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巩固脱贫成果、研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的同时,还需要做好脱贫攻坚总结工作.对中国扶贫理论的梳理和总结,既是脱贫攻坚总结的重要内容,更是研究巩固脱贫成果、确保我国扶贫工作从解决绝对贫困攻坚战状态向相对贫困常态化治理转变的需要,也是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需要.本文以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为指引,从本质论、优势论、带动论、改革论、两动论、扶志论、综合论、精准论、衔接论、合作论等十个方面对中国扶贫理论进行了梳理,旨在为脱贫攻坚理论成果总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著名哲学家彼得.辛格的实践伦理学涉及动物平等权与动物解放论、试管婴儿、堕胎、安乐死、全球贫困以及政治等极其敏感的伦理问题。其中关于动物平等权与动物解放论、堕胎和安乐死、贫困及其解决方案等前沿问题的独特看法和敏感问题的犀利观点,使其成为极具争议的焦点人物,也由此对西方传统的伦理观点构成严重冲击,甚至产生严峻挑战。每一种伦理体系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但是辛格的理论和行动对现实世界的巨大影响却是不可否认的。  相似文献   

3.
发展经济学家们对利益扩散论重新发生了兴趣。这种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率越高,就业和收入分配的改善就越快。在本文中,“收入分配”一词表示“绝对收入与贫困”和“相对收入不平等”。经验证明.利益扩散论在某些情况下是对  相似文献   

4.
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社会的一大难题.阿马蒂亚·森在其<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一书中对贫困问题的独特阐述对于当今社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他认为,穷人是贫困的研究对象.在探讨贫困的原因时,森着重从权利角度出发,系统论述了"贫困与权利"的关系,指出贫困的社会根源在于权利的被剥夺.因此,反贫困对策的中心问题在于权利保证.  相似文献   

5.
贫困文化与文化扶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论述了我国农村贫困的历史根源及现状 ,从经济扶贫到反贫困战略的选择 ,回顾了我国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所走过的历程 ,以及我国反贫困战略的发展 ,深化和不断完善 ,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反贫困战略措施 ,有效地促进了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文中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外有关贫困文化论的学术思想和观念 ,为文化扶贫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6.
与传统的社会矛盾理论相比,社会风险概念和理论更具有时代性,紧迫性、预见性,更能表达对社会风险的先见之明与能动控制的信心.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多次引进了风险概念和问题.但是当前的研究中存在着许多理论误区及陷阱,GDP3000美元论,改革代价论、分配正义论等.排除这些误区陷阱才能真正找到我国社会风险的根源和找到化解风险的方向.我们当前社会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群体性抗争事件,这些抗争又是由失业、贫困和财富占有差距拉大等引起,是由社会结构和制度设置的错位所产生的,其根源在于我们的社会发展观、人文价值观出现了偏差.我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与"建设和谐社会"思想为我们纠正价值观偏差,也为我们从结构制度的纠正错位、化解各种风险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反贫困论     
反贫困论孟广章王礼力贫困,作为历史留给人类的一份特殊遗产,是困扰人们的恶魔,已引起当今世界的普遍关注。贫困和反贫困不仅是经济学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更是社会要解决的迫切问题。贫困覆盖面不论中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都相当大。中国截止1993年,还有5...  相似文献   

8.
传统意义上的相对人口过剩是指人口相对于生活资料或 (和 )生产资料的过剩 ,这种理论可以概括称之为狭义相对人口过剩论。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迫切需要把狭义相对人口过剩论发展成广义相对人口过剩论。广义相对人口过剩不仅包括人口相对于生活资料或 (和 )生产资料的过剩 ,而且还包括人口相对于资源环境的过剩。广义相对人口过剩理论为我们综合分析和解决人口、贫困、失业、环境恶化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论社会弱者的社会学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关于社会弱者目前有“低收入群体论”、“贫困群体论”、“民政对象论”、“竞争弱者论”和“综合特征论”五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但它们都还没有达到概念科学化的要求。从社会学视角来看 ,社会弱者是一个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  相似文献   

