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新闻传媒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也存在一些不适应、不协调甚至是消极的因素。面对“狼来了”的新环境,中国传媒业首先要做的是冷静分析“有挑战,就有机遇”的创业局面,抓住当代新闻传媒业的发展趋向,努力改变自己、发展自己。一是向全球化国际化方向转变的同时坚持走民族化、特色化的道路;二是传媒产品要向个性化、柔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三是改革和完善新闻传媒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适应规模化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2.
本文立足中国新闻传媒的实践 ,对 2 1世纪中国传媒的走势做了七个方面的探讨和分析 ,旨在勾画出新世纪中国新闻传媒的大致状况 ,为媒体的新闻实践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传媒业如何应对境外传媒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国加入WTO以后 ,西方传媒产业全球化不仅对中国传媒业的发展产生了正面的积极影响 ,也产生了负面的消极影响。本文在分析了境外传媒与中国传媒的特点与优势的基础上 ,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4.
在回望2014年中国新闻传播业纷繁复杂的生存环境、新闻传播学科生态、舆论生态和传媒业发展的实践与理论的基础上,纵观2014年中国传媒业发展的重大事件,回顾了相关媒体或学界关于新闻传播实际现状的评析,认为2014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热点频繁,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媒体转型发生变革,数据新闻成为新闻报道新形式,学科范式和学科教育创新实践,互联网治理成新常态,传媒伦理依旧话题不老,大数据、碎片化、互联网思维、反腐倡廉顺应社会发展,媒体生态变化进而成为时代特征变数  相似文献   

5.
集团化发展是中国传媒业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自1996年以来,已经走过了近20年。以对云南省红河州、德宏州传媒集团实际情况的调查为基础,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地市级传媒集团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特殊性问题,总结概括出六个传媒结构性变化的趋势,并提出了欠发达地区地市级传媒集团化发展可能的出路。  相似文献   

6.
传媒产业经营即传媒资源在产业界面上。组织与利用、重视和加强传媒产业的核心意义在于有助于从根本上扭转业界长期存在的粗放型增长局面 ,实现中国传媒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其中可供选择的经营模式有四种即专业型模式、跨业型模式、规模型模式和外向型模式 ,要推动中国传媒业经营 ,一是要重塑媒体外向型模式 ,要推动中国传媒业经营 ,要重塑媒体产权结构 ;二是要实施大媒体战略 ;三是要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 ;四是要重视人力资本价值。  相似文献   

