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各个地方的自然与社会资源中蕴含着独特而丰富人文价值,能为当地学校开展人文价值教育提供优越的教育资源;通过文本开发策略、教学渗透策略和活动体验策略可将地方资源与学校人文教育有效结合与渗透,这既能增强学校人文教育生动性和实效性,也是校园文化发展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2.
在环境、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基础上,对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进行思考,明确提出加强环境、资源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红色资源是极其重要的思政教育资源,高校要充分挖掘驻地的红色资源.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重要举措,是反击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化的有力武器,也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教育目标的同向性、教育资源的同根性和教育功能的互补性是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基础.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嵌入红色元素、在校园活动中渗入红色主题、在校园建设中引入红色资源平台是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新的社会发展观。现代教育是促进人的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它促进了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整合 ,从而成为促进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整合的中介力量。一、可持续发展与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十分丰富 ,包括人口、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还包括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但就其主要内容而言 ,是社会和人的发展。人是社会的主体 ,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离不开人。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确立与传播 ,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环…  相似文献   

5.
湛江佛教是岭南佛教和广东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信徒众多,对社会生活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湛江佛教文化融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与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于一体,雷州佛乐发达,其赞、叹、颂、念、白更是独有特色。湛江佛教文化资源是湛江市历史、旅游、生态、教育、艺术等文化资源的宝库。重视湛江佛教传统与现代的衔接与转轨,挖掘和开发湛江佛教文化资源,可以使其充分发挥其多方面的社会功能,为地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6.
高师生在教育科研中利用数字资源的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生利用数字资源来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已成为主要方式之一。资源外延的现代扩展使能够直接服务于高师生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教育资源迅猛增长,其中,主要是数字资源。但馆藏数字资源和虚拟馆藏资源的利用被高师生所忽视,在数字资源利用的行为上也存在单一化、“快餐化”的不良问题。应对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做到以学生为本。  相似文献   

7.
从教育经济的视角,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下非标题和目中简称“理论教育”)资源是理论教育经济条件。理论教育资源的开发是政府、高校和理论教育教师群体为增强理论教育实效性对教育资源要素加工改造而做出的决策、计划和教育实践活动的总和。理论教育资源有构成上的复杂性和精神资源的意识形态性等特点。要重点开发理论教育人力资源和精神资源,以提升资源质量,而科学决策、有效管理和充分发挥理论教育教师的主体性作用是理论教育资源开发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社会教育资源的定义、特征和我国当前社会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重置、闲置现象严重的现实情况进行了概述;并从有利于扩充高等教育资源、提高社会教育资源利用率这两方面解释了高等教育与社会教育资源融合的现实意义;又从实行"双师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弥补办学条件的不足、健全就业服务体系这三条措施归纳了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教育资源的融合途径。  相似文献   

9.
外语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教育资源已经非常紧张的情况下 ,如何在占据了大量教育资源的外语教育中挖掘潜力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是个有着重大价值的课题。应该从外语教育的功能着手 ,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内多方面地开发外语教学的精神文明建设资源  相似文献   

10.
红色资源是优质教育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优质教育资源。它内涵丰富,是集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的爱国主义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资源;它形式多样,可以让教育者在实施教育时,借助多种载体形式,创新教育方法;它功能独特,对当代中国公民教育、学生教育、军人教育和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也容易造成高职教育的区域发展差异、资源分布不均匀的现象.这不仅会对教育公平产生影响,而且可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继续加大,从而再度导致教育资源的配置倾斜,使情况进一步恶化.因此,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背景下,高职教育应该如何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相互配合,进行结构调整,推动本区域经济和教育整体的均衡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黄雪英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5):45-48,32
文化资源就是人们从事文化生产和文化活动所利用或可资利用的各种资源。文化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人文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化资源从本质上说是可持续的,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可持续的属性;以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依托的文化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消费方式及其结构的改变;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发挥文化资源禀赋优势是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开发是实施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正确认识人力资源开发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的实现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口与资源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有价值的物质都是资源 ,人类一切发展都是自然资源的物质变换。资源观包括物质观、辩证观、经济观和稀缺论等 ;人口观包括人力资源论、适度人口论、人口爆炸论等。人口增长对土地、淡水、森林和矿产等自然资源压力巨大 ,不仅来自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 ,而且来自每个人资源消耗增长 ,在人均资源减少过程中显示出很强的加权效应。按照新思路探讨可持续发展 ,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人口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前提 ,人口与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全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终极因素。实现人口与资源可持续发展 ,除了提高人口素质、资源定价及建立价值体系外 ,更重要的是应从以占有和配置自然资源为主的资源经济、工业经济转向以占有和配置智力资源为主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源是我国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开发和积累水平、人力资源拥有的数量和质量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人力资源状况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程度、水平与活力。人力资源开发和积累首先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实现人力资源积累先于经济追赶;其次是开放人力资源的资本市场;再次是开放人力资源的劳动力市场。只有进行思想改革创新、模式改革创新、制度改革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的人力资源适度超前发展,以教育与人力资源强国富民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其重要性日益呈现。本文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的评价体系,并利用粗糙集理论,对17个二级指标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出5个关键指标,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提升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校友资源是学校教育资源的延伸和补充,在我国,一些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已经开始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并积累了大量经验,而地方院校在这方面还明显的不足,在开发利用校友资源上,主要是注重校友的物质资源而忽视了精神资源和信息资源,如何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促进大学生成才尚显阙如。实际上,校友资源在大学生整个成才过程中可以也应当扮演重要的角色,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应当充分挖掘校友资源,依托校友资源促进大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18.
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供求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现有的教育供给能力的矛盾愈加突出,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必须有效配置教育资源,这在理论上产生了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供求的关系问题.教育供求均衡是教育资源有效配置的标准之一,教育供求机制是配置教育资源的重要机制,教育供求关系渗透于教育资源配置过程的各环节.  相似文献   

19.
国际资源环境不公是引起全球环境问题、制约世界环境与发展的瓶颈,是加剧环境与发展矛盾的一个根本原因,因此实现国际资源环境公正是协调不同国家资源环境利益冲突,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和谐发展,从而实现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从资源环境的视角探讨了当今国际资源环境不公的表现,分析了导致国际资源环境不公的原因,提出了实现国际资源环境公正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视域下,采用统计分析、逐步回归、异方差和序列相关检验等计量技术,综合分析了农业生产资源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证实了生产资源投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其中水资源投入、化肥使用量、农用柴油使用量对农业经济增长均呈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弹性系数依次为0.719、0.573、0.300,而土地、农药、塑料薄膜、电力、农用机械、农业劳动力、农业科技等生产资源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建议通过优化生产资源投入结构、遵循科学适量原则、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与环境友好型技术的集成示范推广、提升农业从业者科技文化素质及生态环保意识以促进农业产业竞争力提升,进而实现我国现代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