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愈来愈得到大家的认可 ,但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通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判、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同时 ,也阐述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选择。在得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值的基础上 ,对企业进行了分类 ,并按不同类型的企业采取差异化的技术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更新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间、环境的不断变化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进一步要求,现有的技术创新能力已逐渐不能满足企业技术新的要求,技术创新能力更新成为企业在新的要求下的一种能力行为,从企业竞争与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其绩效进行客观评价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在AHP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两阶段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更新绩效的评价模型,该模型综合DEA法和AHP方法的优点,消除了人为主观的影响,实现了对创新绩效的客观评价,并构建了绩效评价指标给出算例,检验了此方法的统一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结构,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新的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套新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4.
航空工业技术创新是我国实现强国梦想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分析我国航空工业技术创新现状,针对2000—2012年中国航空产业数据,基于知识生产函数对人才投入和技术创新投入两方面,分析了对我国民用航空工业中的研发投入及产出关系,具体讨论了我国航空工业技术创新的各个投入要素对新产品产值的影响程度,并结合实证分析,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成败的是技术创新管理中的基本问题,对企业改进其创新能力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作者首先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出了各种指标的重要程度,并进行了排序.  相似文献   

6.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关因素重要性排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认识与把握技术创新活动的本质与规律、系统总结创新经验的主要手段。它对于正确制定技术创新战略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 ,减小创新不确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构建了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在此基础上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集合论等理论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析 ,并对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  相似文献   

7.
自主创新能力的缺乏是制约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瓶颈。造成中国汽车企业技术能力落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将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与企业技术能力割裂开来,忽视了企业自身技术能力对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限制。以沈阳华晨金杯为例,分析中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未来中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与实施应当建立在技术能力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科技起飞和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成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把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放在中国技术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 ,有助于从战略高度考虑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问题。本文首先描述的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历史阶段 ,即中国正处于科技起飞时期 ,其次从企业的技术创新地位、创新激励和业绩等方面研究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认为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目前在缓慢提高 ,应努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激励和学习机制  相似文献   

9.
对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阐述了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基本结构框架及其评价方法。并以“锦州市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工程”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结构为内容进行了实际操作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仅受到企业自身的影响,而且与企业和外界持续进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能力有关。根据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将平衡计分卡(BSC)方法引入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和评价中,构建了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使指标体系中因素易于获取和量化;并应用网络层次分析(ANP)法解决了评价指标之间的复杂相关性。基于BSC-ANP方法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评价的模型并进行评估,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产业集群主体的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原因在于其选择的技术创新行为是模仿创新而非率先创新。从“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以微观经济学为视角,通过构建利润函数模型,阐明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选择模仿创新的合理之处,进一步揭示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在于企业规模、产量水平、市场份额以及固定成本,以期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为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在短期内和长期内的技术创新行为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河南、安徽、山东等六省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以河南省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例,构建了以技术创新潜在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活动实施能力、技术创新环境、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四项指标为基础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数据分析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河南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初探——基于虚拟研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研发作为研发的一种新模式,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将虚拟研发模式应用于农业技术创新的研究很少。在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虚拟研发组织是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产品国家竞争力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4.
基于知识特性的技术转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技术的知识本质研究入手,探讨技术转移的知识特性,提出实现技术能力转移提高转移绩效应具备的条件;隐性技术知识的有限转移和中国技术知识基础的薄弱,使得目前中国企业的技术引进只能停留在显性技术使用层面上,很难实现技术能力的创新和发展.提出应提升企业自身技术吸收整和能力,优化技术转移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5.
对战略与组织作用于创新能力提升的动态机制研究发现: 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缓慢、创新能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短期绩效目标对战略目标的侵蚀。企业可通过降低绩效目标来打破恶性循环,形成绩效与创新能力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另一个更加可行的策略是,企业通过组织结构和激励制度的调整和变革,形成能力优先的资源分配原则,进而从根本上确立战略目标的优先地位,保证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16.
通过促进知识资源的有效利用,知识管理能力对于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功能和地位不同,不同的知识管理能力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中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差异。文章对这种差异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知识管理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呈现结构性变化。知识转化,特别是知识应用能力不仅直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而且对其它能力的创新效应,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特点的基础上,从创新环境、企业家素质、企业创新策略、研发强度、推广能力5个方面构建了评价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新的指标系统,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提出了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方法,并应用于实践研究,为评价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技术产业是国家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也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前沿阵地,尤其是高技术产业中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大中型工业企业具有较强的规模优势、雄厚的资本实力和优质的人才储备,不仅可以提供高技术产业进行研究与试验发展(R&D)所必备的资金和人才资源,更可以将科研成果大规模地投入到生产实践之中。笔者分析了中国高科技产业大中型工业企业R&D活动的投入产出情况,运用DEA模型进行R&D效率评价,给出提高中国高科技产业大中型工业企业R&D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设创新丝绸之路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为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提供广阔平台,对企业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视角切入,以2007—2017年3 665家沪深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双重差分法、政策评估中介效应模型等研究方法,评估"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中介效应。机理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互联互通的交通基础设施、良好政策环境和有效金融支持体系,企业主要采用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压力式创新、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技术比较优势、生产协作网络等途径,提高企业自身的创新水平。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其政策效应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持续增强;第二,政府补助、净利润和市值均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为正的作用,政府补助降低企业从事创新研发活动风险和研发投入成本,盈利能力强和市值高的企业普遍具有对抗技术创新风险的能力;第三,相较于小型企业和民营、外资企业,大中型企业和国有企业更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提升创新水平;第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企业创新中发挥显著为正的中介效应,而且大中型企业和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中介效应更强。此外,基于替换变量和平行趋势检验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证明了文章研究结论的可信性。最后,文章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基于科创主体、创新投入、成果转化、政府管理等各个环节,积极发挥有为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逐步建立科技金融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等方面的长效机制;第二,加强创新要素流动与创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技术研发合作和创新成果共享;第三,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