7.
资本来源的多元化加之产业价值链的重塑,使得市场盈利模式发生新的变化,中国传媒产业环境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加。中国传媒产业原有的传媒战略分析框架已经难以解决动态竞争环境中传媒企业面临的种种问题。文章认为传媒企业需要新的战略管理方法来适应动态竞争的外部环境,并提出了基于实物期权思想的传媒战略决策框架,以帮助传媒应对不确定环境中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8.
我国传媒经营管理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特征是逐步学会“做新闻的买卖”。从70年代末延续到90年代初中期。第二个阶段特征是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从90年代初中期延续至本世纪初。第三个阶段基本特征是强调成长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新闻内容资源被认为是媒体发展核心资源之一。回顾这一历程,我们有一个基本结论:中国传媒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内容的竞争力,“内容为王”是中国传媒改革的航标。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媒业人事管理体制改革,首先要改变传统观念,要树立人力资源第一的理念,克服官本位意识,强化服务观念,以人为本,变传统的人事管理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传媒业改革演变成"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双轨制,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需要改革成独立传媒企业的单轨制,这是大势所趋,这是时代所向。传媒单位要真正成为独立企业,急需一批既有新闻专业知识,又兼具管理知识的经营管理者,即传媒职业经理人,这是传媒走向市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媒业:洗牌、模式与规则再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传媒业已进入“合竞时代”,随着传媒市场竞争加剧,传媒集团化发展已成新趋势,由此决定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的我国传媒业的规则再造。传媒集团建设必须打破原有的组织结构,实现“化合变化”,建构式发展成为新时期我国传媒产业的基本发展模式。此种背景和氛围所提出的挑战和面临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方面:一、中国传媒市场的发展空间极其巨大;二、告别单打独斗的时代;三、传媒资源链接的几种选择;四、媒体集团化的出路与模式;五、媒体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本前提;六、新时期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我国目前传统期刊媒体的转型历程与现状,本文以我国传统期刊媒体寡头之一,同时也是国内传统期刊媒体转型的先行者的时尚传媒集团为个案研究对象。发现时尚传媒集团在转型过程中以媒介融合为主要方式,将传统媒体的优质内容资源与新媒体的平台优势进行整合,并积极实施多元化产业融合战略,成功地实现了跨界经营的目标。时尚传媒集团在转型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我国其他期刊媒体的转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值得反思的地方,同时也反映了我国传统期刊媒体转型仍处于探索中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品牌:我国的新媒体与动漫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品牌建设领域,新媒体与动漫产业之间的互动是我国近年来令人瞩目的现象。首度将新媒体动漫品牌建设区分为三个相互关联的领域,即通过新媒体打造的动漫品牌,新媒体动漫自身的品牌,新媒体通过动漫打造的品牌。以此为出发点,阐述我国新媒体动漫品牌建设所取得的进展,分析当前品牌观念亟待更新、品牌竞争日益激烈、品牌内涵有待发掘等问题,提出充分利用新媒体各种服务、借鉴传统品牌营销策略、提高动漫的品牌建设效益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媒体的转型发展过程,离不开媒介融合.地方传统媒体在转型过程中,前有中央级媒体的高度垂直布局,后有市场化新兴媒体的细分重构,其组织成分和媒介资源日益窄化,又反过来加重了转型的障碍和困难.从代表性的纸质媒体到电子媒体,安徽的传统媒体多年来都在进行相关的积极探索,多方寻求突破,多元塑造产业形态.通过对省内报社、电台和电视台发展实践的深入探究,观照其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实际问题,突破媒介融合的理论框架和宏观参照,力图从技术逻辑、体制观念和产业想象三个方面作出发展路径的多元思考与理论回应.  相似文献   

14.
不断发展的传媒技术产生了很多的新媒体,它们改变着社会的传播理论、传播生态及人们的媒介使用心理,使传媒市场的传播格局被重新划分。以网络传播和手机传播为主体的新媒体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人同时参与的传播基本实现,传播主体与受众主体的关系由明晰变得模糊,形成一种多极的混沌的碎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各类新词语不断出现。词语的自身发展规律、媒体的时代性以及报纸的传播功能使新词语在报纸中被广泛使用。新词语被健康传播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对其进行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16.
自上世纪末,国内学界对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的探讨不断深化,但较多关注媒介素养教育现状,缺乏对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历史的梳理与研究.本文大体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历程为线索,从大众媒介意识的初步培养--正式开始--发展形式及民国时期学界关于"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的探讨等方面,对我国1949年以前的媒介素养教育萌芽进行初步的考察,以此来探索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本土化道路.  相似文献   

17.
媒介素养教育:中国教育发展的新动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届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的召开势必引起中国传媒教育研究和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热的升温。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或传媒教育已经步入实质性阶段,取得了可喜成绩,中国的传媒教育及其研究正处于奋起直追阶段。在中共中央及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关注下,相信媒介素养教育必将很快在中国大陆提到议事日程,以适应和满足媒体时代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媒体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与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网民规模雄居世界首位、互联网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实质性影响。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传统意义的大众媒介话语权。充分认识新媒体对媒介话语权的影响,可以更好地引导新媒体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解决当前农民阶层的传播弱势地位问题,需要构筑“以农民为本”的新农村传播体系。构筑这一体系有三个基本支撑点:在媒介结构优化上,重点发展农村电视和网络媒介;在媒介定位与传播资源分布上,以农民社会阶层作为目标受众,优化传播内容;在社会阶层媒介利益表达上,构建以农民为传播主体的大众传媒利益表达渠道。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大视野中重新构筑新农村传播体系,目标是在重视对农村传播的基础上,形成城乡一体化、统筹协调发展的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20.
启蒙,作为中国近现代崛起的文化范式,实质是一种文化传播行为与过程,它的发展与大众传媒的进化息息相关.大众传媒与中国启蒙运动的关系经历了建构时代与解构时代的更迭.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进行,大众媒介在对启蒙形成强大冲击的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良机,它将迎来一个传媒英雄协同思想大师为主体、多向传播、多元共融的温和的启蒙新纪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