值观.这通常被表述为“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正确地解决教育价值取向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既是一种社会活动,它必须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适应并为其服  相似文献   

8.
在中西方伦理学史上,伊壁鸠鲁和墨子分别对幸福观问题做了自己的阐发,并形成各自独特的伦理学体系。在这两种思想基础差异较大的理论中,对个人合理欲望的肯定和对社会幸福的追求是相似的;而对个人幸福的关注程度和实现幸福的途径各有其不同的看法。对这两种幸福观进行比较研究,对人们关于幸福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目前正在时行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场革命,是社会不同阶层、群体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随着新旧体制的转换,社会结构的重建,思想观念的更新,在过去几十年中形成的一整套稳固的人际关系正处在急剧的变化之中。1.由间接利益关系向直接利益关系转化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政企不分,国家统得过多、过死,集体与国家、集体与个人、个人与个人相互间的利益关系都不明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被推向市场,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  相似文献   

10.
“生活重于一切”——雷纳·玛丽亚·里尔克差不多在同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组织中,即今天看来是世界上两种最古老的持续性文化——印度和中国——的古代社会当中,已经开始形成了关于人的截然不同的概念,那就是对于个人以及个人与社会的不同结构之间的关系的独特看法。这些概念及其社会的实践在好几百年的时间里不断地发展着,既错综复杂,又意义深远。很可能还是在西方公元开始以前的时代,即卡尔·雅斯贝斯称之为古代文明的“轴心时代”(the“axial age”)里,某些关于人的基本的态度在中国就已经明确地表达出来,就象在印度一样。一种宗教的核心已经确立,它给后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