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人和谐与中国古代环境道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道德是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规范人对自然的行为的道德。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萌生和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环境道德思想;我国"天人合一"学说认为自然万物之间具有和谐统一的关系,应该说这种关系的本身就是生态学上的概念,因而早在古代就已形成朴素生态学和重视生态和谐的思想,这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的根本观点和理论基础。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使之与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内容相整合,提高环境意识,以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建21世纪的绿色文明。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伦理中的环境道德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道德是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规范人对自然的行为的道德。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萌生和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环境道德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的根本观点和理论基础 ;“利用厚生 ,质朴勤俭”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的基本原则 ;“爱物惜物 ,取以时度”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的基本规范 ;“真善美统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教育和修养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传统伦理道德不断遭到破坏,根源于历史上的频繁战乱和各式各样的社会竞争。近代中国由于西方强势文化入侵,传统伦理道德遭到空前打击,相应地法治思想和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推崇。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社会近代以来"法"的概念相当广泛,不仅包括人为的法律制度,还包括具有道德制约作用的自然法则。在我国,通常意义上的法律是与道德相对应的概念,只注重法律不注重道德,在法律之外的空白领域必然会缺乏道德的监督。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应注重传统儒释道等各家派的道德资源,还应吸取基督教道德资源中的合理之处,促进人与社会、自然等的和谐美好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以儒道两家为主的“天人合一”传统文化,以人与自然为整体,认为自然万物具有内在价值,应“平等相待”和敬畏生命、泛爱众生;主张万物之间具有和谐统一的关系,因而早在古代就已形成朴素生态学,重视生态和谐与“天时”、“地利”、“人和”的光辉思想;以道和德的内在统一,构成人文伦理与自然生态相统一的生态道德;素有持续发展思想和自然保护理论,以生态认知为基础,主张“毋我”、“节欲”,人与自然相融洽,以及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并设立环保机构加以管理。此乃世界历史所罕见,足以为东方伦理学之代表。  相似文献   

5.
圆融是佛教的重要思想,是中国佛教的理论和实践特质之一,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影响.圆融思想有广泛而深刻的哲学理蕴,其中富含了深刻的道德思想,尤其是依正圆融和自他圆融观,在当今时代,对调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可贵的参考价值,如能运用于社会,将非常有益于和谐环境、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主张“天人合一”式的“和谐”,其主要实质还是在强调一种“天命”不可违,以抽象的共性和谐压抑人的具体的个性和谐,以相对封闭的、强制式的主观和谐代替主体性的自由式和谐。在封建皇权思想被粉碎的同时,这种传统的道德“和谐”思想结构同时被解体。重构一种符合科学和谐观的道德模式成为现代道德教育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和谐思想不是一个独立的文化派别,而是中国传统多元文化的共同精神,人自我身心之和谐、人与人之和谐、族群以及国家之间的和谐、人类与自然之和谐,构成了中国古代丰富的和谐思想,并成为中国当代和谐文化重要的思想资源。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从不同侧面丰富发展了和谐思想。中国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以儒道两家为主的“天人合一”传统文化,以人与自然为整体,认为自然万物具有内在价值,应“平等相等”和敬畏生命、泛爱众生;主张万物之间具有和谐统一的关系,因而早在古代就已形成朴素生态学,重视生态和谐与“天时”、“地利”、“人和”的光辉思想;以道和德的内在统一,构成了人文伦理与自然生态相统一的生态道德;素有持续发展思想和自然保护理论,以生态认识为基础,主张“毋我”、“节欲”,人与自然相融洽,以及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并设立环保机构加以管理。以乃世界历史所罕见,足以为东方伦学之代表。  相似文献   

9.
环境道德和生态伦理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与“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有着本质区别;传统发展伦理观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的灵魂在于人与环境相融、和谐的意识,及在生态法则和道德法则衡平基础上的新的环境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生态法则与道德法则应进行衡平,这种衡平乃环境法价值理念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里,自古就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也就是有情宇宙(环境)观。信奉龙神是中国有情宇宙(环境)观的起源;荀子的“天论”思想,代表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理智建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对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内在联系的正确认识的结晶。新近发展的生态学证明了中国传统万物有情的宇宙(环境)观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易传》中的天兼备自然和道德的含义,作为自然之天它具备创生万物的意义,作为道德之天,它趸人道的根源。这种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天人合一”观是中国传统伦理秩序构建的依据。批判吸收这一思想资源,建立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合理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秩序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高校和谐校园道德建构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如何将道德教育落到实处,是值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深思的。中国儒家传统的主体实践型哲学思想对当今高校和谐道德建构具有借鉴意义,应当如何将传统与时代有机结合,本文试作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关于“和谐”的思想非常丰富,如以和为贵,天人合德,兼爱非攻,物我同在,致虚静,道中庸等等,这些思想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被认同的人文精神,又是今天我们实现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主要从道家、儒家、墨家、佛家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进行梳理并审视中国古代和谐思想,这无疑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符合教育道德是道德教育首要和核心的问题,从教育道德维度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进行理性审视和反思.是一个必须而又必然的视角。中华传统道德精神及其优秀的道德教育理论合教育道德之精髓,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和意义:而传统道德教育对人主体性的压抑和狭隘功利主义取向的价值功能观不合教育道德之精神,应以扬弃。科学总结其经验得失对于建构符合教育道德的现代道德教育理论具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崇尚与人为善,提倡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强调内圣外王之道,把外在的约束与道德自律结合起来,这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把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应用于现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对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环境道德和生态伦理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与“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有着本质区别;传统发展伦理观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的灵魂在于人与环境相融、和谐的意识,及在生态法则和道德法则衡平基础上的环境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生态法则与道德法则应进行衡平,这种衡平乃环境法价值理念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生命道德精神指生命本身存在何种道德意义,以及对人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应坚持何种道德精神,包含人们的体悟生命之道后的实践精神。体育是展示人生命本质力量的独特方式。中国传统体育关注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整体价值,侧重于人的整体生命意义和内在道德精神意义的建构以及人的生命境界的提升。它体现了自强生生、人道贵生、和谐共生的生命道德精神。这些精神对当下竞技体育出现的一些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命道德精神指生命本身存在何种道德意义,以及对人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应坚持何种道德精神,包含人们的体悟生命之道后的实践精神.体育是展示人生命本质力量的独特方式.中国传统体育关注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整体价值,侧重于人的整体生命意义和内在道德精神意义的建构以及人的生命境界的提升.它体现了自强生生、人道贵生、和谐共生的生命道德精神.这些精神对当下竞技体育出现的一些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其思想精粹主要包括: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和善之美、和合之美等和谐思维。“中和之美”是中华民族最高审美标准;“协调之美”是贯穿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始终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善之美”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思维方式;“和合之美”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观。研究和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环境法的伦理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主张人类热爱、尊重、保护、合理利用自然,通过道德和法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与人的关系,实现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相和谐、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和谐、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人化自然"与"未人化自然"相和谐、人与自然相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能够满足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论证和可行性论证,应当成为环境法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