10.
美国人类学家在研究墨西哥城市底层群体的过程中提出了贫困文化论。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贫困文化论被一些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引入用于指称少数民族群体的传统文化。 文章从发生学的意义上梳理了贫困文化论的原初含义,回顾了其传入中国之后的意义变迁,并批评了贫困文化论在中国的误用与滥用情况。 随着世界范围内对现代化的反思,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重新得到承认,造成了贫困文化论和民族文化多样性话语的当代并置和矛盾冲突。 最后,以人类学的整体主义文化观批评了国家发展主义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两种矛盾态度。  相似文献   

11.
电子商务进农村推动精准扶贫的机理与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成为一种农村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方式.我国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扶贫脱贫任务更加艰巨,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电商扶贫目标备受关注.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性研究法,结合对淘宝村成功案例的分析,对传统扶贫的痛点进行梳理,并尝试探究适合电商扶贫工作的理论支撑.通过研究认为,实施精准扶贫,辅助供应链理论、协同理论与生态系统理论,能有效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促进电商精准扶贫.在电子商务进农村的推进过程中,要关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与电商扶贫的协同推进以及政府、企业与个人的示范效应,还要依托平台、技术支撑,夯实基础设施,实现多元协同运作.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基于对致贫根源的深刻剖析,揭示了“上层建筑性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贫困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建党百年来党的反贫困思想形成、演进与走向完善的理论源泉。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减贫思想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制度反贫思想,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发展治贫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精准扶贫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反贫困具体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这一核心命题,在科学把握减贫规律的基础上施策着力,开创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反贫困道路与反贫困理论体系,最终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回顾探析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与演进逻辑,既是实现党的反贫困思想系统化与学理化的理论需要,也是指导实现乡村振兴时代新目标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3.
增材制造钛合金微观组织及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选择的扶贫产业可以保障其长期稳定发展,对贫困农民更友好的公平分配可以实现产业精准脱贫。以现有的产业扶贫理论和产业选择理论为基础,结合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贫困的实际情况,构建了科学的扶贫产业精准选择指标体系。以指标体系构建和多主体参与运作为核心,分析并解释了基于不同贫困层级的产业精准选择机制和内生的利益分享机制,认为持续的产业脱贫是外源性的产业扶贫与内生性的利益分享机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基于能力贫困理论的反贫困对策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的贫困概念核心往往是收入低下,阿马蒂亚·森认为尽管低收入与贫困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但对贫困的考察不能仅仅停留在收入问题上,贫困的实质不是收入低下,而是可行能力的贫困。按照阿马蒂亚·森的能力贫困理论,加大我国贫困人口能力方面的投资,促进贫困人口能力的提高,是消灭贫困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系统论为指导,运用贫困三分法,对内蒙古东西部地区脱贫现状、致贫原因及扶贫措施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初始条件的依赖与改变,内蒙古东西部地区在贫困程度、贫困原因、返贫率等方面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建议在实际扶贫开发中采取分类指导、分清原因、分步实施的策略,提高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从多个维度而不是单一的收入维度来测量贫困和缓解贫困是学术界达成的一个重要共识。当前我国农村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少从制度构建上来关注除了收入贫困之外的其他贫困群体,这显然忽视了不同贫困类型群体间的差异性,难以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在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构中引入多维贫困视角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多维贫困理论及其衡量维度和指标对我国当前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尝试提出构建我国农村多元化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阿马蒂亚·森的贫困思想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阿马蒂亚·森在贫困理论的发展进程中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对于饥荒成因的分析有力地驳斥了FAD观点;权利方法是他在分析贫困机理时的一大创新;他对贫困度量的公理化为贫困度量开辟了新天地,使度量日益精细化和现代化。我国目前正在关注“三农”问题,对森的理论的介绍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贫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产业扶贫具有的造血功能以及对减贫的可持续性,在精准扶贫中受到极大关注。但贫困人口主要分布于农村的 特点和各区际异质性,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减贫效果都不同。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和可行能力理论,阐释了 深度贫困地区发展农业产业更能助推农户减贫的机理,并以凉山州为例对三次产业的减贫效应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凉 山地区发展农业产业能够提高农户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对缓解贫困的作用比其他部门更加显著,并提出如何高质量发展农业 产业从而促进农户减贫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